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肯米
票房對於每個球團來說,是相當重要的一環,不僅是支付球團薪水的支出關鍵,還是能否讓球團賺錢與否的指標,然而,有球團提出要將票價變成浮動票價,是否真的能符合票房冷門的便宜,票房熱門的比較貴呢?
圖:球迷進場,是否會因票價而有所影響?(圖源:自己進場攝於2012/08/31)
依照中職目前的票價設定,內野平日300和周末350元,只有Lamigo全猿主場的內野門票熱區平日是350假日450,有時還會出現一票難求的情形,然而季後的總冠軍賽由主場球隊自行決定,去年中信兄弟總冠軍賽還曾出現800元的內野票,甚至到熱區票價1200元,對於球隊來說,這些位置有這價值才會訂這麼高,而看中信兄弟去年季後賽的票房還是在開賣後不到半天的時間賣光,就可以看出球迷不一定會因票房很高而不進場,反而會因為對戰組合精彩度而影響進場意願。
對於中信兄弟領隊楊培宏提出「浮動票價」的構想,各隊可依比賽熱門程度調整票價,目前已經獲得新會長吳志揚認同,已請聯盟賽務部研擬。
這種票價的調整其實是好事,包括賣季票時對球迷來說是多一種選擇,畢竟賣季票時一定能知道各隊對戰的時間和組合,平均票價後應比單買還要便宜,但是當然的球迷要場場都到的機會不多,有可能會因此喪失未進場的票價,也因此相衡量起來球迷會想辦法多進場,對票房來說還是不錯的選擇,這樣的調整對各隊來說,應該是好事一樁。
圖源:自己進場(攝於2013/04/06)
比方來說,平日的周二到周四通常都是票房比較弱勢的一環,降低了些許的票價,或許可以吸引比較多人進場看球,當然損失了些許的票房收入,但對球團來說,球場內不會如此空蕩才是重點,也讓以學生為取向的能夠以更便宜的價格吸引他們進場的意願,這是正面的想法。
如表顯示,周二到周四的進場觀眾一樣是最少的。
圖源:卡好網站[中華職棒25年觀眾人數分析]
當然,浮動票價可能會出現三種狀況
(其一,票房假日及平日的平衡性)
然而,從周五到周日這三天可說是票房的強檔好戲,不僅吸引學生族群的票,包括外來朝聖的球迷也能夠一併吸收不少,當然熱檔期的票價變貴當然會影響球迷的進場意願,但如果我是一個想要享受球場活動,享受進場一起吶喊的球迷,被些許票價的影響還是不會讓自己進場的意願降低,最多只是少個一兩場進場而已,不是嗎?
對於彈性票價的實施,其實是個不錯的選擇,你覺得貴,那就不要進場看球;你覺得便宜,那麼就看你有沒有空再進場就好,這是個相當彈性的條件,就看大家怎麼選擇。
當然,票價要訂多少才好?以去年最熱門的中信兄弟和Lamigo的對戰組合來看,或許會訂在假日400或500的內野票價是有可能的,然而對於想看主場活動的球迷來說,應不會將這樣的票價放在眼裡,也提供了球迷選擇的可能性。
(其二,球場內的經營模式調整)
對於平日而言,球團會因為球迷比較便宜進場而賣比較貴的東西嗎?說真的我也不確定,但對於球團來說,可以先在初期做嘗試,並且因應球迷喜歡的物品項目而做調整賣的內容。
比方說販賣的食物就可以做些不同的調整,當然,這可能還牽扯到招募球場的廠商進場意願,這個就留給球團自行思考。
或許平日販賣的會比較便宜但比較不特別的食物,但假日可能就能賣比較不同的商品或產品,吸引進場球迷的購買意願。而這些賣東西的內容,都是球團可以靈活去做運用的部分。
圖:總冠軍賽經營模式也會有所改變(圖源:自行進場 攝於2013/10/26)
(其三,話題性的提高)
對於球迷來說,進場組合是個話題,但對戰的投手或許也是吸引球迷進場的重要關鍵,然而對球團來說這些都是可以炒熱話題性的內容,對球迷來說,進場的意願不一定也僅在對戰而已。
像是去年票房比較弱的義大犀牛對戰統一獅隊在假日時比賽,可能票價就會比另外一個組合中信兄弟對戰Lamigo桃猿便宜,行銷策略就有可能有所不同,也因此在新聞的話題性來說,或許就會出現不同的行銷策略。
然而在假日也可以做主題性的行銷,像是去年義大犀牛主打的球員席的特別,統一獅隊的啦啦隊表演,亦或是全猿主場在假日做主題式球衣行銷,再再的顯示其實各球團有不同的話題性,只是怎麼塑造而已。
圖:主題性可由球團自行設定(圖源:自行進場 攝於2014/03/01 味全龍復古賽)
當然,目前仍在研擬階段,但對於球團來說,既然去年在Lamigo身上的假日票房都可以衝出配合主場活動的周六平均破萬的人潮,要怎樣去調整,說真的就看球團的智慧了,不僅於此,球團可以因應花多少心力而回收多少的票房做收入的增減,那就真的要看球團方面的行銷功力了。
喜歡的話加入肯米的粉絲團吧:肯米與好友們的運動天地
如果也喜歡拍照達人何小輝的話,也歡迎加入他的FB粉絲團唷:Rhinos In My Eyes
喜歡棒球也加入何小輝的運動視界吧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小公主
浮動票價的原形是 "Dynamic Pricing", 目前是美國大聯盟和NBA這幾年新起的售票模式, 我覺得美國的市場比較有條件, 畢竟市場規模大, 影響票價的factors 多,對於球迷是一種層次的刺激, 不過以我在ticketing 8年下來的觀察, 越大市場/熱門的球對, 越不會受到dynamic pricing的影響, 例如舊金山巨人每場比賽的觀眾基礎是4萬人, 怎麼上怎麼下不會超過5%, 像大都會/籃網等坐落大市場票房又很悽厲的球團影響就很大了, 個人覺得中華職棒票價已經很便宜了, 做浮動票價還可能會讓被動的球迷更消極的購票(期待低預售反映更低廉的票價), 台灣的球團可以增加周邊hospitality service的方式去吸引球迷, 譬如週二/三進場加送熱狗一份等,說不定會比較適合台灣目前四支球隊的產業規模!!
kenmykimo
這樣也可以,當然中職的票價本來就很便宜沒錯,目前也只是草擬階段,或許也可以成為一種國內的票房話題性。
當然,我也贊同進場送熱狗那些,不然每次進場都快餓死了....還要排隊買食物
wxq417
就本人的看法來說,浮動票價在中職球團的意思就是很多熱門比賽的票價皆可漲價,要降價應該是非常難,然而就目前的市場來看,就算是Lamigo假日仍然無法滿座整個球場之下,這樣的漲價可能會造成小公主所說的消極購票,若像NBA和MLB部分球隊一票難求的情況才有本錢搞浮動票價。
中職應該做的是更積極靈活的行銷方案,並且先把球場的環境搞好再談這些。
kenmykimo
這的確是目前需要解決的部分,也謝謝你們的提醒,先把球場環境弄好之後再將票價提升,也是個很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