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東京奧運中華隊較少被關注的銅牌得主 台灣高球一哥潘政琮

2020東京奧運因疫情延後一年舉辦,這屆中華代表隊有著非常出色的成績,截至8月6日,中華隊已拿下2金4銀6銅,所有得牌選手中,相信大家都會知道他們的名字和從事的運動,但筆者覺得高爾夫球較不被關注到,想由此篇帶大家認識台灣高球一哥潘政琮,他所創造的成績也同樣讓台灣運動員在世界發光.....

作者:thisisjeff30

2020東京奧運因疫情延後一年舉辦,這屆奧運中華隊也再度創造佳績,截至8月6日,中華隊已拿下2金4銀6銅,在獎牌排行榜中,與許多大國家不相上下,這樣的成績絕對讓世界看見我們。首先一定要先感謝所有代表中華隊出賽的選手,他們必定在各自領域中有著傑出表現才能登上奧運舞台,也讓我們看到體育賽事可以凝聚所有人的力量。而奪牌選手中,個個在各自領域都表現傑出,也讓選手和從事的運動項目獲得許多關注,相信所有人都能列舉出所有奪牌選手的成績,但有一項中華隊奪牌的運動可能並未獲得如此大的關注,筆者想藉此篇文章讓大家了解這項運動。

此項運動就是高爾夫球,代表中華隊參賽男子組賽事的是台灣高球一哥潘政琮。

請繼續往下閱讀

筆者看完許多媒體報導和文章發現高爾夫球賽事較少人關注,筆者認為原因可能因為高爾夫球較冷門,也可能因為高爾夫球較少讓觀眾感受到那份刺激或緊張感,又或者可能因為高爾夫球常常會被大家認爲是有錢人的運動的刻板印象,所以不被關注,如果這些原因是造成不被關注的原因,請看完這篇文章,相信台灣高球一哥潘政琮會讓你改觀,也讓希望大家可以多多關注高爾夫球賽事。

潘政琮出生於1991年的苗栗苑裡鎮,家境並非富裕,他會接觸到高爾夫球的原因是因為母親在高爾夫球場擔任桿弟,而父親認為高爾夫球是一個有發展性的運動,所以從5歲開始訓練潘政琮和他哥哥打高爾夫球。潘政琮說到他父親非常嚴厲,幾乎每天都與哥哥從早打到晚,天天都在練習,而當時由於家境不富裕,他們的第一套球具是從球場東撿西撿湊出來的。他的父親也常常告訴潘政琮要有好的心理素質,每次練球時都會把他與哥哥丟在警衛室,叫他們跑上一公里的山坡,如果沒跑上去就沒有早餐吃,還會想出很多主意讓潘政琮訓練心理素質。半夜也會與爸爸爬起來看美巡賽,潘政琮的父親曾對他說希望自己以後能夠在電視上看到潘政琮在美巡賽打球的樣子,這也是潘政琮與他父親的美好回憶和他高爾夫球生涯的起點。

從小的不間斷的練習和父親訓練的心理素質逐漸讓潘政琮在一些比賽中脫穎而出,在15歲時曾代表中華隊在杜哈亞運拿下銀牌,後來前往美國的IMG學院精進高爾夫球球技,當時一句英文也說不出,有著嚴重的語言和文化的衝擊,但憑藉著從小訓練的心理素質,一步一步慢慢克服,最後也慢慢適應,也讓他在高中畢業後申請到華盛頓大學,繼續他的高爾夫球夢想,如今他拿過美巡賽冠軍,入選總統盃,最近也為中華隊拿下一面奧運銅牌,創造許多佳績。

 
 
 
 
 
 
 
 
 
 
 
 
 
 
 
 

A post shared by C.T. Pan 潘政琮 (@ctpan63)

 

請繼續往下閱讀

看更多潘政琮故事: 潘政琮大雲食堂專訪

回到這次東京奧運賽場上,高爾夫球賽事總共為期四天,要拿下獎牌必須要總結所有四天四輪的賽事總和並排名,前三名分別拿下金牌,銀牌,以及銅牌。潘政琮是台灣唯一一位男子組參賽的選手,第一天比賽打完,潘政琮的成績只高過標準桿排3桿的74桿,名在60為選手中第57名,非常不好,也就是說他是倒數的選手。相信有在關注比賽的人絕對會非常失望,也大概覺得沒有奪牌希望,但是運動賽場上就是瞬息萬變,很多不可能成為可能。第二天開始,潘政琮急起直追,第二天排名變為第34名,第三天來到第17名,而最後一天爬到第3名並與另外6位球員並列,由於金牌和銀牌已有得主,潘政琮要與另外6位球員搶一枚銅牌,比賽便進入延長賽。潘政琮的對手個個都不好惹,有的拿過大滿貫賽冠軍,有的近況火熱,有的是高爾夫球名將,筆者相信這時候的緊張度絕對不輸任何一種運動,任何一個推桿失誤都會斷送銅牌機會。比賽中,潘政琮頂住極大的壓力,在延長賽中,他曾打入沙坑,也曾打到偏離球道的長草區,但他都以他的技術和實力把小白球救回來,筆者在看直播時,數度看到其他選手驚嘆的表情。在多位選手被淘汰後,最後一洞剩下的是一對一的對決,對手美國隊Collin Morikawa把球打進較難解決的沙坑中斷送勝利,這也顯示潘政琮在場上的穩定度和心理素質。潘政琮過關斬將順利收下銅牌,也成為中華隊歷史上首面高爾夫球獎牌。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