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外角低角度滑球外,Riley對於高角度速球的揮擊也是露出了破綻。以Riley那暴力向上扛的揮擊,高角度速球的確是個可以攻擊的弱點。
因此,投手們也在之後對他改變了配球的位置,加重了高角度速球和外角低滑球的運用。Riley自己在隔年受訪時,也發覺到投手後來幾乎都是先用外角變化球吸引他揮空或是放慢節奏後,在突然用高角度的速球,同時發揮了速差以及共軌效應壓制他。
對方投手這樣先外後內、先軟後硬的投球節奏。再加上Riley揮棒慾望過大,造成他在球季剩餘的比賽表現判若兩人。
時間 | 打席 | HR | 打擊率 | 預期打擊率 | HR% | K% | BB% | 出色擊球 | 扎實擊球比例 | 擊球初速(英哩) | 擊球仰角 |
06/06前 | 84 | 9 | 0.329 | 0.327 | 11% | 32% | 5% | 9 | 54% | 91.5 | 18 |
06/07後 | 213 | 9 | 0.185 | 0.183 | 4% | 38% | 6% | 14 | 41% | 88.5 | 22 |
在2019年季後,Riley與勇士隊小聯盟打擊指導教練Mike Brumley開始找尋解決辦法。在球季後段包括老大哥Brian McCann等人都提及Riley的重心過度偏後,變成重心在右腳的腳趾。這樣重心不平衡的情形,導致Riley的揮棒啟動不順暢,力量轉換變成有點像是用跳的,甚至是揮棒時腳還往前滑動,而不是一氣呵成地向前傳輸。
上面的影片給了我們Riley在2019年到2020年之間所做的調整。我們先看啟動揮棒。

從上面的照片,我們看到了Riley除了雙腿的位置與步伐有了調整外,他的手肘到了2020年(右)也被稍微往上調。從這我們就已經可以看到Riley的重心和身體平衡有了顯著的不同。
我們再來看Riley前腳踩下去後的比較:

雙腳著地後,Riley在2019年(左)的確出現了重心偏後的問題。這樣會造成揮棒啟動較慢之外,身體力量向前轉換的過程也比較不流暢。下垂的手肘,也使揮棒的動作變得較為彆扭,棒子也比較沒辦法通順地劃過本壘板。
儘管修改了揮棒,原本信誓旦旦要揚眉吐氣的Riley卻因為武漢肺炎的疫情來到,而被迫等到夏天才開始打,而這多少也影響了許多選手的狀態。不過,Riley在這小樣本賽季卻出現了一個顯著的進步,那就是他的選球。除了修改了揮棒之外,Riley在隔年也變得比較謹慎,追打壞球的比例降低,這也連帶影響了他的上壘表現。甚至,Riley對上他的剋星滑球的打擊表現,也有了顯著進步(.191 xwOBA上升至.300)。
| 2019 | 2020 |
追打率(Chase%) | 37.7% | 32.3% |
揮空率(Whiff%) | 38.7% | 30.1% |
三振率(K%) | 36.4% | 23.8% |
保送率(BB%) | 5.4% | 7.8% |
但是Riley卻出現了另一個比較不好的現象,那就是他的甜蜜點擊球率從原本的40.5%,驟降到了只剩30.7%。到了今年目前為止,Riley的甜蜜擊球率低到只剩下26%!出色擊球率也從13.7%降到10%,今年也慘跌到只剩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