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美國大聯盟上半季的賽事中,大谷翔平絕對是首要的看點。而在今年的明星賽中,大谷翔平先是受邀參加了第一天的全壘打大賽,而在接著登場的明星賽中,更是史無前例地將以先發投手、指定打擊的身分出賽。
然而,正當全球棒球迷都引頸期盼著大谷翔平在明星週的表現時,美國ESPN名評論員Stephen A. Smith卻在自己主持的節目《First Take》中表示:「對於大聯盟來說,如果你最受關注的選手不會說英文,還必須透過翻譯的話,這並不是一件好事。」
Stephen A. Smith on Shohei Ohtani: "I don't think it helps that the number one face is a dude that needs an interpreter so you can understand what the hell he's saying in this country."
— Arash Markazi (@ArashMarkazi) July 12, 2021
WTF pic.twitter.com/dTzvZuMM6U
Stephen A. Smith平常主要以評論NBA為主,偶爾也會針對其他運動的頭條新聞發表意見。雖然他浮誇的發言風格讓他在球迷間的評價兩極,但是他製造話題的功力以及勇於為少數族裔發聲的形象,讓他成為了ESPN旗下最高薪的評論員。
事實上,這並不是第一次Smith針對大谷今年的表現做評論。一個多月前,Smith就曾表示他不在乎棒球,也不認為大谷的表現有那麼傑出,因為天使當時的勝率低於五成而他的打擊率是兩成七,不是三成七。雖然單以打擊率來評論一名選手,在現代棒球中本來就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但由於該評論僅僅代表Smith對於大谷在球場上表現的看法,因此在當時並沒有引發太多的討論。
相較之下,Smith這次的評論讓他飽受批評。首先,許多人都指出其實大谷翔平的英文自從來到美國之後是一直有在進步的,他也能用英文與隊友溝通,他之所以使用翻譯,是因為他希望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能夠表達得更準確,這反而是一種負責的做法。
其次,大谷翔平身為職棒選手的身分,他的工作就是打球,而他憑藉著今年在球場上的表現替棒球運動帶來了多年來未有的關注度。這點是完全無法否認的。Smith用不會說英文來批評大谷翔平,除了再度顯示他對棒球的無知之外,也顯示出他對於其他族裔缺乏敏感度以及同理心。
面對排山倒海的批評,Smith先是在自己的推特上發表了道歉聲明。在隔天的節目裡,他也在鏡頭前對亞裔族群以及大谷翔平本人誠摯的道歉。ESPN也在節目中請來了旗下的棒球評論家Jeff Passan,針對該話題對Smith說教了一番。
縱使Smith的道歉看起來是誠懇的,但我認為這整起事件還是有許多值得討論的地方。首先,遭受批評的Smith一開始的反應是反擊,讓人不禁懷疑他的道歉究竟是來自真心、還是迫於輿論壓力。其次,Smith長期以來替少數族裔發聲,卻在來到媒體主流位置後做出如此發言,這點令人感到非常失望。
最後,在Smith的道歉啟事中,為了證明他不是種族歧視者,他多次提到他本身黑人身份及其背景。如此的邏輯是否可以被理解成,在暗指其他族裔的人較大的機率是種族歧視者?那這樣的說法難道不也是種族偏見的一種?
除了對於Smith本人的回應感到不滿外,我認為ESPN在整件事情上的處理方式也有待商榷。
近年來,有越來越多的媒體人因為不得體的發言而失去工作機會。ESPN本身在不久之前,才明快地處理旗下NBA場邊記者Rachel Nichols的失言事件。對比兩個事件,光是看到Smith還有機會可以在第二天的節目中表達歉意,就讓人不禁質疑ESPN在處理此類事件的標準,是否會因失言人的身分以及遭針對的族裔而有所不同。
種族在美國是非常敏感的議題。很多歧視與偏見往往存在於日常生活中一些無心的行為當中,而亞裔往往是比較低調的族群。我認為唯有在感覺到被冒犯時適時的發聲,如此才能提升整體社會對亞裔權益的重視。
延伸閱讀
全壘打大賽、明星賽二刀流出場 席捲大聯盟的超級巨星:大谷翔平
【2021大聯盟明星賽】大谷翔平強如超級英雄的背後,有什麼隱憂?
【張尤金專欄】隱身在大谷翔平之後,支撐起「二刀流」奇蹟的日本人專業團隊
*歡迎收聽棒球 Podcast 節目《7號車週記》:由前美國職棒體能教練江奕昌,跟中央社駐紐約特派記者 Ozzy 共同主持。每周針對棒球世界發生的事件以及紐約大都會隊的戰況進行討論。用台美融合的生活經歷以及合計超過60年的看球經驗,帶給大家完全不同的視角以及一趟豐富的旅程。
※ 歡迎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分享給您運動圈的故事、觀點、知識與感動!
glacier1943
筆者覺得美國有種族歧視很奇怪?
keith0156
我覺得世界任何地方有種族歧視都不奇怪,所以我們就該習以為常,默不作聲?
glacier1943
不是習以為常,是你根本消滅不掉,另外,到美國去工作打球,不夠大牌誰敢請翻譯?要不請筆者去 ESPN 工作但是 package 之一是要配個英文翻譯給你?
keith0156
也許我們什麼都改變不了,但不代表我們必須要默默接受.另外我覺得去ESPN工作請翻譯的例子不好.ESPN是媒體,你要在美國媒體圈工作,會講英文是必要技能,大谷翔平去美國的工作是打球,會講英文不是必備技能
glacier1943
@我大奕哥-江奕昌 球類運動真的不需要和教練隊友防護員溝通交流?那之前去美國打拼因為語言問題悶到跑回台灣的球員是?都他們該死?
keith0156
@Glacier1943 會講英文是加分,對旅美選手來說是一個選擇,但以成為大聯盟選手來說,會講一口好英文絕對不是必備技能.事實上大部分球團還是有幫旅美選手聘請翻譯
keith0156
@Glacier1943 另外我覺得討論有點離題了,如果要討論旅美球員,我們可以另行討論,我的職涯中有很長的時間都在接觸這些人.但我這篇真正想討論的是,我們都知道種族歧視存在,也不是我一個人在這邊發發文就會消滅的.但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針對我們覺得不公的地方發聲
glacier1943
@我大奕哥-江奕昌 MLB 最偉大的 42 號球員所在的環境應該比大谷翔平惡劣不知道多少倍,對那些相對少數的球員來說,唯一反擊各種歧視的手段就是球場上的表現,林書豪當初去指責 NBA 遭受的種族歧視根本不會有人鳥他,長期在美國生活的華人應該再清楚不過,怎麼沒看他們快點離開美國?台灣還是年年有球員要去美國打球,這不是典型的口嫌體正直?
keith0156
@Glacier1943 我同意在美國那個環境要反擊歧視就是用實力說話.但我認為適當的發聲也是很重要的,也許一個兩個人的力量不夠大.但團結起來聲音也許就能讓社會聽到.這是BLM給我的啟發.這也是我認為亞裔在美國社會的問題.大家往往對於公眾事務過於冷漠,導致亞裔的權益常常被犧牲掉.我發這篇文部份的用意也是希望能喚起部分華人對這個議題的重視
fb - 邱仕丞
@Glacier1943
其實若以robinson的挑戰為例,也必須認同那個年代的美國社會剛好也是民權運動如火如茶之際,不可否認當下社會環境,也有推robinson一把的力量
若沒有社會風氣助力,不認為當年的道奇有這麼高格尚(冒風險)去做
fb - 邱仕丞
@Glacier1943
同意你的"尊重是靠實力贏來的"論點
但個人認為,我們也不必去否定這種不平之鳴,這不一定是弱者
歧視本來就是錯誤
不能說因為你太弱,被歧視也只是剛好
fb - 邱仕丞
美國有種族歧視並不稀奇
但值得尊敬的是,這個社會瞭解,也容許持續不斷的發聲與抗爭
有這樣包容的環境,當然要持續地發聲,畢竟終究是為了全體人類的平等福址
白人歧視黑人,我們覺得BLM有其所本,但當黑人歧視亞洲人時,不該因為他們有受害者成份而有所寬容
keith0156
謝謝你把我這篇想表達的更清楚的表達出來了!
Juland Hou
看看他們怎麼對待林書豪的…
Steve Liu
先前Pedro Martinez偷渡來米國時一句英文都不會,有影響他神之右手的尊稱嗎?
21號
Pedro Martinez 有偷渡?
Wei-ping Yeh
Stephen A Smith 本來就是出名的嘴砲王
最早在NBA後來去NFL當嘴砲轉播
(如果我沒記錯 好像他前些時候有烏龍爆料還是烏龍評論)
說種族歧視 其實就同奕昌說的一樣
這是個存在的問題
不用把什麼事情都擴大解釋 但是該出聲的時候就該出聲
再者 也不會因為某人是有色人種就不會歧視他人
ESPN也真的該把這傢伙請出去
不過當前美國的氛圍 可能請他出去的代價很大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