2003年底,代表台東體中在高中棒球聯賽先發面對強恕高中,第一局就速球連發的黃佳安,飆出了生涯新高的153公里火球,最終以完封姿態帶領東體前進冠軍戰。
也正是這場比賽,讓黃佳安一戰成名,拿到了挑戰美國職棒殿堂的入場券。
學生時期就擁有150連發的實力,以那個年代來說,絕對是被看好問鼎大聯盟的潛力大物,後來他也真的拿到鉅額簽約金,結果最高層級只停留在新人聯盟,後來回台灣連想要加盟中職的新人測試會門檻都跨不過去,就這樣消失在台灣棒球的歷史中。
首先,當然要從黃佳安的生長背景開始說起,從小父母離異的他,跟弟弟、爸爸和阿嬤同住,但因為後來父親中風無法工作,全家生活都依靠政府每月15000元的清寒補助金,這也讓他的棒球之路走起來格外艱辛。
順便提一下,他的弟弟黃佳明,就是500元鈔票上,代表南王國小少棒隊,摘下冠軍戰勝投的投手,就是鈔票上最左邊那位,青少棒時期也跟哥哥組成「投捕搭擋」,後來哥哥也轉投手發展,弟弟雖然沒有旅美過,但也曾經打進中華職棒,加盟兄弟象隊兩年的時間。
再說回黃佳安身上,雖然是捕手出身,但國中開始就已經有客串當投手的經驗,進入台東體中後,自己跟教練都發現他投球的天賦異於常人,高一升高二那年還在王貞治盃上奪下賽會最佳投手獎,從此堅定志向,專心往投手發展。
2003年的亞青賽,黃佳安首次入選中華隊國手,雖然隊上有著陳偉殷、鄭錡鴻等實力更出眾的投手,但黃佳安在投手丘上可是一點也不輸,最快球速已經能來到149公里,也開始受到球探注意。
相隔半年的時間,黃佳安領軍台東體中參加高中棒球聯賽,身為隊上的王牌投手,在預賽以2勝1救援的表現帶領戰力偏弱的東體一路闖進四強,面對前一年奪下亞軍,由林克謙、林偉、朱元勤領軍的強恕中學,黃佳安再度挺身而出。
完投九局只被強恕敲出兩支安打,黃佳安送出9K2BB,以完封勝之姿帶領東體闖進冠軍賽,自己更是突破生涯最快球速,來到153公里,僅次於曹錦輝的155公里,成為當時台灣青棒史上第二快的火球男。
而黃佳安當時曾在報導中透露過,自己的偶像正是曹錦輝,看著他在大聯盟發光發熱,他也有信心能往職業最高殿堂邁進,過沒多久隨即與經紀公司簽下合約,準備往國外發展。
但問題也是從這裡開始發生的,首先是黃佳安的經紀公司,當時他被國際棒球經紀公司(IBB)給簽下,結果衍生了不少問題,像是IBB的抽成佣金高達15%,比一般行情的5~10%還高出許多,還有IBB網站上列出的執行長、各部門主管等,其實都不是美國職棒球員工會認可的經紀人,也就是這間公司的真實性是有待查證的。
另外,他們與黃佳安簽下的合約中,附帶一個「受傷條款」,意指球員一旦受傷,合約將立即中止,這其實是相當奇怪的,加上IBB除了追蹤、收集、分析和報告運動員個人資料與成績紀錄,也負責協商國際球員交換並提供旅行服務,並販賣有攝影功能的測速槍,但這些項目當中卻不包括球員經紀,那他們到底是怎麼接上線並簽約的,也讓人匪夷所思。
總而言之,黃佳安與IBB合作已成定局,他也在公司安排下前往美國洛杉磯接受測試,並在測試會上大飆球速,引起多支美國球隊的興趣,簽約金一度上看百萬美金,結果水手隊卻發現黃佳安的體檢X光照片中有「鋼釘」的存在,並讓這個消息走漏,追求黃佳安的球團瞬間少了一大半。
而這個右手臂的鋼釘,其實是黃佳安國三當捕手時受到的舊傷,事隔多年早已密合,水手球團自己評估後認為並不嚴重,只是看在其他球團眼裡當然不這麼認為,最終剩下水手與響尾蛇的競爭,黃佳安選擇了有台灣球員在(武昭關、陳鏞基)的水手隊,也算是意料中的事。
2004年四月底,水手正式以簽約金70萬美元與黃佳安簽下小聯盟合約,這個簽約金在當時可以排上台灣第五名,超越了陳金鋒,排在曹錦輝、王建民、羅錦龍及郭泓志之後,水手當時的太平洋事務部部長對於黃佳安有著高度期待,甚至評價他為全亞洲最棒的右投新秀之一。
ne800156
看完的心得就是慎選經紀公司(經紀人),特別有些球員的成長過程是個問號或黑洞。如果04-05年間那個經紀人能好好盯著黃佳安,身材走樣/債台高築/舊傷爆發/簽證取消,這四樣當中只要能守住至少兩樣,也許黃佳安的旅美生涯不會是第一年就是最後一年。
Chaohong Cheng
黃佳安背後的實際經紀人就是張世祺,而這位大哥擔任經紀人的表現,上網查了一下,只能說真的是「不忍卒讀」 (有興趣的自己上 Google 用「張世祺 球探」關鍵字搜索就知道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