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陣子中華職棒因為擴編選秀及衍生的技術性FA問題及聯盟規則滾動等問題鬧得沸沸揚揚的。回顧美國職棒漫長的歷史,總共有過多達6次的擴充選秀,每一次的選秀當然都包含著不斷的規則改變,被選上的球員可能也因此有了完全不同的生涯,這系列文章將讓我們來回顧1992年擴充選秀的規則及被選上的球員們的日後發展吧!
1992年擴編選秀
1990年,大聯盟官方及球員工會同意在國聯新增兩支球隊,隔年確定兩隊的主場會在科羅拉多的丹佛及佛羅里達的邁阿密,兩支球隊將會在1993年賽季正式的登場,擴編選秀也決定在1992年的11月17號正式登場,而當年的選秀主要規則如下:
.擴編選秀總共進行三輪共選72人,每支球隊每一輪只能被挑走一名選手。前兩輪各有26個順位,第三輪僅有20個順位,而且在最後一輪美聯只能再被挑走8名球員。
.各球隊可以從自己的40人名單中保護15人,每選完一輪國聯可以再保護3人,美聯可以再保護4人。而且擁有完整的10–5條款及1993年合約擁有不可交易條款的球員必須在保護名單內。
.除上述提到保護名單內的選手外,1991、1992年選秀加入及1990年簽約時未滿18歲的選手同樣受到保護,兩支新球隊不得挑選。
以上是這次擴編選秀的規則,而在擲銅板後由落磯獲得狀元籤。
第一輪第一順位 科羅拉多落磯:David Nied
位置:投手 投打習慣:右投右打 母隊:亞特蘭大勇士
在當時,David Nied沒有被放在保護名單內是十分令人意外的事,畢竟在1992年季前的百大新秀排名上Nied排名第56,季末也在短暫23局投球內繳出3勝0敗,防禦率1.17的好成績,但勇士隊最終是將Nied放在了名單外。
身為這次選秀會上的狀元,落磯自然對Nied有很大的期待,在新球季裡Nied擔任了隊史首戰的先發投手,隊史首場的完投及完封也是由Nied所締造,但在1994年後Nied的成績大幅下滑且一勝難求,1996年成為自由球員後轉投紅人,但也未曾再上到大聯盟。
效力成績:出賽46場、39場先發,戰績14勝18敗,在218.2局的投球裡投出127次三振和100次四壞球保送,防禦率5.47,WHIP 1.610。
第一輪第二順位 佛羅里達馬林魚:Nigel Wilson
位置:外野手 投打習慣:左投左打 母隊:多倫多藍鳥
前一年球季在2A繳出2成74/3成25/5成16、26發全壘打和69分打點的好成績,隔年Wilson在Baseball America的百大新秀上排名37,同時也是馬林魚陣中排名最高的一位,可以想見為何Wilson會是球隊眼中的第一人選,來到馬林魚的第一年Wilson大多在3A度過且表現優異,但9月初升大聯盟時Wilson卻沒將他的好表現一起帶上,以16-0的慘淡成績結束球季,隔年在3A雖然仍表現出色,卻因為罷工而等不到上去的機會,1995年球季開始前Wilson便遭到球團讓渡,隨後被紅人給撿走。Wilson日後遠渡重洋來到日職效力日本火腿鬥士隊,成為日職首位加盟前兩季皆拿下全壘打王的洋助人。
效力成績:出賽7場、.000/.000/.000。
日後效力火腿的Wilson寫下單場4轟的影片
第一輪第三順位 科羅拉多落磯:Charlie Hay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