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基在交易大限大有斬獲,尤其是打擊端補進Joey Gallo以及Anthony Rizzo兩名左打者更是補上了缺乏左打炮的問題,除了補上左打陣容空缺外,有一個隱藏原因才是他們適合洋基的最大關鍵?
*由於數據統計上傳速度的關係,這邊指的上週為周一到周六(7/26至7/31)。
本週要談的三名球員分別是洋基隊的Joey Gallo、Anthony Rizzo以及藍鳥隊的Jose Berrios。
先從Gallo開始吧
上週成績:AVG:.083、1 HR、3 RBI、OPS:.547、wRC+:51
大聯盟官網日前刊出一篇與Gallo以及Rizzo相關的文章。我認為相當有趣。藉著機會跟各位讀者分享。
首先,還是得先說Gallo的到來對缺乏左打的洋基有多重要。
有些球迷們或許都只有注意到Gallo高三振、高Power的特性跟原先的洋基隊類似,他的到來或許沒有辦法對球隊的打線配置帶來太大的多樣性,不過如前言所說,洋基沒有太優異的左打者。同時他們的外野防守也不怎麼優異,Gallo雖然身材高大,但無論是移動範圍或是傳球臂力都相當優秀。
當然,他的高三振是一大問題,但大谷不也是如此嗎,更何況相比大谷他的選球能力更是遙遙領先,帳面上來看他為洋基帶來了他們缺乏的外野防守以及強力左打的特性。
接著就是本文重點了,Gallo跟洋基不僅是陣容相應,跟洋基球場更是天作之合。
過去的三個賽季,左打者在洋基球場打出119支全壘打高居聯盟第五位,左打者一旦到洋基球場他們的全壘打率能夠增加17個百分點,以上的這兩個數字都相當高,甚至已經超過你所想像到的程度。
可惜的是,我們沒有辦法拿遊騎兵的主場Globe Life Field來做同時間的比較,因為該球場2020年才開始啟用,不過在2020年左打者整個球季打出的全壘打只有89支,排在聯盟中後段的第二十一位,今年球季則是中段的十四位。
當然以上只是兩個不完整球季的統整而已,但相信不難看出遊騎兵球場確實相比洋基球場隊打者稍微不友善一些,到了洋基球場後Gallo很可能會有大突破。
除此之外,Gallo本身就是一位能將球打得很強勁的選手,過去兩個球季只有大谷翔平、Juan Soto、Corey Seager能夠把球打成平飛球或高飛球的情況下擊球初速比他快,自2017年起他是全大聯盟打出最多全壘打的左打者,但他的二壘打加三壘打只能排在聯盟左打中的第七十位而已。
遊騎兵的主場右外野最短的地方是326英尺,洋基則是314英尺,在遊騎兵主場或許315英尺不是全壘打,但到了洋基就是了對吧。
洋基的314英尺有多短?僅高於巨人主場Oracle Park以及紅襪主場Fenway Park而已,中右外野的385英尺則是聯盟第八遠的距離,這也是為什麼左打的全壘打比球迷期望的少了一點。不過比起洋基球場,遊騎兵主場的右外野又稍微窄了一點,同時Gallo打出平飛球或高飛球的機率幾乎勝過所有的左打者,這也是為什麼過去我們曾經看到老虎使用四名外野手佈陣的原因。
遊騎兵的外野高達104211平方英尺,排在聯盟聯盟第四,洋基則是98962,聯盟第二十一位,雖然兩支球隊的全壘打牆沒有太大的差異,不過相信以上這張圖不難看出差距有多大。
Gallo在今年球季打了25支全壘打,其中17支在任何球場都會是全壘打,也就是說很多全壘打都是毫無懸念的,在至少打出15支全壘打的球員中,68%在各個球場都能形成全壘打的比例排在第九名。
不過如果把遊騎兵球場換成洋基球場的話,他的全壘打數能夠來到29支,以目前2/3的賽程來看已經是相當優秀的數字了,回到2019年,該年他打出22支全壘打,在洋基球場的話則會來到25支。
所以這真的會幫到他嗎?一定會的,因為相比遊騎兵球場,洋基球場明顯變小了,對於Gallo來說最想的狀態就是他打出全壘打標竿附近的球時,形成全壘打的機率得到提升。
Anthony Rizzo
上週成績:AVG:.471、4 HR、6 RBI、OPS:1.785、wRC+:345
相比Gallo,Rizzo則比較不一樣了,Gallo擁有所有左打者中飛行距離第二遠的飛球及平飛球比例,Rizzo在這項數據中只能排在第四十六位,288英尺的平均飛行距離相比Gallo的309少了20英尺左右,不過他同樣從一座對左打不友善的球場到另一座對左打者有利的球場。
Benny Ice
「因為Rizzo追求Contact而非Power的打擊型態,球場是否適合他是更重要的課題,」
請問哪裡的資料告訴你Rizzo的打擊型態是追求contact而非Power?
Ko京
看看就好 看破不說破 朋友有得做
Leo Wei
非常感謝你的指點 對比Gallo Rizzo確實不是以追求力量為主的球員 針對沒說清楚的部分已做修改 造成您的理解障礙深感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