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大家今年大都把目光聚焦在大谷翔平、Fernando Tatis Jr. 等話題製造機時,亞特蘭大勇士的 23 歲年輕好手 Ronald Acuna Jr.,可說是默默打出了比往年更進化的佳績。
不說很多人可能已經忘了,Acuna Jr. 是史上唯一一位、在大聯盟生涯前兩季就累積超過 50 轟和 50 盜的球員。速度、揮棒力量、打擊技巧、奔放性格,Tatis Jr. 所具備的,Acuna Jr. 一樣也沒少。來到今年,依然年輕的 Acuna Jr. 持續提升自我進攻實力。
截至 5 月 10 日,Acuna Jr. 的打擊三圍 .305/.404/.636,得分(30)和全壘打數(10)皆併列全聯盟之首。今年他開季打擊數據的躍進,並不是單純手感比較好而已,而是有非常具體的進步,為他的成績背書。
大聯盟官網分析作家 Mike Petriello 就指出,Acuna Jr. 本季最值得讚許之處在於,當整個大聯盟都在朝著愈來愈多三振的方向發展時,Acuna Jr. 卻逆勢大幅下修其三振率。

去年,Acuna Jr. 逼近 30%(29.7%)的高三振率,是他的弱點之一,但他今年的三振率卻只有 13.5%。16.2 個百分點的跌幅,是全聯盟第三多。換言之,Acuna Jr. 大幅改善了他的選球和出棒選擇,幾乎徹底剷除了過去的一大弱點。
本季,Acuna Jr. 僅 18.9% 的壞球追打率(截至 5 月 9 日),為全聯盟第三低,僅次於以精明選球功力著稱的 Max Muncy 和 Andrew McCutchen。當你不再追打那些投手希望你去追打的球時,就比較容易能創造紮實擊球和更好的場上破壞力,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很多人都知道,但真正能做到的打者卻是少之又少,而今年的 Acuna Jr. 正是其中之一。
更值得注意的是,大部分被 Acuna Jr. 選掉的壞球,都是變化球(這邊指的變化球泛指所有「非速球的球路」),也就是說,Acuna Jr. 放掉好球帶外變化球不打的辨識力,達到了其生涯不曾達到的境界。
他生涯前 3 季(2018 至 2020 年),對好球帶外變化球的出棒率約為 33%,而且產出非常糟糕(打擊率 .170、長打率 .250、三振率 38%),但在今年(截至 5 月 9 日),他對這些球的出棒率下修了超過 10 個百分點,產出也有所進步(打擊率 .200、長打率 .400、三振率 27.3%)。
由於 Acuna Jr. 對好球帶外變化球的出棒率下降,他選擇出手攻擊的變化球,有比較高的機率都是在好球帶內、較適合攻擊的種類,因此其對變化球的擊球品質和產能,有所提升。
在今年(截至 5 月 9 日)所有看到至少 100 顆球的打者(共 282 位)中,Acuna Jr. 對變化球高達 .530 的加權上壘率(wOBA)為全聯盟之最,僅 13.9 % 的三振率也能排在前 20 低。

本季的 Acuna Jr. 能夠經常選掉投手想要打者出手揮空的高轉速變化球,整體的選球有所進步,所以出手時可以創造更好的破壞力,減少被三振的機率。
如此進展對 Acuna Jr. 和勇士隊來說,都是再好不過的事情。不過大聯盟投手和其他球隊的情蒐團隊也不是省油的燈,他們似乎也已經發現了 Acuna Jr. 變得更懂得怎麼對付變化球,因此減少今年對他投變化球的頻率。
Acuna Jr. 今年看到的來球當中(截至 5 月 9 日),屬於滑球、曲球等變化球種的比例,僅 16.9%,這個比例不僅是他生涯最低,更能在今年所有至少看到 250 球的打者(276 人)中,排在倒數第二低,可見投手們真的很不想對 Acuna Jr. 投變化球。

很多打者被少投變化球,是因為他們打不好速球,但今年的 Acuna Jr. 跟他們不一樣。Acuna Jr. 今年是因為打變化球打得太好,甚至比打速球還要更好,所以才會被少投變化球。
相較於一般被少投變化球的打者,Acuna Jr. 並沒有打不好速球的問題。因此,當投手因為 Acuna Jr. 太會選變化球、對變化球破壞力太強,而開始對他多投速球時,結果也好不到哪去。Acuna Jr. 今年(截至 5 月 9 日)對速球系球種的打擊率為 .299、長打率為 .586、平均擊球初速達 95.1 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