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就整體來說,這次五支球隊其實都算是表現不錯。相較於去年有明顯的詭異抉擇,今年各支球團不僅計畫清楚,而且選擇上也沒有太多好挑剔的。與去年一樣,這篇文章會針對各個選擇評分。當然,這評分主要是針對選秀位置、球隊策略與選手位置有關,而不是質疑選手的能力。說真的,能夠在選秀會上雀屏中選,基本上就代表這些選手的實力不容小覷。所以,評分是針對球隊的選擇,而不是評論球員的戰力。
如果想要看我去年的評分:寫在2020年中職選秀後:誰是贏家?誰是輸家?
好了,開始吧!
輪數 | 姓名 | 守備位置 | 投/打 | 出身球隊 | 評分 |
第一輪 | 江少慶 | RHP | R/R | 底特律老虎隊 | A+ |
第二輪 | 王苡丞 | IF | R/L | 成德高中 | A |
第三輪 | 董子恩 | IF | R/R | 平鎮高中 | B+ |
第四輪 | 孔念恩 | OF | R/L | 高苑工商 | A |
第五輪 | 李子強 | RHP | R/R | 南華大學 | A |
第六輪 | 楊強森 | RHP | R/R | 高苑工商 | B |
第七輪 | 張宥鈞 | OF | R/L | 平鎮高中 | B |
第八輪 | 岳少華 | LHP | R/L | 開南大學 | B |
富邦在第一輪選進本屆最好的即戰力先發投手江少慶之後,原本外界普遍認為他們會循序過去「旅外邦」的傳統,繼續選入曾仁和。但是第二輪到第四輪連續選進了三名具有長打潛力的高中打者,表示富邦在多年盲求即戰力與炒短線爭冠後,總算正視了農場深度貧瘠、主力即將步入生涯尾聲和野手青黃不接的困境。而在第五輪之後,也補進了需要的本土投手深度和二軍角落外野的深度
細看這三名高中打者中,其實都算是符合富邦現階段需要的類型,王苡丞打擊技巧好,而且有尚未長成的長打潛力,雖然三壘守備不是強項,但是身為這次選秀頂尖高中左打者的他確實替富邦的農場帶來了很大的幫助;董子恩在守備位置守備能力比起王算是中規中矩,打擊技巧也很純熟,如果能夠增加肌肉可以發展成平均之上的長打者。或許連續兩輪選擇位置差不多,條件也類似的王和董兩人看似畫蛇添足,但有鑑於現在富邦角落內野斷層嚴重的情況下,能夠多拿這次頂尖的高中角落內野選手,或許不是壞事。至於第四輪的孔念恩,在今年討論度較低的高中外野手中算是長打爆發力最好的打者之一,雖然完成度低但是天賦高的他的確是令人垂涎三尺的養成目標。
整體來說,富邦這次選得就算不是這屆最好,大概也是前兩名。當然富邦的養成會是關鍵,畢竟近年來二軍淪為以老將養傷或1.5軍選手調整手感為主的球隊,對需要累計打席數的新秀來說是極為不適當的環境。當然,也不能因為認為球隊養成系統不佳,而摒棄高中選手。如此隔靴搔癢的作為,反而會讓球隊錯過需要的農場作物,甚至是具有更高天花板的大物。
輪數 | 姓名 | 守備位置 | 投打習慣 | 出身球隊 | 評分 |
第一輪 | 陳冠宇 | LHP | L/L | 千葉羅德海洋隊 | A+ |
第二輪 | 邱駿威 | RHP | R/R | 高苑工商 | A |
第三輪 | 曾仁和 | RHP | R/L | 奧克蘭喙頭蜥隊 | A |
第四輪 | 鍾玉成 | OF | R/L | 大溪高中 | A |
第五輪 | 賴知頎 | RHP | R/L | 鶯歌工商 | B+ |
第六輪 | 毛英傑 | C | R/R | 高苑工商 | B |
第七輪 | 張梓軒 | LHP | L/L | 文化大學 | B |
第八輪 | 楊家勝 | IF | R/L | 桃園航空城 | B- |
fb - 邱仕丞
大專球員離職棒雷達愈來愈遠,對台灣成棒來說無異是喪鐘…嗚呼
Benny Ice
球隊太少了……僧多粥少就會變成一些其實也很好的選手因此被犧牲。若短期沒有第六隊,我是希望各隊可以再設三軍,第一可以讓球隊養成培育分級適才適用,二來也是給那些大專或更生疏的高校生舞台和培育空間,三來也不用為了給傷兵/1.5軍練手感而壓縮新秀的打席跟局數。
fb - 邱仕丞
的確,運動員的戰場是比賽,夠多的賽事才能帶動整個產業
中職球團無力無意投資在二軍賽事也不難理解,畢竟多一場沒觀眾收入的比賽,就是多虧一筆
但一直喊國球的政府,來主動規劃這個成棒人才資源庫,不是更有效益?
比起花上幾十億的棒球園區,這經費都夠辦上千百場比賽了
Benny Ice
@fb - 邱仕丞 我同意政府的確可以有更積極的作為,但這終究還是要看各球團的想法如何。倘若大家都願意與過去劉保佑老闆一樣不計代價的熱情,我想這不是問題。然而這些球隊目前比較看重的當然是自身的經營效益,而不是大環境發展。只能期待看看第六隊能不能更快產生,至少把聯盟生態恢復至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