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大聯盟的選秀將在美國時間的七月十一號登場,每一隊都想確保選到自己想要的人選,不讓自己後悔。並希望不要重蹈以下這些球隊的覆轍。
以下我們將回顧2010年以來那些球隊錯估的高順位們,包含那個順位本能獲得的人以及那些不該發生的選擇。
就讓我們按照時間順序開始吧。
2010年 假如海盜隊選了Manny Machado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實際選擇:第二順位選了Jameson Taillon
回到2010年選秀,那年的選秀狀元幾乎毫無懸念,運動畫刊雜誌的封面甚至用「棒球界的LeBron」來形容「強打少年」Bryce Harper的頂級天分。很明顯的,他將會是華盛頓國民隊第一順位的不二人選。
在國民隊之後的就是匹茲堡海盜隊了,擁有第二順位的海盜隊,在思考誰是擁有這屆選秀中第二高天分的球員時,把範圍鎖定在了兩位高中生上:來自德州的右投手Jameson Taillon或是來自佛州的游擊手Manny Machado。
「如果能回到那時候,我還是會跟你講『我真的很喜歡Jameson,當然也超愛Manny。 』這是真的。」
當時海盜隊的球探Greg Smith跟The Athletic的Rob Biertempfel說到。
或許是因為當時的重砲三壘手已經在農場裡漸漸綻放光芒或是其他原因,海盜隊最終還是傾向用第二順位選進Taillon。可惜的是他的職業生涯很快就受到傷病的摧殘,包含兩次的Tommy John手術。
另一方面,巴爾提摩金鶯隊在第三順位選走了Machado,並在2012年初登板後成為了聯盟中前五的三壘手。誰知道呢?在2013、14和15年的季後賽假如他跟MVP McCutchen並肩作戰,結果會不會不一樣呢?
2010年 假如皇家隊選了Chris Sale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實際選擇:第四順位選了Christian Colon
在Eric Hosmer和Mike Moustakas都漸漸在農場裡綻放光芒的情況下,堪薩斯皇家隊在2010年的第四順位決定引進另一名有著大好前途的內野手-Christian Colon。
雖然在剛進入皇家隊系統時,Colon被看好有成為三成打擊率、並帶點Power打者的潛力。但在2011年後,他就沒有出現在任何一份的百大潛力新秀的榜單裡,並且直到現在還在努力試圖立足大聯盟。大聯盟生涯只留下了161場的出賽、.249的打擊率和一支全壘打。
要是皇家隊選的是Chris Sale就好了。
前太空人隊的球探、現為Baseball Prospectus作家的Kevin Goldstein就是皇家隊該拿下Chris Sale這理論的支持者。根據The Athletic的Andy McCollough報導,當時有些皇家隊的球探和行政人員也是這麼想的,而最後之所以錯過Sale的原因,是因為有著「身材、投球方式、耐投度」等等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