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斯洛維尼亞奧運之路 - 憑匹夫之力,推翻歐洲籃球王國

這次奧運資格賽被分配到考納斯賽區的斯洛維尼亞隊,在所有立陶宛球迷的面前,無情的擊敗地主,順利拿下奧運的門票,這一趟晉級之路他們走的是太輕鬆了,原因無他,正是Doncic。你若相信著團隊均衡的攻守才是贏球之道。那L.Doncic的表現很有可能會讓你改觀,因為斯洛維尼亞光靠他一個人,就從歐洲中前段班的球隊瞬間昇華到歐洲頂級球隊。然而前方的路依然不輕鬆,同組的西班牙與阿根廷分別是去年世界盃的冠亞軍,絕對不容小覷。

作者:Luphan

eric310204

我覺得Tobey在這場封王賽打得不錯,不管是籃下吃餅還是外圍偶有佳作的神來一筆。

誠如你文章寫到的,進軍東奧後,分組裡有西班牙和阿根廷這兩大世界強權,都是硬仗。

今年奧運會很好看,澳洲跟法國的陣容也相當不錯,昨天剛公布12人名單的日本,也忍我有些期待XD

Luphan

但沒有塞爾維亞跟加拿大真的太可惜了

eric310204

真的,超級可惜...哭哭

這次資格賽被分到考納斯賽區的斯洛維尼亞,在所有立陶宛球迷面前,無情的擊敗地主,讓斯洛維尼亞有史以來第一次打進奧運男籃,這一趟晉級之路他們走的是太輕鬆了,原因無他,正是Doncic。你若相信團隊均衡的攻守才是贏球之道。那L.Doncic的表現很有可能會讓你改觀,因為斯洛維尼亞光靠他一個人,就從歐洲中前段班的球隊,瞬間昇華到歐洲頂級球隊。然而前方的路依然不輕鬆,同組的西班牙與阿根廷分別是去年世界盃的冠亞軍,絕對不容小覷。

請繼續往下閱讀

 

你相信單核籃球的贏球方程式嗎?

過去常聽到「籃球不是一人運動」、「籃球強調團隊作戰」等觀念,總會讓人們認為籃球不能只靠一人,筆者也是此派的信仰者,不過L.Doncic的存在總是有辦法動搖這樣的信念。與立陶宛決戰的第一節,斯洛維尼亞於L.Doncic在場時的20次陣地戰出手中,由L.Doncic發動的就有15球,當中14球全部都是檔拆類的攻勢,代表著當L.Doncic在場的時候,斯洛維尼亞有75%的機率要由L.Doncic來發動進攻,而這75%的進攻中有93%的機率會是檔拆。

你說光看第一節不準,那我們來看整場比賽的數據,斯洛維尼亞整場比賽共35顆FieldGoal,當中L.Doncic就佔了13顆,另外還有13次FieldGoal是靠Doncic的助攻拿到的,也就是指斯洛維尼亞的所有進球中,有74%跟L.Doncic有關。完全就是一人球隊的最佳寫照,這也代表著斯洛維尼亞僅靠著檔拆與基本的檔拆變化,就足以將籃球王國立陶宛推翻。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半場看完時,筆者依然堅信團隊籃球的概念,並認為進攻分布平均的立陶宛能勝出。立陶宛還有一樣很重要的優勢,那就是對方陣中的兩名中鋒,都已經陷入犯規麻煩,到了下半場後,很可能會被J.Valanciunas跟D.Sabonis肆虐一番。而且斯洛維尼亞真的太仰賴L.Doncic了,只要L.Doncic一下場休息,斯洛維尼亞的陣地戰馬上陷入一片膠著,而立陶宛也很成熟的能將分數追回來。但最終L.Doncic就是證明了我只需要一人持球,打同一招打法,就可以解決掉立陶宛,實在夠變態。

 

Jonas Valanciunas 的沉退與無奈

J.Valanciunas在NBA磨練了數年後,已經成為了移動力較緩慢的重型坦克

你可能會說,既然L.Doncic持球有九成都是要打檔拆,立陶宛為什麼不做出回應?我們可將時間拉回到NBA 2014年的季後賽,當時東區第四的暴龍隊被東區第五的巫師隊以0-4拿下,剃了個大光頭。暴龍的中鋒J.Valanciunas就是巫師進攻端的目標,因為對手打檔拆時,他只有沉退防守這個選項是比較合格的,而且不管Valanciunas為國家隊、灰熊、暴龍隊效力,大部分的時候教練都選擇讓他沉退。只有剛將入聯盟時,D.Casey比較常讓他打show-&-recover,那時Valanciunas的身型還比較像P.Gasol,隨著要阻止NBA較壯碩的內線,Valanciunas也就越練越壯,卻也因此喪失了靈活度。

請繼續往下閱讀

檔拆沉退是比較能確保不失位、保護禁區的防守類型,且只要有機會,很快就可以讓被掩護者回到定位,但相對的保守且好預測,但這對L.Doncic來說是再熟悉不過了。從影片中可以看到Doncic打檔拆的比例之高,同時也可以看到立陶宛選擇讓Valanciunas沉退,這樣的防守策略一直維持了整個上半場都沒有改變,可以推測這並不是J.Valanciunas個人的選擇,而是整個教練團在賽前擬定的策略。這樣的策略筆者認為沒有問題,怎麼樣也應該防上籃而非中距離,但也許這樣的防守策略維持太久了。

由於場上十人大致上都知道L.Doncic會打檔拆,且立陶宛也沒有要改變防守策略,於是L.Doncic就行雲流水的打著他大致上熟悉的進攻,除非立陶宛防守端主動做出改變。有一球J.Valanciunas瞬間預判到Doncic要拋投,突然停止沉退而趨前蓋了Doncic一次火鍋。另外立陶宛在下半場改守換防,並讓D.Sabonis去守L.Doncic的時候,也讓斯洛維尼亞有一兩次適應不過來,造成進攻違例。立陶宛也有嘗試靠區域、包夾,區域第一節用過一次,後來被M.Tobey投進一球三分後,就不再用了,而包夾是有一定的效果。總結來說,立陶宛每次更換防守策略時,效果都還算不錯,但就是用得少,然而筆者認為立陶宛此役最大的敗筆在於進攻端。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