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禮拜是大聯盟新賽季的開幕週,就來說個開幕戰的故事吧!
大聯盟歷史百餘年來,開幕戰發生過不少神奇的事情。舉例來說,90 年代晚期和 21 世紀初期日本職棒大阪近鐵猛牛的強打洋炮 Tuffy Rhodes,在前往日本前,曾在 1994 年美國職棒的開幕戰單場 3 響砲,而且 3 支全壘打都是從「K 博士」Dwight Gooden 手中擊出的。
更神奇的是, Rhodes 的整個大聯盟生涯(225 場出賽)其實只累積 13 支全壘打,而光在 1994 年開幕戰那天,他就打了 3 支。(包含 Rhodes 這場在內,大聯盟史上開幕賽單場 3 響砲,只發生過 4 次)。
其他在開幕戰發生的獵奇事件,還有 1990 年開幕戰,休士頓太空人一壘手 Glenn Davis 挨了 3 記觸身球,這在大聯盟開幕戰史上可是前無古人、後尚無來者。然後是 1996 年芝加哥白襪的捕手 Ron Karkovice,他在開幕戰單場 5 支 0 不說,還吞下 5 張老 K,這又是另一個大聯盟開幕戰史上的唯一一次。
今天我們要來說的故事,也是一個大聯盟開幕戰的唯一一次;跟 Davis 和 Karkovice 的遭遇一樣,也是前無古人、後尚無來者。不同的是,我們現在要講的球員開幕賽表現是正面的、優異的,而不是像 Davis 和 Karkovice 那樣那麼悲劇。
大聯盟歷史上總共出現過 305 場無安打比賽,但其中只有那麼一場,發生在開幕戰。如果你曾閱讀過無安打比賽相關史料,可能會知道這唯一的一場開幕戰無安打比賽,是由名人堂投手 Bob Feller 所投出來的。
到底這場比賽的始末為何?Feller 是如何投出這場無安打比賽的?而且你知道嗎,其實 Feller 這場比賽的狀況不是很好,然後這甚至不是他生涯唯一一場的無安打比賽?
寒冷的芝加哥迎接開幕戰
1940 年 4 月 16 日,大聯盟開幕戰,白襪隊主場柯米斯基球場(Comiskey Park)的天氣,一點都不適合打棒球,氣溫只有攝氏 4 度不說,還狂風大作。不過對於主場位在較北邊的球隊而言,在開幕戰和 4 月份遇到這種天氣,其實是挺正常的,關於這點,看看今年印地安人和老虎的開幕戰就知道。
當年年僅 21 歲的 Bob Feller,已經是棒球界家喻戶曉的超級強投,他獲得所屬球隊印地安人的首肯,掛帥擔任開幕戰先發。Feller 17 歲就登上大聯盟、19 歲就單季 17 勝且入選明星賽、20 歲就拿下美聯勝投王和三振王的頭銜。
憑藉著飛快的速球球速和一顆大幅度的變化球,臉上還帶著稚氣的 Feller,已經在大聯盟瘋狂屠宰打者,儼然是棒壇的耀眼球星。
1940 年的前一年,1939 年,Feller 才剛投出亮眼的一季,主投 296.2 局拿下 24 勝 9 敗的戰績,幫助印地安人取得美聯第三名的成績。雖然印地安人落後當年遙遙領先各隊的洋基(106 勝) 20 場半的勝差,但他們的陣容其實算十分優質。至於白襪,在 1939 年位居美聯第四,也算是具備不錯的競爭力。進入 1940 年賽季,印地安人和白襪都懷抱著滿大的期待,希望能挑戰美聯冠軍。

雖然芝加哥 4 月份的天氣本來就滿冷,但是 1940 年 4 月16日當天的氣溫和狂風,仍使整個比賽的環境冷得不太尋常,因此開幕戰現場只有大約 1 萬 4000多名球迷進場。在那些球迷中,有 3 人是 Feller 的家人,分別是他的父親 Bill、母親 Lena、妹妹 Marguerite。他們 3 人特地從愛荷華州的范米特鎮(Van Meter),移動到伊利諾州的芝加哥看 Feller 的開幕戰先發。
跌跌撞撞的比賽前半段
當天熱身時,Feller 並沒有覺得狀況特別好,而且還擔心從中外野吹進來的強風,會不會影響到他的曲球軌跡。
首局,Feller 先是讓白襪開路先鋒 Bob Kennedy 敲出右外野飛球遭到接殺,然後再以三振解決剩下的 2 個出局數(中間夾著一個保送),完成第一局的工作。
第二局不像首局那麼順利,1 出局後,對 Feller 打得十分順手的 Taft Wright 敲出一記中外野飛球,印地安人中外野手 Roy Weatherly 沒能把球接住。那場比賽的官方記錄員,是《芝加哥論壇報》(Chicago Tribune)的體育記者 Ed Burns,他花了一點時間才判定那是失誤。要是 Burns 當時把那球判成安打,那大聯盟開幕賽歷史上,就不會有無安打比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