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線,主要可以分成兩線四結與一線兩結。這說的是,整個拍床由幾條獨立的線來完成。因為每條線的頭尾必須作結,所以一條線就是兩個結,兩條線自然就是四個結。
------------
除了線數與結數之外,主要討論的是上線順序。通常我們都是豎線穿完之後再穿橫線,在豎線轉穿橫線時,橫線從哪裡開始、在哪裡做暫留,以及先穿完哪個部分再穿哪個部分,這類的變化就會非常多。
因應不同的橫線順序,就會延伸出來非常多的走線法。以一線兩結來說,像是GOSEN基本法及專業法、SZ法、勝利的威克曼法等等,都是比較常見的走線法。而YONEX法,是最常見的兩線四結。
------------
那不同的橫線上線順序,對於拍床有什麼樣的影響?
簡單地說,不同的橫線上線順序,就是不同的打感差異。
拍框會隨著豎線上磅,漸漸地從原始的框型逐漸變矮變胖。在豎線完成時,呈現的是左右兩側較寬的狀態,在穿橫線時才會慢慢地變回原本的框型。就是在這框型的一放一收之間,影響不同的拍壓表現。
在橫線先上磅的區塊,因為框型這時候是比較胖的,這時上磅的框內線段,它長度會比原框型時較長。在拍框內收回原框型之後,會造成該區塊的線段稍稍變短,而造成磅數相較一開始上磅時來不足磅。
反之,較晚上磅的區塊,因為框型大致上都已經恢復到原始框型,框內線段的磅數不會因為框型的形變而內耗,所以後上磅的區塊的橫線磅數會較足磅。
這種橫線先上磅的區塊不足磅,後上磅的區塊較足磅的分佈,就是造成不同走線法有著打感差異的因素。
------------
以SZ法來說,橫線是從拍底往拍頂穿,因為甜區是比較晚上磅的區塊,所以在甜區的部份會較足磅。再以GOSEN專業法來說,橫線是從甜區往拍底穿,在甜區的部分因為算是先上磅的區塊,甜區就會變得較不足磅,但甜區與拍框正中央的亞甜區拍壓會較一致,在擊球時反而會有種甜區放大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