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特律活塞隊現在手上有著最甜蜜、也最艱難的煩惱。奧克拉荷馬州立大學控球前鋒 Cade Cunningham 整季以來都公認是狀元的不二人選,但 2021 梯次的選秀會充斥著無窮的潛力——包含 USC 的長人 Evan Mobley 以及發展聯盟引燃隊的後衛 Jalen Green,都有可能打出比 Cunningham 還精彩的 NBA 生涯,且更複雜的是,Cunningham 幾乎完全和活塞隊去年所選進的潛力新秀定位重疊。

活塞可以不顧一切的選擇圍繞著 Cunningham 重建。這位年僅 19 歲的超新星絕對值得這樣做。他以新鮮人之姿拿下 Big 12 聯盟的年度最佳球員,場均能以 43.8 的整體命中率砍下 20.1 分、6.2 籃板、3.5 助攻,以及 1.6 抄截。Cunningham 的球風中沒有任何漏洞,是極為罕見、一進聯盟就是完成品的超級新人,以他聰明的球風,相信適應 NBA 的強度也只是沒多久的事。
每支球隊都需要一位能主導進攻,並且能打擋拆、在切入、傳球皆具有威脅性的持球人物,然而 Cunningham 特殊之處,在於他兼具上述技能,同時還能拉開進攻空間(場均三分球 5.7 次出手,命中率高達 40%),6 呎 8 吋的身材更能不在防守中吃虧。簡單來說,他將成為活塞版本的LaMelo Ball 或甚至 Luka Doncic(兩位也都是最佳新秀),這三人的共同特點是體能條件(以 NBA 的標準)普通、然而都是高大版本的高球商持球者。
然而 Cade 也不是處處皆完美,他的運球切入破壞力不如 LaMelo,後者可以靠著優異的持球能力和巫師般的視野彌補第一步不夠快的缺陷。Cunningham 也沒有像 Luka 一樣非凡的放球手感。從他在 NCAA 的球季中,偶爾碰上了頂級的防守者(例如貝勒大學後衛 Davion Mitchell,同樣也是樂透區熱門人選)無法有效拉開空間,就會陷入掙扎。
Luka 也會碰到上述類似情形,然而他就是能以歷史上罕見的方式命中那些困難出手。從數據上來看,一個Cunningham的瑕疵大概就是他不夠好的兩分球命中率:場均 9.1 次出手,命中率卻只有 46.1%,可以看出他有時會將就於高難度出手,而非繼續導傳出一個更合理的進攻回合。
真要挑剔 Cunningham別的缺點,或許就是他有時會過於被動。他是一名充滿自信的球員,也不懼於投入關鍵球。問題在於這些出手都是在較矮小或較慢防守者對抗之下投進的,若進階到 NBA 強度,這些出手恐怕很難討到便宜。
好消息是,即使他的得分掉鏈子,他也能在其他方面影響比賽。Cade 比 LaMelo 還要高大和強壯,臂展則是比 Luka 還來得長,教練完全不用思考在防守端如何藏好他,他能在外線主防,換防掩護、禁區轟炸,並能在場上任何一處發揮作用,這樣的防守多元能力,說明了為什麼他是狀元最大安全牌。
若是一支放眼季後賽的球隊選上,他幾乎能成為即戰力,在進攻端需要的時候頂上;不過如果是加入一支重建球隊(例如活塞),他就需要一球在手,讓他的潛力自然發揮,這也是之所以令活塞隊煩惱的最大因子。
底特律活塞在上季才以第 7 順位選進來自法國的 Killian Hayes——另一位 19 歲潛力控球人選,當初活塞甘願跳過其他更即戰力的後衛(如新人王票選第三名 Tyrese Haliburton),就是為了賭上他的未來發展,並將他納進重建計畫。然而上季 Hayes 的表現異常掙扎,只交出場均 6.8 分、5.3 助攻、35.3% 的不及格成績,更在出賽 26 場後就受傷。若要為了 Hayes 而跳過 Cunningham,無論是對活塞、還是 Hayes 都是無比的壓力。

不過 Hayes 的掙扎本來就是非戰之罪,如果活塞真的鐵了心將他視為未來少主,上季的任何成績都不應該讓他們的信心動搖。控球後衛本來就是籃球場上最難養成的一個位置——尤其 Hayes 更來自於一個水準遠遠不如 NBA 的籃球聯盟。
現在就要稱 Hayes 是個水貨還太早。他是一名大號後衛 (6 呎 5 吋、195 磅),在歐洲的表現甚至讓人期待他能開發出菁英級的運球後出手、傳球的能力,最有可能發生的情景,便是活塞選進 Conningham,接著改變 Hayes 在場上的定位,要求他開始打無球,並抹除了他原先的天賦所在。
Jeff Lui
這不是和1990年網隊應否選Derrick Coleman 的命提一樣?當時綱隊自己雖然有很多大前鋒,但是當年最強新人是Coleman. 他們也苦腦究竟是選Coleman之後交易其他大前鋒,還是直接選位置(Gary Payton)
Cloud
我覺得坦隊根本不用考慮隊內的潛力新秀,因為會不斷的發生,直到選進基石帶領球隊勝利。放掉Cunningham持續養Hayes,除非有把握Hayes能打出來,不然未來也會因為其他新秀而放棄Hayes。重建的球隊就是不斷循環,活塞狀元籤像是甜蜜負擔。
fb - 邱仕丞
感覺hayes跟cade根本不在同一個水平上衡量呀,迎來看得到的實戰力,或放棄末實現的潛力,怎麼想都不是很難的決定,哈哈
通篇講得活塞為了cade而放棄還未開花結果的hayes實在可惜?
其實查一下外電作者過往的文章立場偏向哪隊,就不難明瞭這種帶風向的鼓吹文只會愈來愈多
馬特洪峰
Hayes沒有報銷唷,他受傷後有歸隊,打得不錯
1977
這不是去年選到球三的球隊才應該煩腦的事情嗎?究竟是去年活塞選了球三?還是今年黃蜂抽到狀元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