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尋求在2021溫布頓上演復活 Federer「整合」回春後自創新招!

Federer在2021賽季先因傷缺席澳網,就連往年迎接溫布頓前,大都會去參加的哈雷草地賽,也提前在16強出局,近況實在讓人擔憂,讓人好奇瑞士天王能否「整合」過去獨創的新招和比賽策略,再次讓球迷見證奇蹟。

2021年網球賽季至今對許多Roger Federer球迷來說相當煎熬,Federer先因傷缺席今年澳洲網球公開賽,就連往年迎接溫布頓前,大都會去參加的哈雷草地賽,也提前在16強出局,這種以便在溫布頓開打前,將自身狀況調整到最佳的參賽策略,未看見太多成效,近況實在讓人擔憂,讓人好奇瑞士天王能否「整合」過去獨創的新招和比賽策略,再次讓球迷見證奇蹟。​

尋求在2021溫布頓上演復活 Federer整合回春後自創新招
期盼Federer能再度讓球迷看見奇蹟。來源:Hello Magazine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今年將滿40歲的Federer,在他年過30歲後,外界曾認為他的時代已快要結束,但他仍在30歲後贏得4座大滿貫冠軍(2017和2018澳網;2012和2017溫布頓),之所以能有如此回春的表現,關鍵在於更換較大拍面球拍,以及聘請新教練,強化球技且改變自身對比賽的思維!

更換較大拍面球拍

Federer的全盛時期約在2004年到2009年,這段期間他幾乎所向披靡,不僅登上世界球王,達成全滿貫,還在2009年溫布頓贏得個人第15座大滿貫冠軍,打破當時Pete Sampras所保持總計14座,最多大滿貫冠軍的紀錄,當時他手中所拿球拍並非現在所持有Pro Staff RF 97,而是拍面較小的Pro Staff 90。

改使用大拍面的球拍,可使我的發球、反拍上旋抽球、切球的旋轉變多,擊球威力也能大幅提升,但控球能力相對會受到影響。

尋求在2021溫布頓上演復活 Federer整合回春後自創新招
Federer早期所使用較小拍面的球拍Pro Staff 90。來源:Talk Tennis
尋求在2021溫布頓上演復活 Federer整合回春後自創新招
現今則使用較大拍面的球拍Pro Staff RF 97。來源:365newslive
請繼續往下閱讀

在底線製造機會上網

Federer曾透過發球上網在2001溫布頓擊敗Pete Sampras,更在2003溫布頓贏得個人首座大滿貫冠軍,但之後卻改採底線進攻的打法,雖引起不少專家和球評質疑,然而卻成了費天王的轉捩點,他鍛鍊出被前球王John McEnroe評為「史上最佳的正手拍」,還有極具美感,球路變化多端的單手反拍,搭配早期還是發球上網型的選手,已磨練出的發球和截擊手感,成為史上技術最為全面的球王!

尋求在2021溫布頓上演復活 Federer整合回春後自創新招
Federer擁有網壇最佳正手拍。來源:The Statesman

2014年,Federer找來他的兒時偶像前球王Stefan Edberg來擔任他的教練,使他在這年表現脫胎換骨,一掃前年賽季低迷的狀態,Federer透露自己小時候相當欣賞Edberg和另位前球王Boris Becker的球技,才勵志長大要成為網球選手,Federer和Edberg兩人所擬定的策略就是希望Federer節省體力,盡量來到網前,縮短每一分的戰鬥,簡單來說就是「速戰速決」。

尋求在2021溫布頓上演復活 Federer整合回春後自創新招
Edberg(右)替Federer(左)擬定上網策略。來源:The Indian Express
請繼續往下閱讀

Edberg考慮到Federer的年紀,不利於持久戰,加上力道沒以前強、腳步沒以前快、體能沒以前好,應該多來到網前,而不要跟對手在底線有太多的對抽,但這樣的話,不就是要讓Federer重新改回發球上網的打法?畢竟Edberg過去也是名發球上網型的球王,McEnroe也曾建議這時期的Federer,要重拾過去發球上網的打法。

尋求在2021溫布頓上演復活 Federer整合回春後自創新招
Edberg建議可透過來到網潛作戰以節省體能。來源:ATP

回想自己過去偏向發球上網型的選手,Federer說:「以前的我,一發有80%會發球上網;二發也有60%。但後來改採在底線進攻,全盛時期的我,光靠正手拍就可壓制許多對手。」但現在情況不同,年紀增長,且擊球力道、移動腳步、體能都不如以往,但場地的速度依舊偏慢、球拍科技也不斷進步,所以不太可能每球都發球上網。

我或許可藉由些許的發球上網,或在底線佈局,製造上網的機會,也不是說我一定非得要上網,而是盡量避免跟對手打持久戰,當然,Edberg確實加強我在上網時的觀念!

Federer認為現今科技越來越進步,球拍比過往還要來得輕,拍面變大,不需要來到網前就能在底線打出強而有力的抽球,同時大大提升選手回球速度,但相對也讓選手沒有上網空間,「球員在底線就能擊出強而有力的上旋球,Rafa Nadal就是最好的例子。」

再來場地也出現變化,因應選手球速變快,巡迴賽已經很少使用草地球場這種快速場地,取而代之大都是硬地球場和紅土球場,頂尖賽事大都採用硬地和紅土球場,想像以前一樣,那麼隨心所欲的上網,已經不太可能,發球上網型的球員在草地球場較好發揮實力,但反觀紅土球場就是底線型球員的天下。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