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大器晚成的陳奎儒,其實高中110公尺跨欄成績平平,最佳成績只有高三拿到第5,從未站上過頒獎台,還好他大學進入國立體育大學遇到王國慧教練,成功激發他的潛能。陳奎儒自嘲表示,「王國慧教練沒有因為成績差放棄我,還替我量身打造訓練課表;教練課表很神奇,或許練起來累,但時間不會太長,我能有現在的成績,真的都要感謝她。」
認真完成教練課表的陳奎儒,在2014年仁川亞運竟然還當上國手,只是這場國際賽初體驗堪稱「震撼教育」,那時他看各國選手都覺得很像「怪物」,怎麼大家可以跑得如此快。

一度只把田徑當作興趣,出國比賽又受到震撼教育,身高接近190公分的陳奎儒其實擁有世界級身材,他在2017年世大運破繭而出,以13秒55締造全國新猷,奪下台灣史上首面世大運短距離欄架銀牌,讓他對自己更有信心。

世大運的成績,讓陳奎儒對自己更有自信,再來他不斷突破自己個人最佳成績,在雅加達亞運以13秒39拿下銀牌,這面銀牌價值連城,是自1970年李忠平後,首位在亞運男子110公尺跨欄奪牌的台灣選手。
從根本沒機會站上奧運,到近年有本錢角逐奧運資格,陳奎儒2019年賽季最佳13秒34,也是個人最佳及全國紀錄,只是距離東京奧運男子110公尺跨欄13秒32參賽門檻還差0.02秒,想不到這些微差距反而讓他的奧運之路充滿不確定性。
陳奎儒2019年還踏上世錦賽舞台,當時更是令他大開眼界,而2020年原定要在世界室內錦標賽展開賽季,想不到賽事受疫情影響延期,疫情更讓他整年計都大亂,更慘的是他都已失去多次國際賽機會,結果去年11月全大運狀況都調整好了,竟遭逢嚴重傷勢。
歷經拚達標失利、生涯嚴重傷勢等低潮,陳奎儒狀態跌到谷底,受傷期間還需拐杖行走,不過很快他就恢復健康,在今年5月正式重返國際賽,於日本舉行東京奧運測試賽暨世界田總洲際挑戰賽跑出13秒62,即使這樣的成績距離自己生涯最佳還有段差距,但他知道自己一定有機會再創佳績。

2019年沒有把握住機會達標,其實陳奎儒在今年6月29日參賽名單公佈前,最常做就是上世界田總官網關心奧運排名,深怕因沒比賽導致排名跌出40名之外,還好他最後還是收下等了許久的入場券,也是1988年吳清錦後台灣首位男子110跨欄好手能站上奧運。
歷經世大運、亞運、亞錦賽、世錦賽等大賽的淬煉,如今陳奎儒將首次進軍奧運殿堂,他目標相當明確,將在奧運前專心訓練,期間絕不能出現傷勢,屆時要和各國名將好好較勁,希望能再次打破全國紀錄,更希望可以在奧運拚入決賽,替台灣110跨欄寫下歷史新頁。
東京奧運出賽時間:8/3 (二) 18:34 ─ 男子110公尺跨欄(第1輪第4組)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