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07/11

跳跳虎暴龍二輪選秀指南-後衛篇

大家好,筆者因爲學業原因好久沒有出文啦!關於選秀的文章是想在確認暴龍順位後才寫避免寫的文章因爲抽到預想外的順位浪費掉,結果暴龍真的抽到前四順位啦哈哈哈,真的是天助我龍啊!太爽了,在興奮過後很多前輩已經出了選秀的文章, 這次2021年選秀被譽爲和2003年一樣的選秀大年。而大年之所以被稱之為大年,是因爲他的廣度和深度都比其他年高,所以暴龍在二輪擁有兩枚分別在46和47順位的籤與其他年相比有更高的價值,選到的人在其他年也是首輪後段的天賦,令我特別寫一系列文章分析暴龍在這兩個順位的選擇,首先先介紹兩名可能會選的後衛,那廢話不多說,我們開始吧!

作者:brianlau2002

洪維澤

Nah'shon Hyland體重169磅還速度太慢應該在NBA死當了吧(需要增加體重增加對抗性結果更慢)不增加體重大概最多是Juan Dixon(6-3, 164lb)但Juan Dixo可是拿過NCAA的MOP跟冠軍的

lisungyu

Juan Dixon....好懷念的名字,當年以為他進NBA後可以變成雙能衛,結果變成雙不能,也是很可惜的一個球員。

洪維澤

有一說是因為選他的人是喬丹
所以就......
主要還是無法面對那時的肢體對抗
如果到現代應該會好一點

brianlau2002

以二輪來説能拿到一個Dixon就很好了,跟何況Hyland不是Dixon和Powell這種大學打滿四年的,Hyland還有些許潛質可以期待吧。

防守端

他的身體因爲體重過高而導致橫移很慢,也因爲缺乏爆發力很容易被對手一步過,比Hyland好的是對抗性好所以很難有人可以靠對抗性撞開他,其他方面幾乎和Hyland一摸一樣,值得注意的是他在NBA   Draft Combine錄得最高的速度和控衛中最高的體脂,進NBA後如果可以成功減重的話可能橫移會變好,所以防守的潛質是有的,在NBA Draft combine Nix的體態看起來有變好,投射姿勢看起來也有慢慢穩定下來,更錄得衆多控衛中最高的最高速度。而且他有著控衛來説優異的籃板能力,卡位等基本技巧也是很扎實,防守態度也是很積極,如果將防守意識和橫移提升,不難看到他可以成爲NBA等級中上的防守者。

和暴龍的適性

選進Nix的話至少需要花一年時間把他的投射姿勢,身體調理和防守意識等基本全都練一邊,并且要讓他適應NBA的節奏,和當時Delon wright的情況差不多,但和Delon wright不同的是,Nix現在才19嵗,Delon wright當時已經23嵗了,他的頂級傳導能力和切入威脅也是暴龍控衛現在最缺的技能包,在Lowry可能大機率離隊的情況下,Nix應該可以成爲一個合格的替補控球,至於能不能成爲先發等級的控球就要看投射端的進步幅度了,如果暴龍相信自己良好的養成系統可以救回Nix的投射的話,他會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請繼續往下閱讀

模板:Delon wright/窮人版Lonzo ball

 

總結

特別選這兩名球員來介紹是因爲他們的長處和短處剛好相反,Hyland是一位控球基本功扎實三分出色的控衛,而Nix是一位傳球視野很出色的控衛,但Hyland的預測是首輪尾到二輪中,Nix卻是二輪到落選也有機會,可見三分投射在NBA有多重要。而這次控球篇只介紹兩人,一是因爲我覺得我們的首輪籤四王大概率會剩Suggs,所以二輪再選一個控衛的可能性就沒那麽大了,所以控衛篇才只介紹這兩位比較特別的球員,二是我對其他二輪後衛沒什麽好感,很多人好奇的Jason preston很有Kyle Anderson的節奏感,可是作爲控衛這種控制比賽節奏的位置有著與隊友這麽不同的節奏我是不看好會成功。作爲G League Ignite試行的第一年,我覺得Nix的能力是被嚴重低估了,要想到G League是很多在NCAA球隊的一二當家齊聚一堂的地方,强度是比NCAA高上許多,作爲高中生要在爲期一個月的G League賽程上適應G League的强度其實還蠻難的,只是在Green和Kuminga驚人的學習力下,比較起來Nix的學習力就顯得比較差而已,投射不佳的弱點被無限放大後Nix也很難在短時間内拿出解決方法,所以我覺得這年的G League比賽新秀參考價值沒那麽大就是了。

因爲這次是小弟第一次寫選秀文章,若有不足,請多多見諒,有什麽意見可以跟我説哦 !

請追蹤我的facebook 專頁來獲得更多關於暴龍的資訊https://www.facebook.com/%E5%9D%82%E9%81%93%E8%B7%B3%E8%B7%B3%E8%99%8E%E7%9A%84%E6%9A%B4%E9%BE%8D%E7%83%8F%E6%89%98%E9%82%A6-101552555545059/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請繼續往下閱讀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