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05/17

羅馬大師賽,Nadal擊敗Djokovic的策略:主宰4拍以內的來回,奪下冠軍!

來看Rafael Nadal如何擊敗Novak Djokovic,拿下生涯第10座羅馬大師賽冠軍。

Rafael Nadal靠著掌握比較短的回合,尤其是0到4拍之間的來回,以7比5、1比6、6比3在羅馬大師賽決賽擊敗Novak Djokovic

Nadal完全主導0到4拍之間、來回較少的球,比Djokovic多拿了14分(50-36)。一旦來回超過5拍以上,Djokovic就佔有優勢,多贏了14分(58-44)。

請繼續往下閱讀

Nadal把握短的回合,輸掉多拍來回,最後在櫥櫃裡添加一座銀色獎盃。

Djokovic多拍來回的優勢,在9拍以上的回合更加明顯,25分當中他贏了20分。網球這項運動強調穩定性和比對手更強的耐力,但事實上沒有一項數據比贏得0到4拍之間的來回更加重要。

輸掉多拍來回不代表你會輸掉比賽。羅馬大師賽決賽進一步展示了贏得網球比賽冠軍的真實過程。

Nadal的正拍

羅馬大師賽剛開始的時候,Nadal在練習場調整他不穩定、不受控的正拍。當賽事持續進行,Nadal的努力也獲得回報,他的正拍變成決賽的關鍵武器。

請繼續往下閱讀

Nadal在第一盤就找到正拍的手感,打出了15記正拍致勝球,而Djokovic只有2記。整場比賽來看,Nadal有26記正拍致勝球,而Djokovic只有11記。

Nadal最喜歡打出正拍致勝球的地方,是從球場右側閃身擊出由內向外的正拍,將球打到Djokovic的右側。Nadal也常在來回時,從球場左側用正拍對角將球打到Djokovic的左側,但致勝一擊多半是打向Djokovic空曠的球場右側。

兩位選手在這場比賽的正拍次數都多於反拍,但Nadal的正拍得利更多,幫助他在底線來回抽球時取得控制。

Nadal在比賽中的正拍擊球畫面。

正拍/反拍的統計數據

Nadal

請繼續往下閱讀

• 正拍 = 57% (184)

• 反拍 = 43% (139)

Djokovic

• 正拍 = 51% (159)

• 反拍 = 49% (153)

Nadal這場比賽擊球的平均過網高度是0.96公尺,迫使Djokovic得在平均1.24公尺的高度擊球。增加高度加上強力上旋,讓Nadal的正拍落點很深,對手很難反擊。

Djokovic擊球過網的平均高度比較低,只有0.69公尺,使得Nadal在平均0.98公尺的高度擊球。Nadal有80%的球落在發球線後方,而Djokovic只有73%。

掌握次數較少的來回,擁有更強勁的正拍,就足以主宰一場比賽。

總體來說,Nadal靠著在逆境中成長、掌握時間、吸收力量、保持耐心,在對的時刻發力擊球的能力,幫助他拿下另一座大賽冠軍。他靠著他的正拍還有主動發動攻擊來完成這項任務。

Djokovic(左)和Nadal(右)兩人在賽後互相致意。

 

【特約編輯 楊富喬 / 責任編輯 李秉昇】

 

本文編譯參考:Brain Game | Rafael Nadal's Plan: Strike Early, Win Rome!

 

延伸閱讀

《燒腦老球迷的哲學勝利法》─ 納達爾在接發球時只有半秒仰賴自動反射去選擇擊球策略,但反射能受想法控制嗎?

馬德里大師賽:Zverev如何在決賽關鍵時刻化解Berrettini的切球?

雙紅土大師賽馬德里、羅馬前瞻:誰能在法網之前掌握先機?

進入紅土賽季-誰能挑戰Djokovic球王之位?

網球考古系列--回顧那些傳奇球員締造的瘋狂賽季

他們走著,像夜色一樣優美-談Federer與Nadal:2013上半年,Rafa奮勇向前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