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兵相接的季後賽,非常講究「調整」這回事。防守策略屢屢被對手擊破,那就改變思維,以另一方案來應對;進攻戰術不順逐,那就做些轉變,或是增加某些球員的球權,以求變化,或是嘗試另一種戰術的執行,以得到不一樣的結果。終究,在短時間的幾次交鋒之下,不變只會讓自己陷入困境,改變才有辦法看到希望的曙光。
就如密爾瓦基公鹿隊的P.J. Tucker在總冠軍賽第二戰賽前所說的:「是的,我們曾經面臨這樣的狀況。不,我們並不想輸球,但現在我們遇到了這樣的情況。我們應該怎麼做?那是這支球隊會去做的——我們有會反擊的傢伙們,我們會學習,我們會找到辦法的。」
公鹿隊反擊的企圖,今天開場一覽無遺。防守端,公鹿隊總教練Mike Budenholzer一開始就以Jrue Holiday來看守Chris Paul,當Paul持球過了半場之後,Holiday就像是磁石貼上鐵那樣緊緊地盯守Paul,一旦Paul執行擋拆,Holiday直接繞防守,盡可能地消磨Paul在進攻端的影響力——從結果來看,這是非常對的一步棋,Paul全場六次失誤,都和Holiday有直接的關係。另外,公鹿隊加重對於禁區的防守佈陣、Brook Lopez遇到擋拆時不再往外防堅守禁區,還有對Devin Booker和Paul這些持球者採取高度緊迫的防守策略。進攻端,Budenholzer增加 Holiday的侵略性、加快節奏、不斷地對鳳凰城太陽隊禁區發起衝擊。
太陽隊打得辛苦、Paul難堪不已,但是很快地也適應過來,始終「調整」這件事情,很重要,因為太陽隊很快地抓住公鹿隊這樣的佈陣的弱點——Booker三次切入再外傳,助攻給Jae Crowder和Mikal Bridges三次底角三分球得分;Crowder兩次助攻,分別是接到Paul的傳球、切入再外傳給底角的Bridges投三分,還有Cameron Payne切入、傳給底角的Crowder,後者再傳給三分孤線外的Torey Craig投進三分球。太陽隊全場三分球40投20中,有10顆三分球是底角投進的。終究,公鹿隊的防守調整並不完全是錯的,只是太陽隊的三分雨,來了。而公鹿隊也為壓制Paul和Booker,付出了代價。
後來,雙方的底牌全部毫無保留地打出來。公鹿隊的進攻,持續地加重Giannis Antetokounmpo的侵略性、Giannis和Lopez聯手衝擊Deandre Ayton、擺上終極小陣容,遺憾的是,Middleton的進攻當機、Holiday彷彿在防守Paul的時候消耗了自己的能量。防守端,Paul和Booker的問題依然讓公鹿隊頭疼——退防,他們中距離和三分出手;換防,錯位單打;延阻、補位,其他太陽隊球員出手;擺終極小陣容,Pat Connaughton、Bryn Forbes和Tucker根本守不住他們兩人。而太陽隊的進攻,以Paul和Booker為主去拆解公鹿隊的防守,再做出相對的拆解方式,或是分球、或是單打、或是突破到底。防守端,在Middleton和Holiday持續找不到進攻狀態下,面對Giannis的衝擊更加簡單,在禁區屯兵、聯防阻止Giannis。
賽後回頭看,Giannis 確實是鞠躬盡瘁。從膝蓋受傷倒地到在總冠軍賽前夕復出,然後經歷了第一戰,再來是第二戰的42分、12籃板、4助攻、1搶斷、3封蓋,其中包括了第三節的20分——那是自1993年「籃球之神」Michael Jordan與太陽隊的單節22分以後的第二高紀錄,Giannis已經燃燒了他的所有。如同公鹿隊隊友Connaughton所說的:「已經沒有任何Giannis做的事情會讓我感到驚訝了。他有著『怪物』(Freak)的外號是有原因的。我會說,他所完成的事非常神奇的,而且如果少了他為自己做好準備而付出的時間、讓自己的身體變得更加強大以及持續做好他會成為兩屆MVP的事情的話,這一切都不會發生。」
公鹿隊在Giannis繳出讓人們震撼無比的42分依然敗下來,只能夠說,太陽隊的整體表現,包括其他角色球員的挺身而出,略勝一籌。事實上,如果沒有Giannis在第三節往太陽隊禁區發起的衝刺、突擊、罰球,又或者是當太陽隊忌憚他的衝擊時,施展他的中距離跳投、三分出手,公鹿隊也不能夠真的把比分追上。遺憾的是,當Giannis在奮發追分的時候,Middleton和Holiday仍然沒有及時給予有利的反擊,而更重要的,也是公鹿隊輸得不冤枉的,始終還是回到「調整」這回事。一旦公鹿隊咬緊比分的時候,太陽隊總是可以調整好狀態和情緒,把比分優勢維持或者是擴大——像是第三節第4分鐘11秒時,Booker面對Middleton已經起跳封堵下仍然命中的三分球,以及底線出手不中再次搶到籃板球後的跳投;第四節第9分鐘40秒,Lopez如同巨人般徹底籠罩下,Booker仍然三分出手命中;還有,第四節7分鐘50秒繼續三分球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