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07/14

費爸?蠻牛?喬帥?答案再明顯不過,GOAT就是"他"!

GOAT當然就是"他"。惟,任何一名地球上男子網球員,若可以在未來5年拿到第25座滿貫,甚至在40歲再拿下一座大滿貫,我們或許可以再來討論誰是GOAT。

作者:yiche28

陳威竹

身為到大滿貫後半賽事才會關注網球觀眾的角度來看(就是不太專業的意思)...
網球的山羊之爭很有趣?
(當然如同筆者提到的這很主觀)
以現在的時間點來說...
費爸會是網球的icon ,大概很難有爭議
但網球單打的Greatest為什麼會常常提到場外代言和人氣,而且比例佔得非常重啊?(這個應該很吃媒體緣吧)
而不是專注在場內的成績呢?
(相對客觀吧?除非買通裁判摟XD)

yiche28

這就是專業本事與能否跨界的能耐,通常專業到了個程度,相對就會有跨領域的可能人,也就是社會影響性。所以GOAT除了運動成績外,額外計算應該包括產官學研與大衆端的綜合影響性……(個人看法提供參考)

fb - 邱仕丞

其實作者有個論點是,GOAT的重要特質是,他/她帶動了整個環境的改變

就像大家不太會懷疑Jordan是NBA的GOAT ,即便他的紀錄陸續被後人超越

因為Jordan改變了NBA 

yiche28

真的,另外就是費橫跨了幾個時代,感謝您的認可!

v4victory

陶帥所言甚是, GOAT的定義是GREAT, 例如最偉大的棒球員是貝比魯斯還是漢克阿倫?王貞治? 因為貝比的影響力與"icon"是比較深遠的

fb - Zong Fu Yang

說到對網球的影響力,我覺得喬帥的生長背景和後天努力對抗費納二人的夾殺,更可以讓次世代的新生好手看到希望,就像溫網亞軍 Berrettini 說得:「為了在對陣他時獲勝,我不得不提升得更多。就像他所說的,他輸給了 Rafael 和 Roger,而多虧了他們,他進步了。那就是我將要嘗試去做的事,多虧了他,我將會努力變得更好。就像steph curry 一樣改變NBA。

fb - Zong Fu Yang

支持費費德樂和納道爾的人,在喬帥還沒追上前就會用贏得大滿貫數量來衡量誰是GOAT,因為喬帥比不上,等到喬帥追平了,就開始緊張說用大滿貫數量來衡量是不客觀的,硬是要找出費德勒還贏喬帥的數據,在來佐證費德勒才是GOAT,其實你就是雙標,不想承認費德勒已經無法加入喬帥和納道爾的GOAT之爭了,少拿一些無關緊要的數據說嘴了。

yweng0310

說得好,就跟Rolex現在廣告狂打數據不是一切的概念一樣。在18年的時候所有的Rolex廣告可都聚焦在20這件事上頭,那時怎麼不說數據不是一切?

RyanLuo

@Zong Fu Yang 事實是去年為止喬還只有17冠。喬本身成熟的較費納慢,所以以往用冠軍數量來衡量喬不是GOAT是很正常的。
我認為當喬現在拿到了20座大滿貫足以讓他有成為GOAT候選人的資格,但20是一個不小的數目,而單用這個數字決定GOAT是很單薄的。
我相信喬丹的支持者不是因為他有6冠而認為他是GOAT,更多是比賽上的表現。
假設未來喬拿了24座大滿貫,你要說他是GOAT因為他擁有24座冠軍,我完全沒有意見,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每個球員都有自己的生涯,較年輕的喬於08年第一次拿下冠軍,正式起飛是11年的時候,相較於費03年後段與納05年法網開始宰制網壇相比,喬是比較晚熟的,我個人認為三強相爭的情形下相對晚熟是有好處的,不知道你同不同意?但我也非常佩服喬的續航力,讓他在這十年間都維持很高的表現。
有興趣的可以去看11年法網四強,費與喬的頂尖對決。我認為球風上納克制費,喬克制納,而費克制喬,可惜費跟喬的全盛時期重疊較少。
這樣打下來發現Nadal是最辛苦的,早熟面對費天王的時期,年紀與喬相近又與全盛喬對抗,所以無論GOAT是誰,我最尊敬的球員都是Nadal。

yweng0310

「事實是去年為止喬還只有17冠。」說這話的時候就很方便的忘記Djokovic年紀最小這件事了?

先不說拿籃球這個團體運動來比個人運動有多不合理,你要拿也拿羽球或桌球來比。就算硬用籃球比喻,喬丹被認為GOAT的原因當然不只冠軍,還有他的數據,MVP,FMVP,DPOY之類。就像Djokovic不只是大滿貫追平,還有球王週數,大師賽數,年終球王,雙圈滿貫,金大師等各種紀錄,當然不是單用20座一項數字決定的。還有Djokovic打Federer的戰績比打Nadal更好,費克制喬?你從哪得來的這些印象?

至於你所謂Nadal最辛苦的理論,兩點就可以簡單反駁。第一是最直觀的,喬費對決的次數遠比納費對決多,Djokovic哪一點比較輕鬆了?數據也顯示Djokovic職業生涯的對手強度是史上最強。第二,早期被費壓制,後期被喬壓制,這不就代表Nadal壓制不住人嗎?這點從他球王週數少這點就很明顯了。08年以前他才21歲,成績當不上球王正常,但25歲開始就被喬全面壓制沒什麼理由吧?

RyanLuo

@yweng0310 首先呢,以往有人認為喬不是GOAT是因為大滿貫冠軍數,這件事到去年底還是,今年不是了,恭喜喬帥的球迷。
你所說的紀錄我都知道,費德勒的支持者通常不提,因為在大師賽的紀錄上確實喬明顯領先。
H2H並不是客觀的我相信你清楚,如同我說的全盛時期的錯位。
對了,我感覺你有意要反駁我的所有言論,我是無所謂啦,跟你說一下。
我不知道你有沒有嘗試過慢跑,自己跑跟有人一起跑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喬一直以來在追趕著費納,不知道你同不同意,這也造就了他非常強韌的意志力,我很佩服。
Nadal最辛苦並不是什麼「理論」,是我的個人崇拜與感受,要說客觀理由的話主要是他的打法。
費喬的對決早期很多在四強,因為喬是第三種子。還有Nadal在紅土以外的場地容易打不進決賽。
Nadal是極特別的存在,紅土並不是現在場地的主流,所以你說Nadal的壓制力不足或球王週數不足有失公允。

yweng0310

@fb - 羅獻棠 紅土不是場地的主流,那Nadal就該把硬地練更強(說真的也很強了)。沒有人有責任為他(相對)不擅長硬地負責,場地比例放在那好幾十年沒變過了,每個球員都得適應。至於H2H,既然你也形容全盛時期是錯位,那就是兩個人都會有段時間吃虧有段時間佔便宜。如果是交手五次也就算了,可能真的完全落在對其中一方不利的時期,但交手五十次了,落後真的只能怪你自己不夠強或全盛時期不夠長。至於你說Nadal因為打法最辛苦,這我認同,他能夠打到現在的確很神奇也很了不起,但你前面說的前後夾攻所以最辛苦我就無法認同了。

yweng0310

會把代言和人氣之類的東西當成評價球員偉大程度的標準真的可笑至極。Kournikova當年為女網帶來的收視和她個人的代言人氣幾乎是史無前例。她完全體現了作者所謂的跨領域的能耐,更徹底展現了跨領域與否和專業程度可以完全脫鉤。大小威廉絲和Sharapova的比較也同樣可以完全印證這點。當場外跨界本事和大滿貫數,大師賽數,球王球后週數,對戰紀錄等場內數字可以八竿子打不著的時候,把兩項綜合就像把一個人的身高和學測成績加在一起來排高低一樣,是完全沒有信效度的概念建構。念到博士班卻連基礎的研究法概念都直接忽略,不是無知的錯誤,就是刻意的護航。

RyanLuo

@yweng0310 那我想請問你對於GOAT的定義是什麼,應該沒有實質的定義吧。
對於這篇文章,我整理幾個論點。
1. 球員對於該項運動的指標意義及影響力需要納入考量。
2. 冠軍數量不是唯一指標

對於你所指涉的Sharapova或Kournikova我認為沒有人會同意他們是女子網壇的GOAT所以不多做回應,畢竟他們跟小威廉斯比就差太多了。
以作者的意思來說,Federer在網球這項運動的開創與指標意義目前仍遠大於納喬,但如果有人能夠贏得25座大滿貫,這件事情或許會改變。
這樣的論述你可以不同意,但請你尊重都是20座大滿貫的三位天王,20是一個不少的數目,所以顯得21>20很像是無知的小孩在比大小,原因是你沒辦法處理過於複雜的問題,所以只能訴諸於「數字」這種無聊的把戲,我就問你一個問題,你能否論述每一個大滿貫冠軍的含金量,沒有辦法的話你怎麼可以認為20與20在全面意義上應該等值?

yweng0310

開創或指標意義?Kournikova當初帶起的風潮引領了後面多少年的女子網球啊?當時所有的運動畫刊幾乎都是她。這點不要說更早期的球員,同期的Hingis就比不上了,怎麼沒聽你在說她比Hingis偉大?說成就差多了,Djokovic和Federer的差別是八個大師賽和二十週世界球王,這差距都是幾個Rios了?

你真要說開創,指標意義,和影響力該列入考量,歡迎啊!首先,麻煩你提出如何測量你所提出的這些概念。不是只測量這三個人喔!是要能夠測量所有球員的指標,總不能先假設GOAT候選人只有這三人吧?再來,即使你有辦法測量這些概念,麻煩用因素分析證明這些指標和冠軍數或球王週數等成就有足夠相關。不然不是和我說的一樣,把身高和成績兩個毫不相干的指標加一加來排名有什麼意義?作者提出這個可笑論點,你又支持,那麻煩提出測量標準,否則豈不是在信口開河胡說八道?你所謂無聊的數字把戲,可是每一項都有完整的測量標準的,跟這些虛無飄渺的指標意義和影響力這些概念是完全不同的。

要人尊重都是20座大滿貫的天王,也請你尊重球王週數,大師賽數,和年終球王數領先的球員努力得來的成就,更不要提雙圈大滿貫和雙圈金大師等鳳毛麟角或是史無前例的成就。當你這些成就都不如人的時候,憑什麼跟人談最偉大?數字是無聊的把戲?用小學選模範生的人緣好模式來決定球員成就又叫做什麼?還真是又成熟又複雜是吧?

最後,我向來認為冠軍含金量這句話是假議題,因為永遠無法證明換了更強的對手,冠軍還會不會是冠軍。不過測量標準是有,就是對手強度,英文是Elo Rating。怕你不知道就替你摘要了:Djokovic的對手強度是歷史所有球王最高,Federer則是三巨頭中最低。我是不會拿這來貶低Federer的20冠啦!你想貶低他就隨你了。資訊連結在底下歡迎自己看。

https://www.ultimatetennisstatistics.com/goatList#

好了,你要的資訊我給了。你要不要說說你打算如何測量開創和指標意義?還有你的因素分析呢?什麼都提不出來空口唱高調很行嗎?

RyanLuo

@yweng0310 你貼的那個網站我很喜歡,非常有條理。
我不想跟你討論不重要的事情,我老實跟你說我心裡承認喬是全方面表現更優秀的球員,你說的紀錄我都明瞭,因為我很喜歡看網球。
但是,你還沒回答我那個問題,GOAT對你的意義是什麼。
真的不是什麼都一定要很客觀的說清楚,你選擇工作只看薪水嗎?你選擇對象靠量化嗎?你是機器人嗎?
如果大多數人接受費仍然是GOAT,你能不能接受?
如果大多數人認為喬是GOAT,我是可以接受的。
我們在談的,不是一個小班級選班長這種事,是全世界的球迷的心之所向,應該沒辦法在更宏觀了,你覺得呢。

yweng0310

@fb - 羅獻棠 我只能說,從你的例子來看,你把喜好和偉大完全搞在一起了。選工作和選對象是可以完全主觀的。我可以說就算我的老公老婆又醜又懶又家暴又偷吃又奢侈,我還是選擇他。但是偉大是不能不包含客觀數據的,這點不論你或作者都沒否認。那問題就來了,這些客觀數據和你提出的各種其他標準可以完全不相干,我已經用Kournikova的例子解釋過了。既然完全不相干,就不能混著一起看。你可以說Federer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球員,這點就算你不提數據,我也不會(懶得)反駁或要你提出指標。但只要你認為偉大必須包含客觀數據,受歡迎這類指標就必須與其分開,這是最基礎的統計概念。

最後,如果大多數人在2018認為費是GOAT,我當然接受。但如果大多數人在2021認為費是GOAT,我當然不接受,因為除了我認為,我希望,我主觀認定之類毫無根據的理由,這種說法已經沒有客觀佐證,憑什麼要接受?

RyanLuo

@yweng0310 這世界本來就有很多難以理解的事情。
我同意我們要理性,要客觀。你知道這表示什麼嗎?表示我們本質上是主觀且帶有偏見的。
不過關於客觀,有沒有想過規則是人訂出來的,所以許多人以為的客觀只是在框架內的客觀。
例如Nadal,真的只要把巡迴賽的紅土賽事比例調高一點,事情就有了微妙變化。
你可以不接受,因為與我無關,你可以定義一個清楚的MyGOAT definition,就像寫程式一樣,然後說喬滿足這個條件,而且狠狠地甩開其他球員。
但我相信你也不是真的那麼在乎誰比較強,你應該也是喜歡喬帥所以支持他的吧。
我也是,費納帶給我的感動就是這麼多。
然後在記得回來客觀一下XD以前的大師賽是五盤三勝制欸!
沒有絕對的標準,哪來絕對的客觀。

yweng0310

@fb - 羅獻棠
對,沒有絕對的客觀,但是把客觀量尺和多項指標集合可以讓結果接近絕對客觀,但是把提不出測量標準的東西加入,就只會讓結果更加遠離客觀,這也就是所謂開創性和指標意義等虛無縹緲的東西可笑的原因。我可以說,用考試成績和課外活動表現來測量一個學生的學習成就不夠完整也不夠客觀,我也可以說應該要再加入服務表現來測量,但我不能說要加入學生長的美醜來測量,因為這個指標不只無法測量,而且和我想測量的事毫無關係。不是因為無法達到完全客觀就應該放棄治療放給它死。

再來,以前只有大師賽「決賽」才是五盤三勝。而大師賽決賽五盤對頂尖選手是利是弊根本沒有結論。你當然可以說制度改變,但要說制度改變造成結果改變,就要提出論述和證明,否則就是再一次的臆測幻想。

最後,既然我能不能接受與你無關,請問你是問來幹嘛的?還有,GOAT definition不用我列,我上面貼的網站就有,統計方式和因素分析也一清二楚。但是你的GOAT definition呢?總不是whoever I like most吧?

RyanLuo

@yweng0310 我想我們主要的分歧在於,我並沒有要說服你,我只是在闡述我的觀點,從你話語中的攻擊性可以看出來差異。
你知道考試除了成績之外,還有面試,當中很多是不可量化的。
我在這幹嘛嗎?恩,這篇文章是一個支持費德勒的文章,然後我看到留言有反對的聲音,所以我也來發表自己的意見。
我從來沒有跑去支持喬的文章下發表反對言論過,因為如果這是一場「競爭」,那應該各自提出加分的論證,攻擊對方除了有失風度我看不出意義,GOAT這個虛名頂多就是對於支持者最大的回報而已。
根據網站上GOAT points,喬的分數已經超越費,所以你可以正大光明的說他是GOAT,只不過客觀說他們的分數差距還不太大(先不管他怎麼算的),然後這段時間如果有人認為費才是GOAT就算是委屈你了。
或許人群不客觀,但時間肯定是客觀的,這一切過個5~10年一定會有定論,總之無論如何我都可以接受。
END

yweng0310

@fb - 羅獻棠 原來說數據是無知的小孩在比大小,說人無法處理複雜的問題,結果自己除了自由心證什麼都提不出來叫做沒有攻擊性啊?還有,不知道你是不是沒有參加辯論社或辯論比賽的經驗,但是辯論除了自己立論,本來就包括了反駁並且攻擊對方的論點,否則叫做自說自話。

你可能沒有當過面試官的經驗,但是面試前都會開會先討論好幾項重要特質,好在面試完成之後根據每項特質評分,誰跟你不能量化?

最後,GOAT怎麼算的,網站上說明的清清楚楚,完全可以供人檢驗反駁,甚至提出改正,要評斷就該提出這樣的東西,不是一句無法反證也無法測量的「我認為」就結束。

RyanLuo

@yweng0310 你也是很趣味。如果GOAT真的是數據可以代表依切,那表示這個議題根本不是arguable,因為一切清清楚楚,也輪不到你我說話。
就像有人懷疑sin30度不是0.5,你用不著跟他辯論。
所以事實是,你的行為就是在同意GOAT是需要辯論的,也就是不能單看數據。
然後你卻只能接受數據方面的論述,那我不知道你除了想贏過我之外還想怎樣,玩剪刀石頭布還想限制他人不能出石頭嗎。
難道喬帥苦苦追尋紀錄還不夠,連球迷求勝心都如此強烈嗎?
給你兩條邏輯,要嘛就是你接受一切只看數據,那你就把這些文章當費迷的自慰文然後離開,另一條路就是你承認不能只看數據,然後以後遇到有心人或許會再陪你辯。

yweng0310

@fb - 羅獻棠 錯了,任何事情都是arguable的,即使你argue的立基點再薄弱。這世界上有人連一加一等於二或地圓說都可以argue了,就像你說的,也有人懷疑sin30度不是0.5,憑什麼GOAT的問題會例外?我的行為是在重申一加一等於二,因為有人質疑一加一等於二,不代表我覺得一加一等於二需要辯論或質疑。沒有什麼把這些文章當費迷的自慰文然後離開這種事。誇張一點說,各種乍看可笑的假消息和陰謀論都是在這種態度下傳開的。

RyanLuo

@yweng0310 可以證明的東西無法辯論。
你去找一個可以被證明的辯論題目來,我想看看。

yweng0310

@fb - 羅獻棠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DYdvCI4QLY

地平說講得振振有辭。你是不是要說地圓說也無法證明了?

RyanLuo

@yweng0310 地球是圓的是事實,無法辯論,感謝你舉了一個例子幫我佐證。
一樣,如果喬在你心中是「事實」般存在的goat,那你就不用辯了。如果是arguable的,你也要試著接受對方的論點,加油

yweng0310

@fb - 羅獻棠 錯。你如果今天在公開場合,看到底下聚集群眾,或甚至在小學課堂中,台上的老師或講者大肆宣揚地平說的謬論,你覺得該被指正還是任其散播錯誤訊息?

RyanLuo

@yweng0310 所以你也承認不該辯,而是該指正。
那你留言的口吻要改一下,「我在此指正各位,喬才是貨真價實的goat,請勿散佈不實訊息勿導觀眾」
幫你打好了你可以直接複製

yweng0310

@fb - 羅獻棠 我本人是沒有這種用權威壓制人的習慣啦!可能你習慣這樣。我不論對小孩,或是對再無知再迷信的信眾,都會用事實闡述反駁無稽的說法唷!

RyanLuo

@yweng0310 我懂你啦~

RyanLuo

@yweng0310 我自認無法很好的說明費德勒的開創性,但你有疑慮的話也無所謂。

RyanLuo

有個點想提出,在山大王14座冠軍的時期,費德勒嶄露頭角時,我相信不會是費德勒拿下14或15座大滿貫的時刻才有人認為他將成為GOAT。
而是更早,他在球場上揮灑出藝術般的球技之時,多數人就相信他將成為GOAT,所以如果喬需要用20座冠軍來證明自己是GOAT,那顯然他還不是。

yweng0310

被相信「將」成為GOAT這件事,Djokovic早在2016無敵狀態時期就被這麼相信了好嗎?還有你還挺會雙重標準自圓其說的嘛!Federer被相信「將會」成為GOAT就是他偉大的證明,Djokovic不只被相信還用實績做到了,卻變成他不是GOAT的證明?這是哪一國的邏輯?有事嗎?

RyanLuo

@yweng0310我的意思是,GOAT不是我們在這邊被討論出來的,你想支持喬的話,應該保持安靜,讓世人自己判斷。

yweng0310

@fb - 羅獻棠 保持安靜讓世人自己判斷?那你現在在這裡幹嘛?

RyanLuo

很有趣的事情是,假如你是男生,我說妳是女生,你不會生氣吧?
如果你真的認為喬是GOAT,那很好啊,就相信下去。

yxu98323

@RyanLuo說個笑話,大滿貫冠軍數排第三的人是GOAT,費迷好像都覺得自己不會老,拿費的人氣來說嘴,30年後的球迷會在乎現在的球員誰人氣比較高嗎?費迷就繼續相信沒關係。

yxu98323

費的球迷那麼多,我相信其他人場上成就再高,一堆人還是認為費是GOAT,即使有人完成兩套全滿貫、球王週數第一、年終球王次數第一、四大賽+九大師賽+年終賽都至少兩冠、不同場地連續拿四座大滿貫,對於某些人來說,這些困難紀錄都是冷冰冰的

yxu98323

其實講影響力和商業價值,你等三、四十年後,現在的球迷都老了,未來的人沒有經歷過三巨頭打球時期,再加上未來比賽風格有可能跟現在又有很大的差別,看習慣未來網球的人,看現在的網球會覺得不好看,就跟我們現在看80年代的球賽一樣,所以他們根本不會在乎三、四十年前哪個球員比較紅,另外沒有納喬兩個人追趕,費德勒可能超越山普拉斯後過幾年就退休了,哪有可能拿20冠。

yxu98323

費迷再怎麼說代言數量、商業價值、人氣、場外影響力,都沒辦法抹滅喬科維奇在大滿貫冠軍數、球王週數、年終球王次數、生涯勝率、雙方對戰紀錄全都領先費德勒的事實,而且講影響力,不知道費迷有沒有看年輕球員比賽,年輕球員打法像費德勒的比較多還是喬科維奇? 費德勒的打法華麗但不一定那麼有效,不然應該一堆年輕球員都想學費的打法,連費自己都承認他的打法快失傳了,喬科維奇的打法就是最接近未來網壇的趨勢。

wdshieh

如果你問瑞典人,他們永遠會覺得艾柏格(Edberg)才是世上最好的網球選手
-----------
瑞典人應該會說是Björn Borg吧。Edber六座大滿貫, Borg十一座,包括後來只有Federer能追平的溫網五連霸。

2012年我還在澳洲讀博士為著學位努力著,不過還是抽了個空,當年一月從布里斯本飛到了墨爾本,看澳洲網球大滿貫(Australian Open)。事實上,自己是早在2011年10月便透過官方網站買好男單冠軍的比賽,就是希望能在決賽看到三巨頭任何一位。很幸運的,我看到Dojovic與Nadal的經典對決,他們的冠軍決賽堪稱史詩等級,一場超過五個小時的史詩級大賽,最終由喬科維奇勝出。但很遺憾,當時沒有看到現場費德勒比賽,他當時在前一輪就敗下陣來。

這篇文章主要談的是關於誰是網壇GOAT的分析與看法。在最終提出答案前,我會試圖透過一些心理、
歷史以及網球領域以外角度來分析這件事情,本次除內文外,還有許多影片包括本人難得露臉評論,應該可以好好圖文影並茂一下。

事實上人類永遠對當下的事情最為關注:這很無可厚非的現實,最終還是與人類注意資源分配與生存有關。比方說,大家最近都注意到球王喬帥溫布頓奪冠,忽然間我們就同時擁有三個20個大滿貫球王,大家們甚至會開始預測,喬帥比其他兩位更具備機會,去衝擊未來的大滿貫冠軍,他可能就是那個GOAT。

請繼續往下閱讀

無論人類多麼瘋狂,但從量子力學角度來看,許多人事物充滿了許多時間、空間與種種不可名狀變數,整個進路過程,仍充滿著許多不可預測性。

從歷史角度來看,網壇過去50年出了非常多天才。事實上,我從國中開始看網球比賽,第一個看的網球選手就是張德培,也就是從那個時候,我開始學習理解網球這項運動。慢慢的,就如同許多球迷一樣,自己逐漸熟悉了藍道、阿格西、山普拉斯等名將。

這些選手都有著了不起的本事與記錄,誰能稱得上是GOAT? 有意思的是,你問每一個人、各自都有各自答案,如果你問瑞典人,他們永遠會覺得艾柏格(Edberg)才是世上最好的網球選手。..... 一切都是隨時、相對與主客觀交錯。
 

在網球界以外,事實上,許多運動界也經常討論著誰才是最佳球員。以美國NBA作為全世界最高水平的籃球殿堂聯盟來說,從過去的張伯倫、1990年代的麥可喬登、黑曼巴Kobe Byrant、到現在小皇帝Lebron James、與開啟遠射時代的Curry,每位都或多或少被提起可能是那個獨一無二的GOAT,在這些永遠爭論不休的話題與人物中,如果你平心靜氣聆聽,也確實可以接受到不同但合情合理觀點。
 

當今網壇GOAT顯而易見:就是他

GOAT主觀性外,當然也有一些客觀標準,比方說誰拿下最多的冠軍、誰擁有最多的得分、或是誰擁有最多的球迷包括贊助商的支持等等(這部分都可以量化,比方說比賽獎金與商業獎金)。

以目前來看,三大巨頭中,費爸顯然擁有最多的"數字",除了20座大滿貫與無數ATP高積分等級的比賽獎金外,光以2020年1.06億美元的收入,高居世界第一,顯示出其在全球相關贊助、商業收入的吸金能耐(下面影片另以世界排名第一時間與人員變動做動態對比,非常有意思)。

請繼續往下閱讀

值得注意的是,Nadal與Djokovic也各自擁有驚人的奪冠與吸金能耐,是一個三王的行列。

對費爸的球迷說,形勢比人強;費爸下個月便滿40歲,傷勢、年齡與老化勢必讓他場上的競爭力逐步下滑,喬帥等人不出意外,勢必在未來將超越費德勒,成為奪下21個大滿貫的偉大球員。

據此,那倒底誰會是GOAT? 如同本文所提,這問題永遠會在每一個世代被討論。不過,此時此刻,答案只有一個:"Roger Federer is the GOAT in current tennis world."(請見筆者影片評論參考)

請繼續往下閱讀

除前述談到冠軍次數、大滿貫、獎金與業外收入、人氣指數等數據外,我們一定要談談影響力(impact)、里程碑(milestone)這件事。

費爸了不起的成就,除了20座大滿貫外,最重要的是他雄踞網壇長達20年,橫跨自己、Nadal、Djokovic的黃金時代,更重要的,他在生涯後期仍然可以拿下大滿貫,

某程度而言,是他的身、心、技展現,場上場外的風範,刺激與帶動了整個網壇進步,也讓另外兩個球王、所有後進球員,產生有為者亦若是的想望與行動。

就此層次來看,費爸當然是最佳球員 (the best modeling player),因為他讓全世界網球更強、更大、更競爭。

里程碑的部分則是,他是全世界第一個拿下20個大滿貫的男子網球選手。

這部分很像過去一哩賽衝破4分鐘障礙的Roger Bannister,或是Eliud前年馬拉松跑進2小時內記錄,都是一個數字完整、清楚的率先達陣,當領航者率先在個體身、心理障礙被打破,也因而開啟後續運動員與相關團隊的相信與投入。就此20個大滿貫的史無前例記錄,網球史上的GOAT當然是費爸莫屬。

 

拜現代運動科學與訓練的進步,Nadal或Djokovic當然會拿到更多的大滿貫。但,從各項主客觀因素綜合下,Ferderer還是眾多網球迷的GOAT。

除非,任何一名地球上的網球員,可以在未來5年拿到第25座滿貫,甚至在40歲再拿下一座大滿貫,我們或許可以再來討論誰是GOAT。

努力與時間將證明一切,而論述也將隨之演化,GOAT到底是誰?讓我們保持觀察、持續對話。

 

請繼續往下閱讀

標籤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