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今年的打擊排行榜,毫無疑問地,Mike Trout的名字會出現在最上面,這位已經無法無天的洛杉磯天使隊外野手目前以wRC+235與WAR值2.5的成績獨走全聯盟。但在Trout下面,你會看到一個熟悉但又有點意外的名字,他是明尼蘇達雙城隊的中外野手,他是Byron Buxton。
今年27歲的Buxton正在悄悄地肆虐各個投手,其目前的打擊三圍為.370/.408/.772,wRC+為226。在短短的24場出賽中,此君已經累積了2.4的WAR值,簡單的數學可以發現按照這種成績,Buxton整季可望繳出16.8的WAR值。但推算終究是推算,Buxton不可能整季都維持這種表現;就算他可以,他也無法整季全勤出賽…...

對資深的雙城球迷來說,Buxton繳出這種成績或許並沒有那麼意外,畢盡我們都看過Buxton身上那稍縱即逝的光芒,是如此得耀眼—卻又如此的短暫。
Buxton是2012年的選秀榜眼,在當年僅次於休士頓太空人隊的當家游擊手Carlos Carrea。Buxton進入職棒體系後,也不負眾望地打出亮眼的成績,年僅19歲就在1A繳出wRC+176的表現。
然而好景不常,Buxton隔年在高階1A僅繳出略高於聯盟平均的成績,而在升上2A的第一場比賽又不幸與隊友相撞,導致腦震盪。隨後則是一連串的傷病…...(下圖為Buxton近年來傷病史。)
年份 | 傷勢 |
2015 | 左姆指扭傷 |
2016 | 膝蓋挫傷、背部痙攣 |
2017 | 腹股溝拉傷 |
2018 | 腳趾骨折、手腕拉傷 |
2019 | 手腕挫傷、腦震盪、左肩脫臼、 |
2020 | 腳踝扭傷 |
2021 | 臀部拉傷 |
儘管因為玻璃體質從未真正獲得穩定的上場時間,Buxton依然有令人為之一亮的表現。比如說2017年靠著手套與跑壘就貢獻3.6WAR並拿下金手套,又或者在2020縮水球季短短39場出賽就轟出13發全壘打。
而今年,Buxton或許又將他的實力提升到另一個層次。下圖為Buxton本季statcast的數據以及其PR值。事實上,這些數據跟Mike Trout相比完全不相上下。簡單來說,只要Buxton打到球,他就是聯盟中最可怕的存在。
| xBA | xSLG | xwOBA | xwOBACON | Hard Hit% | Barrel% | EV |
數值 | .336 | .723 | .454 | .584 | 60.9% | 21.7% | 94.2 |
PR值 | 97 | 100 | 98 | 99 | 100 | 100 | 97 |
以防部分讀者對這些數據不熟悉,我在這邊做簡單的介紹。EV為平均擊球初速,Barrel則為考量EV與LA(擊球仰角)後,預測打擊率至少超過.500且長打率至少超過1.5的擊球。至於xwOBA則為考量選手三振保送以及擊球品質後算出的加權指數,而xwOBACON則將三振保送移除,純粹考慮擊球品質的加權指數。Hard Hit%則是擊球初速超過95mph的機率。我們可以發現Buxton的各項數據皆是聯盟前12名的水準,這說明其目前的成績沒有絲毫的灌水。
而這一切其實也有跡可循。Buxton去年的平均EV就已經是聯盟前15%的水準了,xSLG更是聯盟前7%的表現。這代表其揮棒力量完全沒有問題,其實當年ESPN的球探報告就指出Buxton的力量是有高於聯盟平均的潛力(球探當時對Buxton的power評價為60),但顯然其已經完全突破自己的天花板了。
現在我們知道Buxton的擊球品質是聯盟數一數二的水準,而其打擊策略在近年也有明顯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