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ake Griffin本季季初效力活塞時,各項數據幾乎都創下生涯新低,因而與活塞達成買斷協議轉戰籃網,起初外界並沒有對他保持太大的期待,沒想到近期內的表現卻發揮超乎預期的影響力。
籃網近期鬧控衛荒,James Harden四月初就因腿筋拉傷無限期缺陣,而替補控衛Tyler Johnson與Chris Chiozza也分別因膝蓋和手部傷勢,接連躺進傷兵名單。導致上週與76人的對戰中,全隊只剩Kyrie Irving一名控衛獨撐大局。
那場比賽對籃網而言可謂出師不利,除了缺少正職控衛,連Kevin Durant與Griffin都輪休,只得在短兵缺將的前提下強碰東區第一的76人。
比賽最後8分半,籃網還有著20分的落後情況下,教練團將Irving換下,改由Bruce Brown和Landry Shamet輪流控球。雖說在比賽尾聲一度將差距縮小至3分,不過兩人大部分都只是負責把球帶過半場,並沒有太多真正的組織。
籃網這段時間內的9顆進球流於單打獨鬥,只有2顆是來自於助攻,其餘大多是球員仰賴個人能力單打得分,或是靠著攻守轉換打機遇戰,不過籃網靠著紮實防守,迫使76人發生4次失誤,甚至在最後7多分鐘內沒讓對方投進任何一球,只能靠罰球為計分板增添分數。
下一場比賽迎戰黃蜂的比賽中,雖說Durant和Griffin重新歸隊,但兩軍在前三節的比分呈現拉鋸,直到第四節前段,Irving、Durant雙雙下場休息的情況下,球隊迅速打出一波15比2的攻勢,甩開黃蜂糾纏,奠定勝基。這段時間4顆的進球通通來自於助攻,而且,竟然都和Griffin有關,包括兩度助攻Joe Harris砍進外線,自己也能飆三分,或積極跑動空中接力灌籃。
在籃網控衛群接連受傷後,Griffin的角色有些不同,從一位負責finish的終結者,轉變為發動進攻的組織者。
相較於籃網鬧控衛荒前,Griffin的平均觸球時間及每次持球的平均運球次數皆有所增加,但這兩個數據的增長,可能源自於上場時間的提升,比較難以直接反映出角色的轉變。
不過從平均觸球時間及每次持球運球次數看來,球在他手上停留的時間是變長的,因為先前他大多擔任一接到球便立刻出手的終結者,現在則轉變為組織者,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觀察隊友動位與場上局勢,或是透過運球創造隊友的機會。
平均出賽時間 | 場均傳球次數 | 場均接獲傳球次數 | 場均助攻 | 場均潛在助攻 | 場均助攻創造得分 | 場均調整後助攻 | 傳球形成助攻比率 | |
籃網遭遇控衛荒前 | 19.0 | 24.9 | 20.6 | 2.1 | 3.4 | 5.4 | 2.2 | 8.5% |
籃網遭遇控衛荒後 | 23.5 | 29.3 | 26.3 | 3.0 | 5.0 | 8.3 | 3.3 | 10.3% |
在持球時間變長的情況下,Griffin的助攻不只在「量」的方面有所增加,平均助攻次數與潛在助攻數增加,「質」的方面同樣有所提升,傳球形成助攻比率、助攻創造得分都有大幅提高,顯示出Griffin在組織上帶來的幫助。
觸球 | 前場觸球 | 平均觸球時間 | 每次持球運球次數 | 每次觸球創造得分 | |
籃網遭遇控衛荒前 | 33.7 | 20.0 | 2.06 | 1.03 | 0.228 |
籃網遭遇控衛荒後 | 41.5 | 26.0 | 2.58 | 1.28 | 0.253 |
籃網通常會安排Griffin在弧頂持球,和外圍跑動的側翼進行兩人小組配合。他的球商與決策能力均屬上乘,懂得觀察隊友的走位,是否有跑出空檔,傳球時機的拿捏同樣恰到好處。而且當他在做handoff時,並不會再給球後立刻下滑,而會多進行幾次對球掩護,一方面為持球者製造空檔,另一方面也是避免持球者被包夾。
境鏡靜
籃網控衛慌,趕快簽下第一控衛林書豪就不用擔心啦。以林書豪的實力肯定可以輕鬆帶領籃網奪得總冠軍的。
Gauss
好文一篇,不過也很擔心 Blake 在季後賽可能會被針對 他的防守似乎不夠好
EdotTdot_4
確實,Griffin目前的DIFF% 7.5%,表示被他對位到的球員,投籃命中率反而還會提高7.5%,是籃網陣中最差的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