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愛運動的您,知道臺灣有多少身心障礙人口嗎?
您參與運動的時候,有看過身心障礙者參與運動的身影嗎?
若有,他們參與的是什麼運動呢?
若無,是因為身心障礙者沒有參與運動的需求嗎?
抑或是我們還沒完整提供身障者所需的運動服務,而致他們不常出現在運動場域呢?
臺灣領取身心障礙證明的人口逾120萬人,約佔整體國民的5%,其中有95%居住在社區中(5%居住機構中),若能提升身障者在社區的運動參與機會,將能保障其運動權利。
*國民體育法第12條規範:各機關、機構、學校、法人及團體應保障身心障礙者之體育活動權益,規劃適當之運動設施與體育活動或課程。
*概念解構:依上揭條文精神解構,身心障礙運動權的保障,是各機關、學校、法人及團體(換句話就是全體)的責任,權益保障面向包括活動、課程及設施等。
但在社區常見的運動場域中(如:運動中心、體育場、運動公園等)推動身心障礙運動,我們會遇到什麼課題呢?依據社家署調查:身心障礙者從事休閒活動遭遇困難者,以沒有無障礙設施(36.29%)、設施設計不良難以使用(23.21%)、無協助操作人員(19.16%)為前三大遭遇困難。
而現行在硬體無障礙通用設施逐漸改善後,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落實提升身障者在社區參與運動的機會呢?
為開創可行模式,110年教育部體育署與臺北市、新北市、基隆市、新竹市、臺中市、臺南市、高雄市及台東縣合作,推動《愛運動動無礙》身心障礙者巡迴運動指導團試辦計畫,期待將專業指導人力送入運動通路,提供身障者更符合需求的課程及服務,輔以為原有通路指導者增能,期待建立可行模組,讓身心障礙者社區運動參與,增添更多可能!
結合X整合X磨合
*試辦計畫推動的策略包括通路結合與資源整合,在通路結合面,期待將具身心障礙與動指導人力之師資送入通路;而資源整合面,則期待透過專業團隊的協助,提升縣市整體身心障礙運動推動質量;另透過整合與結合作業,期待達到【磨合】效果。
*磨合概念:透過結合與整合,透過專責團隊,協助現有通路與組織,具備推動身心障礙運動的意識、知能,進而逐步提升通路能力,期待在本計畫資源逐步抽離後,該通入能可永續的推動服務。
萬事起頭難,讓我們看看一直是身障運動推展績優生之一的臺中市,他們在計畫初期做了甚麼準備?
臺中市於105年起陸續有四所運動中心開幕(北區、朝馬、南屯、長春),國民運動中心肩負全體國民的運動服務社會責任,臺中市政府與臺中市身心障礙體育總會110年成功申辦『教育部體育署「愛運動.動無礙」巡迴運動指導團』方案後,即規劃在5月份起,於四個國民運動中心開辦身心障礙者專屬體適能、重訓、有氧等專業運動課程。
點我案讚臺中市身心障礙體育總會粉絲專頁,取得第一手課程資訊!
為了提升試辦計畫推動效益,台中市巡迴運動指導團在推動運動中心課程前,特別在4月17、18日舉辦教練增能與研習課程,鼓勵運動中心教練共同參與,期待提升現有通路人力資源。


教練增能研習會,由臺中市身心障礙體育總會資深身障運動指導員以及不同障別之專家,針對即將開課教練進行不同障別的指導重點指引。共有四個運動中心推派的教練團隊以及中國醫藥大學物理治療學系、運動醫學系學生團隊來參與,本次更有臺南市身障運動指導團團隊,特別組團前來參與課程並且提供目前臺南的推動模式交流,於開課前針對教練提供專業訓練以確保授課專業。

臺中市身心障礙體育總會林孟令理事長表示,感謝臺中市政府的支持,總會自103年起就開始舉辦身心障礙體適能課程,透過本次的方案,更擴大服務至各大運動中心以及提供各身障據點申請,期待過去已有的身障體適能教學經驗能夠傳承,本次透過研習,特別邀請各大運動中心的教練來接受培訓,期待教練們未來回到中心作為身障運動推廣的種子,總會也會持續協助現場教練,後續提供教練回訓以及諮詢服務。
除了教練增能外,台中市更在4月17、18日兩日,前往四個國民運動中心辦理身障者體驗課程,歡迎線上報名,期待透過實際的服務,讓更多身心障礙者感受愛運動、動無礙的社會支持氛圍!
讓我們一起支持身心障礙者參與運動吧!
您期待獲得更多的身心障礙運動資訊嗎?
歡迎關注本作者帳號,並點選下列連結加入我們的社團!
【愛運動動無礙:身心障礙運動資源分享區】
同場加映歡迎加入以下官網及粉專唷!
適應體育數位平台官網
推展適應體育粉絲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