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van(Ljubicic)要求我擊球的時間點要提早,尤其在接對手的發球,更應該要貫徹這樣的擊球策略!
多數選手大都退在底線後擊球,有的甚至會退得更加後面,像是Nadal之所以退這麼後面,就是要拉出更強力的上旋球,但Federer則是提早出手,甚至經常在底線內擊球,試圖將比賽節奏帶快,以及運用「比賽速度」的概念去壓制對手。
所謂比賽速度,就是因為和對手的距離縮短,會使對手在視覺上感覺球速變快,其實不是球本身速度變快,而是距離變短的關係,可以試想若接離自己本身較近的球,跟離自己較遠的球,雖是相同速度,但還是感覺前者速度較快,且反應時間較短。

不過要運用這策略,還得要有好的預測和判斷,Federer的預判能力在網壇堪稱頂尖,曾指導過Federer青少年時期的教練Rolf Buehler就非常讚嘆Federer對球的預判,「有時當對手發球,將球拋起來時,Roger(Federer)就已知道球的來向!這也是為何他能多次擊敗John Isner、Ivo Karlovic等發球大砲型選手的重要因素。」
養生網球當道
Federer的「養生網球」或許又將網壇引領到新的潮流,在這種不計較世界排名的條件下,藉由長時間的休息,然後在四大滿貫賽將所有的能量釋放出來,正所謂將錢花在刀口上,像上個月於2020法網16強賽前退賽,就引起不少爭議,但相信Federer有他的考量,而且他也快滿40歲,想法和目標肯定跟年輕球員不同。
我很清楚自己現在的體能已經不如以往,所以每一次的參賽都得要額外謹慎。
尋求在2021溫網復活的機會
為何Federer這麼重視溫布頓?溫布頓帶給他太多的回憶,他在2001年溫布頓爆冷淘汰球王Sampras,2003年溫布頓奪得首座四大滿貫賽冠軍,2003年到2007年這段時間,達成溫布頓五連霸的壯舉,2009年溫網奪冠,重返世界球王寶座,打破Sampras最多大滿貫紀錄;2012年溫網奪冠,第三度登上球王寶座,且和Sampras並列擁有最多溫網男單冠軍的選手,2017年Federer正式超越Sampras,將溫網最多冠的紀錄推進到8座。

2019溫布頓決賽結果帶給Federer許多挫折,他面對目前在溫布頓所遭遇的最強勁敵Djokovic,竟錯失2個冠軍點,使Djokovic逆轉奪冠,Federer事後曾表態,就連自己回家和太太一起喝紅酒聊天時,都還是難以接受這樣的結局,「我一直去想,天啊!我有兩個冠軍點,就只差一分,我就能拿下冠軍了!」所幸Federer並未此感到沮喪太久。

不過相比2014、2015溫布頓決賽不敵Djokovic,2019溫布頓決賽雖再次敗給Djokovic,但樂觀來看還是逼出2個冠軍點,這是他近幾年在大滿貫決賽面對Djokovic,最接近冠軍的一次,間接說明「整合」過去從Edberg和Ljubicic兩位教練身上的所學,還是有機會來問鼎溫布頓冠軍,去年因新冠疫情影響,導致2020溫布頓賽事停辦,不過這也使Federer更加期待今年2021溫布頓賽事!讓球迷更加期待他在本屆溫網的表現!
若想觀看更多勳(Xun)個人報導的體育新聞及專欄,可關注:陳士勳Xun!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