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班族聊健身EP.2】那些年你常遇到的健身問題

各位健人們,當你面對身邊剛接觸健身運動的初學者們時,肯定聽過也被問過不少問題,在百百種問題中作者選出6個讓你可能會些許無奈,想要蒼海一聲笑的問題。即使如此你仍必須耐心地給出正面的建議,畢竟誰沒有過去...

作者:wangck1995

雖然你問的問題讓我不知所措,但我還是想與你分享看法

如果坐在螢幕前的你是一個長年有運動健身習慣的人,一定能體會到接下來文章提到的問題;如果你正是那個剛踏進健身運動的人,看完文章或許能建立最基礎的心態。

下方是我選出面對身邊的初學者們最常遇到的問題:

請繼續往下閱讀

1.情境:無論如何,12下就對了

我:你剛做幾下 ? 感覺如何 ?
友:12,沒什麼感覺欸,這樣正常嗎?
我:那你12下的用意是什麼 ? 
友:朋友教的還有看網路影片就照著做
我們常受到最大眾的健身資訊普遍都是教學8-12(15)次數的肌肥大訓練居多,不過今天我們不討論次數與爆發力、肌肥大、肌耐力的訓練關係。其實作為一個新手會照本宣科是人之常情,但我更希望你能了解任何方式的最終目的,建立良好的觀念對於日後的進步做好準備,只有自己清楚想要達成的目標是什麼。假使只是照著做而不去了解,久而久之覺得自己像在應付運動這件事,同時也失去運動的熱忱。

 

2.情境:就是要練胸啦!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嗨,你今天練胸喔
友:對阿
(隔周又見面)
我:你今天練胸嗎 ?
友:恩,一整周沒練先練胸
剛接觸健身的朋友們,相信你最愛練胸,最不愛練腿,背跟肩膀就練完胸再練就好,對吧?我們的眼睛長在前面,練完胸的充血狀態,有感的疲勞狀態,並看著鏡子中的自己說道:哇,今天練得不錯!練胸是一件最容易獲得成就感的事啊。
除了胸,其他部位都沒有辦法如此顯而易見,但其實比起胸,腿背肩的重要性更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在往後精進的道路中,各部位的均衡發展才是持續進步的關鍵。

 

3.情境:努力運動了一個月怎麼還是沒變瘦?

友:欸,運動了但體態沒什麼變化
我:你平均一周大概都練幾天
友:沒事的話都會去,大概兩天吧
我:(當機中......)
身邊一定不乏有急著想投胎的朋友,凡事都很著急,著急的想要在眨眼間看到成效,否則就說你建議的菜單是不是沒什麼用。但他根本沒意識到自己的付出遠遠低於他所吃下肚累積的熱量。

請繼續往下閱讀

 

4.情境:有運動所以想吃什麼就吃啊,但又嚷嚷體態怎麼都沒變化

我:待會練完吃什麼
友:超餓的欸,等等吃個EX:肉羹麵、麵線、麻醬麵、炒飯。你呢 ?
我: 我吃超商地瓜豆漿茶葉蛋吧(作者是出外人,尋求簡易)
友:好吧,掰掰囉
健身是一項很快樂的運動,沒有說一定要餐餐控制熱量計算營養素。但要是你總是不忌口,也忽略這些冷冰冰的數字,那很難幫助長期投入健身,因為飲食影響體態表現非常大,一旦在體態表現不如預期,可能導致你產生放棄的念頭。
*根據能量守恆定律得到:攝入=消耗+累積

 

5.情境:離開新手村了還要繼續伸手牌

友:我今天想練肩欸,我能做什麼
我:你健身應該有半年超過了吧?試著自己規劃阿
友:用問的比較快阿,不然我就照上次練吧
我: (像電風扇搖頭中......)
你的身邊是否有當初結伴一起踏入健身運動的朋友,時至今日兩人的體態、觀念卻出現極大差異呢?
身為初學者們,從零開始的時候是培養興趣與觀念的關鍵時刻。當你更熟悉這項運動時,培養出更敏銳的反應,對於器材必須了解並非只有一個用途。當今天踏入健身房,你就應該知道今天能夠利用那些器材進行訓練,偶爾會遇到器材正好有人使用,你只能等待嗎?健身房器材如此多,何必單戀一枝花?通常訓練一個部位我有6-8種器材可做為選擇,時常變化也更能刺激肌肉不同方向的發展。

 

6.情境:長肌肉就跟複製貼上一樣,練下去就會變金剛或神力女超人

友:我想要嘗試健身,但我又不想練太壯,是不是都做有氧就好 ?
我:要是真的像你這麼說,不用說健身房,路上應該有80%都是巨巨吧,肌肉真的沒這麼好生長,要是你半年後體態像OOO,明年我幫你出年費
友:是喔,可是我看XXX就很壯阿
我:第一,他練兩三年了;第二,他飲控很認真
想想看當你已經健身了一陣子,正好身邊也有朋友考慮投入健身卻猶豫不決,打消念頭的原因通常都是"不想練太壯",我心想你又不是常威。這時,我通常都會以詼諧的方式來反駁他的疑慮,並用鼓勵與激勵的方式來拉攏他,像是贊助年費(當然都知道是玩笑話)。因為現階段去解釋太過艱澀的肌肉生長要件對他就像是鴨子聽雷,那倒不如輕鬆回應皆大歡喜。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