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07/12

那些年,為了打奧運而不顧台灣飯碗的愛國洋將們

國家榮譽和個人前途,到底孰輕孰重?對大多數職業球員而言,後者才符合政治正確,但適逢奧運盛會的今年,中華職棒就有2位洋投聯袂離隊、為母國效力,而歷來為了打奧運,不顧球季中斷、傷病風險或乾脆放棄台灣工作的洋將,讀者們還記得幾位呢?

作者:Thomas Kao

老傑克

應該也可以說,在國際舞台有好得表現,大聯盟或是日職看上的話,薪資也是水漲船高,不一定是愛國心爆發才離開中職。

Thomas Kao

不可否認當時中職薪資和環境都不如美日韓等國,洋將難免會有騎驢找馬的心態,但打奧運必須中斷個人球季、直接影響職棒母隊戰力和球團觀感,風險比其他非球季期間舉辦的國際賽都大,若非強烈愛國心驅使,很難像強森這樣一再接受國家隊徵召去打奧運

煎熬等待了一個多月,隨著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們金口一開,上半季都還沒打完的中華職棒,終於可望在本周復賽了。

對中職各隊和所有球迷來說,這當然是個遲來的好消息,即便在新冠疫情擠壓下,去年變成史上最晚開打的球季,今年又可能成為最晚結束的球季,但只要有球打有球看,就是王道;尤其在中華隊因疫情辭退東京奧運最終資格賽的遺憾罩頂中,更需要職棒為國球和國人打上一劑「強心疫苗」。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然而,對衛冕軍統一獅和富邦悍將2隊而言,這好消息可就真的遲了:在先前復賽遙遙無期的窘境下,強力洋投泰迪(Teddy Stankiewicz)和邦威(Manuel Bañuelos)分別與球團解約,毅然選擇代表墨西哥出征東奧,其中泰迪更是放棄加薪留隊的優惠提議,令球迷們格外遺憾。

國家榮譽、職業球隊戰績和個人前(錢)途,到底孰輕孰重?也許後者才符合大多數職棒球員的政治正確,但適逢奧運盛會的今年,中華職棒竟同時有2位實力派洋投聯袂離隊、為母國效力,這真的是非常少見的情形。

除了泰迪和邦威,歷年來不顧球季中斷、傷病風險或乾脆放棄台灣工作,就是要打奧運(包括會前資格賽等系列賽事)的「愛國洋將」們,有哪幾位呢?若以國籍來分,僅有加拿大2人、澳洲2人、荷蘭(現稱尼德蘭)1人,以下就用時間倒敘的方式,逐一為讀者們回顧介紹。

 

請繼續往下閱讀

強森(2008年北京奧運,加拿大隊)

如果你是職棒投手,年過30、動過大刀,已處生涯下坡道,被迫遠赴十萬八千里外的異國聯盟討生活,卻順風順水地締造該聯盟的連勝新高紀錄、開創事業第二春;如今母國準備組隊參加國際大賽,聲聲呼喚各地好手返國助陣,are you in?

正常人大概都會說「NO」,但當年的強森(Michael Keith Johnson)卻說了「YES」,可能也是中職史上唯一在這種情況下,接受母國徵召去打奧運的洋將。

▲愛國的強森連來台發展時,手套都繡上加拿大國旗。圖源:CPBLtv

位於棒球王國美國北方的加拿大,雖擁有一支大聯盟隊伍,但人才也受到美職磁吸,加上「國球」冰球的排擠,本國職棒發展並不興盛;強森跟歷來很多加拿大好手一樣,不到20歲就南進美國展開職業生涯,但在打拚長達11年、浪跡大小聯盟各隊,也嘗試轉戰日職、韓職,年近30的2004年後就離開美職體系。

或許是長年在外漂泊,母國和故鄉也成為強森的精神寄託之一吧,在1998年國際賽開放職棒球員參加後,思鄉愛國之情也轉化為投入國家隊的具體行動:2004年他就代表加拿大出征雅典奧運,開幕戰率隊以7:0完封中華隊,也助加拿大打進四強準決賽,最後以第4名作收(中華隊第5)。

請繼續往下閱讀

雅典奧運的好投讓強森在2005年得以重返韓職老東家起亞老虎,卻飽受手傷所苦,戰績慘澹又動了TJ手術,隔年起回到美國獨聯、加拿大的北方聯盟討生活,更錯失2006年首屆經典賽、泛美錦標賽為國效力的機會,直到2007年底才隨國家隊來台參加世棒賽,也牽起他跟中職的緣分,加盟錯失連霸、力圖補強的Lanew熊隊。

2008年就是北京奧運年,3月還有個「八搶三」最終資格賽,加拿大隊組成平均有3A實力的堅強陣容,來台力拚奧運門票,想當然爾要力邀剛好來台發展的強森助陣,但愛國如強森者,這回卻因狀況調整不及,罕見地婉拒徵召,不過最後加隊仍以戰績第一之姿,與台韓同步進軍北京。

相信資深球迷都記得,強森在當年中職開幕戰先發出戰衛冕軍統一獅,就被敲出創紀錄的2發滿貫全壘打,拒絕國家隊徵召確有其理,所幸他不但在隊友火力掩護下逃敗,接下來馬上進入狀況、一路連勝,在8月2日對獅隊寫下驚人的開幕15連勝,勇破1996年郭進興的14連勝,紀錄高懸至今。

狀況絕好調,又引得國家隊向強森招手、共拚奧運金牌,這回強森自是義無反顧地接受了;超級王牌洋投要中斷球季去打高強度的奧運,我相信Lanew球團當時不會沒有一絲猶豫,最後還是尊重強森的意願放行。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