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告訴adidas : 這一代的消費者更願意為了環保產品而買單,比例有多高?高達70%那麼高,而對於設計師而言,這意味著必需選擇更多的環保材料,對於Branding和Marketing而言,需要規劃更多的市場活動,讓消費者了解品牌對於環保和環境永續的訴求為何,並讓社群不僅僅能夠參與,更能夠看到、感受到自己如何成為環保活動的一部分;而如果讀者覺得 "阿這些不都是包裝形象嗎?"、"環保材質也就是賣我們更貴且更不耐用吧?"
那麼不妨從供應鏈的角度,瞭解adidas是如何規劃這一切,又需要那些供應鏈與第三方認證角色的協作與配合。
adidas Own the Game 五年計畫摘要 (3)
面對競爭激烈的運動市場,adidas將押寶在那些策略產品,帶領企業突破重圍?
這位鬍子哥是Martin Shankland, adidas供應鏈的營運負責人
要打造一整條既環保、又符合多國勞動法規、且從製程到產品都能讓人足夠信服(或者至少不被吐槽)的供應鏈,首先要從源頭下手 -- 原物料的取得,而只是選對原料是不夠 "正確" 的,正確的做法是找來各國公認的第三方非營利組織,來為品牌和轄下工廠或代工廠背書,而adidas在這方面找來了包含真皮皮料類的"Leather Working Group"和成衣產業的"Fashion for Good"再加上前段時間可說是國際話題焦點的BCI (Better Cotton Initiative) 等知名NGO合作,確保用料夠綠、既合法也合規。
因新疆棉爭議而一度"聲名大噪"的BCI
而有了外部團體的稽核認證與背書,從企業內部發起一套簡明易懂的永續環保理念,讓全員能夠從最細微的日常生活開始身體力行,一路通過供應鏈、品牌和行銷到廣告代理商與終端市場,高高舉起同一面大旗,也同樣少不了供應鏈的細部規劃與執行,在adidas,這套理念和戰略聚焦於 "End Plastic Waste",望文生義即是減少塑膠的浪費。
小到拒絕塑膠瓶裝用水,大到對抗海洋塑膠汙染,是產品策略,也是行銷主軸
adidas這一套永續策略已經執行了很長一段時間,在社群或媒體主要曝光的是與同Parley for the Oceans的合作(又一個第三方機構的借力使力),將對於海洋塑料汙染的關懷,將adidas成衣與鞋材的海洋塑料回收材質選用連結起來,並衍生出"Run for the Oceans"的全球路跑活動,讓消費者可以親身參與環保公益,看到、買到設計精美的環保鞋衣產品,強化品牌的環保意象。
CEO當然是要親自參與才有說服力了,跑起來啊你各位
藉由Parley合作相關鞋衣產品的推出,以及End Plastic Waste的策略主軸,adidas將2021-2025的永續環保產品線整合成三項 "Loop" 戰略,包含塑膠廢料回收再使用,整鞋回收再生新鞋,以及天然材料仿皮料等,Loop有循環、再生之意,用在產品策略上恰是響亮又好記,但對於原物料供應商和成衣、鞋代工廠可就沒那麼輕鬆寫意了。
"三項循環戰略,終結塑膠浪費" 就算是中文也響亮好記
一圖(不一定看懂)表示三項循環戰略
畢竟製鞋或運動成衣有很大的比例是屬於化學工業的範疇,各種人造纖維或膠藥水、中大底乃至於TPU射出等面底材等等,無一不是人造化學物料的產物,若要改用回收品或甚至天然材料,製成鞋款或衣物的耐用性,包含耐水洗、顏色選擇與牢固程度、耐陽光曝曬不黃變,整體產品的剛性與穿著舒適度的平衡等等,都要重新嘗試整合過,且成本還必須控管在一定水準之下,不過至少adidas對於第一項循環Recycled Loop的產品開發,已經算是輕車熟路,Recycled Loop主要重點就是塑膠廢料回收再製成人造紗線,包含了一系列adidas聯名Parley的服飾及鞋款,以及目前新款的UB21全系列配色都有用上類似的回收材料,整體銷售量已經相當可觀,產品單價也越來越親民。
第一代的Parley聯名鞋款,海洋廢料回收再製成鞋面,成品又美又環保,就是單價有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