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06/29

【秉筆直書】化繁為簡變更強:配球趨於單純的Jacob deGrom

大家都知道今年 Jacob deGrom 本來就很快的速球均速持續向上增加,卻比較少注意到他今年的另外 2 個變化:配球策略的簡化,以及更加極致的控球。究竟 deGrom 是如何在球種使用變單純、配球策略簡化的情況下,繳出更具宰制力的投球內容的呢?

rose7089

看到地瓜速球跟滑球的進壘點,好像在打電玩一樣,就是在好帶邊緣同一個點上下左右一顆球遊走,考驗你的選球能力👍🏿

秉筆直書,直抒胸臆。在這裡我會分享個人對大聯盟時事議題的觀點和想法。

紐約大都會王牌投手 Jacob deGrom,本季屢屢因不可思議的高主宰力躍上新聞版面,幾乎每場先發都在打破「開季前 N 場先發的最低防禦率」紀錄,四縫線球的均速亦寫下生涯新高,本季數值已飆破 99 英里。(本文所有數據截至 6 月 29 日。)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美國 ESPN 資深記者 Buster Olney 就直言,若不論續航力,單看投球威力和宰制力,我們現在看到的 deGrom,已經超越了 2000 年在禁藥年代美東火藥庫繳出單季 291 ERA+(標準化防禦率)的「神之右手」Pedro Martinez,是大聯盟史上最強的投手。(deGrom 本季前 13 場先發的 ERA+ 為 550。)

筆者也認同 Olney 的看法,畢竟 deGrom 以先發投手的身份,投出 99 英里以上的四縫線球均速,以及 91 到 93 英里的滑球,搭配近乎無可挑剔的極致控球,種種令人瞠目結舌的發揮和表現,都可謂美職史上前所未見。

雖然從球季開始到現在,deGrom 因為許多不同部位的小傷(背部僵硬、右側背肌緊繃、右手屈肌發炎、右肩痠痛),常常提前退場、錯過先發,導致其本季的投球局數(13 場先發 78 局)和場均局數(6 局)都不是很多,也引發不少 deGrom 粉的擔憂,但至少到目前為止,deGrom 今年還沒有受會讓他長期缺陣的大傷,而且有出賽時的投球內容都保持非常頂尖,不見威力衰退。

請繼續往下閱讀
deGrom 今年每場出賽各球種的平均球速,可以看到各球種都維持得十分穩定。(黃線為滑球、紅線為四縫線球、綠線為變速球、藍線為曲球)

deGrom本季被忽視的轉變:球種、配球單純化

透過媒體大量的報導,大多數球迷都已經很清楚,今年 deGrom 宰制力更上一層樓的重要關鍵之一,是他跟往年相比持續上揚的球速。這點以下圖說明就很明白,毋須再多做贅述:

Jacob deGrom 生涯逐季各主要球種的均速變化。(黃線為滑球、紅線為四縫線球、綠線為變速球、藍線為曲球)

然而,大家似乎比較少注意到的另外兩個關鍵,是 deGrom 本季在配球策略上的簡化,以及精準控球力的極致優化。

攤開 deGrom 生涯逐季的球種使用比例變化,會發現他近年來愈來愈傾向「減少」球種多樣性,在配球策略上採取「化繁為簡」的策略:

Jacob deGrom 生涯逐季各球種的使用比例變化。可以看到,他在 2019 年之後就摒棄了伸卡球,來到今年,曲球幾乎也完全不再使用,而變速球的使用頻率亦創下其生涯新低。(黃線為滑球、紅線為四縫線球、綠線為變速球、藍線為曲球)

過去 3 年,deGrom 幾乎不再投伸卡球和曲球,來到本季,他也減少了滑球和變速球的配比,更加側重均速逼近百英里的四縫線速球,幾乎有 6 成的球出手之後,都是四縫線速球。

請繼續往下閱讀

減少球種的變化和配球的複雜度,乍聽之下好像會使投手的欺騙性降低、讓打者更好鎖定球路攻擊,但對於像 deGrom 這種球威、變化球犀利度如此頂級的投手來說,欺騙性反而不是那麼重要,因為就算打者知道什麼球要來、分辨出進壘點大概在哪裡,也還是常常揮不到、打不好。

或許 deGrom 和大都會的教練團已經意識到,現階段處在球威巔峰狀態的 deGrom,比起「多元球種」、「複雜配球」,更該重視的應該是「優化控球和進壘點」。而今年的 deGrom 也向我們印證了,當球威、尾勁夠強,球種不需要多、配球不需要複雜,只要把球穩定控在特定的位置,打者無論怎麼樣,就一定會被壓制。

這道理就有點像巔峰時期的 Mariano Rivera 和 Kenley Jansen。這兩名投手在球技最高的時期,卡特球使用比例都達到 9 成左右,甚至更高。打者都知道什麼球種會過來,也知道他們大概會投在哪些位置,但無論如何調適,始終都打不好。筆者認為這之中的關鍵點就在於,Rivera 和 Jansen 的卡特球本身球威、尾勁夠強之外,他們都能非常穩定地把球控在特定進壘點(比如左打者的內角,去擠壓他們的出棒),很少發生失投。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