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03/22

【新秀週報-後浪來襲】(Week1+2)-眾星萌芽

開季至今,總教練們都把握住機會拉上了一個個新秀來試水溫,有人臨危不亂,繳出了符合身價的成績,也有人表現超乎預期,成功卡位先發。就讓我們透過這篇文章來看看本週除了殺遍天下的徐若熙,還有哪些新秀吧。

作者:肖恩

洪維澤

張喜凱本週初賽一場,主投5.2局,11次三振?
應該是7次三振吧

Cin Dia

咱家奕凱就這麼被遺忘了.......
一顆剛進農場就被球迷關注的作物

珍瓏策

王奕凱是2018進來的,所以已經沒有資格了唷

Cin Dia

想說他今年才比較常在一軍看到.....

布拉德

不要太關注壓力才比較小,OK的

eric310204

"張喜凱本週初賽一場,主投5.2局,11次三振,0失分。..."

應為7次三振,另外有筆誤,
"出"賽

職4起看球人

官大"元"喔

Week 1+2:2020/3/13~2020/3/21

前言

在這個賽季的一開始,聯盟中多了一隻讓許多球迷既熟悉又陌生的球隊,但因為全隊幾乎都是新秀,如果放在這篇一併討論,估計就變成味全龍日報了,所以我只選了狀元郎劉基鴻和「微笑火球男」徐若熙作為長期觀察的對象,其他人就得等到繳出「突出」成績時才有機會出現了。

至於其餘四隊當中,大多教練都給了新秀露臉的機會,有人因為疫情導致洋將報到時間延後、調整不及而獲得了難得的機會;也有人被寄予厚望,代打屢屢建功、打響名號,而以下就讓我們來好好檢視這些選手們以及他們本周的表現。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因為賽季剛 開始,選手的表現過好或壞算是正常情形,另外也無上周表現作為參考標的,因此本周不會以「優異組」和「失落組」來做為區分球員的基準,僅分為投手和打者。

至於優異組和失落組的區分標準會在下周採用此項分組時附上。

神仙組

徐若熙(背號 : 18)

徐若熙本週出賽一場,主投3.2局,11次三振,0失分。

請繼續往下閱讀

儘管本篇不分優異組和失落組,但「微笑火球男」徐若熙在3/17那場載入史冊的3.2局11K也足以讓我們將他的成績與其他新秀們分開來談。

徐若熙在二軍時就是一名以球速和球威見長的先發投手,然而就像所有火球男一樣,他的控球也是一大罩門,而在這場比賽我們可以看到當一個火球男準起來會有多可怕。

可想而知年僅22卻已經受過兩次大傷的徐若熙未來如果還想以先發投手的身分出賽,勢必不太可能再用這樣「飆速」的方法繼續投下去,但是如果能維持健康,那麼他的未來還是大有可為。

請繼續往下閱讀
姓名 周次 IP ERA WHIP H/9 HR/9 K/9 BB/9
徐若熙 本周 3.2 0 0.82 7.4 0 27 0

地球組

投手

張喜凱(背號 : 16號)

張喜凱本週初賽一場,主投5.2局,11次三振,0失分。

本場直球極速不到130Km/h的張喜凱透過刁鑽的出手位置和陰柔的球路斬獲了高達7次三振,且僅被擊出4支安打。

本場比賽張喜凱的控球許多時候其實不太理想,但幸運的是富邦的打者都挺捧場的,尤其是第二局滿壘時,帶培峰對著三顆壞球連揮三棒,幫助張喜凱安全下莊。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本場比賽的7次三振當中有5次是賞給右打者的,甚至高國輝一個人就包辦了三次,左打者僅僅只吞了2K,不難看出右側投對左打壓制力較為不足的通病,也是張喜凱未來需要加強的面向。

姓名 周次 IP ERA WHIP H/9 HR/9 K/9 BB/9
張喜凱 本周 5.2 0 1.23 0.71 0 11.11 4.76

 

王志煊(背號 : 64)

王志煊本週出賽三場,主投3.1局,0失分。

業餘球速僅130多公里的王志煊,在進入職棒後飛躍式的成長到了142公里,也讓他成功的卡位到了樂天桃猿隊的開季名單。

儘管球威並非頂尖,王志煊依舊靠著精準的控球讓自己即便每次登板都有送對手上到壘包,卻也都能安全下莊。

王志煊目前最大的挑戰只有他能將這樣的狀態維持到甚麼時候,畢竟球速一口氣增加了10餘公里,勢必得多付出不少體能,至於其他方面只要能維持,就能保證他依舊是一名合格的左牛。

姓名 周次 IP ERA WHIP H/9 HR/9 K/9 BB/9
王志煊 本周 2.1 0 1.29 0.86 0 7.73 3.36

 

 

姚杰宏(背號 : 79)

姚杰宏本週出賽一場,主投5局,4次三振。

 

姚杰宏本週先發面對富邦悍將繳出了5局失4分的表現,並送出一次三上三下,但相較於熱身賽的亮眼表現,這樣的成績只能算是差強人意。

從比賽當中我們可以發現,姚杰宏的問題並不只在壞球率偏高,更嚴重的是在球數落後之後做出修正的那顆球往往投得太甜,讓打者有機可乘。

姓名 周次 IP ERA WHIP H/9 HR/9 K/9 BB/9
姚杰宏 本周 5 7.2 2 14.4 0 7.2 3.6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