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08/21

《跑出巔峰》世界長跑冠軍的訓練秘訣—「跟隨彼此的腳步」

「你不能習慣落後。」他說,因為「落後跟其他適應一樣,也是一種訓練上的適應」,你必須學會「跟上腳步」,跟上前頭的人。如果你習慣落後二公尺的差距,在比賽的時候你也會落後,那樣就不好了。

跑出巔峰:越慢越快,從衣索比亞跑者的逆境思考術,學習如何戰勝自我、改變人生

麥可.克羅利(Michael Crawley) 著 / 墨刻出版 

 

請繼續往下閱讀

衣索比亞的跑者花了很多時間培養節奏感和時間感,每天早上我看到那些無止盡的練習就是這件事的證明。閉上眼睛,你會聽到一腳穩穩踩在地上,一聲輕輕摩擦,又一隻腳,一起一落的節奏,聽起來就像是一個人。張開眼睛,眼前是十二名成列的跑者,正節奏一致地做著同樣的運動。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跟上某人腳步」(Following someone's feet)的意思不只是跟上他們而已,就字意上也是去模仿他們的步伐,在他們踏出左腳時踏出左腳,踏出右腳時也跟著踏出,將自己的步伐完美套入他們的節奏中。

我跨大步的跑步動作是源於十多年來的練習,我的身高接近六英尺(一百八十三公分),但我無論是在英格蘭、蘇格蘭還是法國的跑步俱樂部裡,都沒人教過我要跟其他人同步來跑,也從來沒聽過這種事。要忘掉自己的步伐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所以有人要我像這樣「跟上他們腳步」時,我覺得自己就像被蹣跚又缺乏節奏的步伐絆倒向前一樣。不過,看一群衣索比亞的跑者訓練,他們卻經常跟彼此完美同步,踩著同樣有效率又整齊的步伐,像這樣的步伐是由無數小時的練習而來。

請繼續往下閱讀

我請森塔耶胡跟我說明一下,他一位運動員平均一週的訓練。他說,首先會有三十到四十分鐘之久的漸進式暖身,週一他們會跑長坡,他指著森林下方一隅,指出一條先是陡峭、爬上去後沿著森林邊緣都是緩坡的路線。你可以看到那條經過上千次踩踏而形成的路線,他現在提到。「這山坡剛好四百公尺長。」他告訴我。原來那裡就是蒂鲁内什.迪芭芭進行長坡訓練的地方,也是大家在阿迪斯提到的地點,我在心裡想。他跟我說自己的訓練原則是:年輕運動員剛好適合持續進行四十分鐘不間斷。「所以他們花四十分鐘上去再下來,然後停下來。」他說。再來他們會伸展二十分鐘,因為「沒有伸展你將一無所獲」。

隔天他們會做「法特雷克」(fartlek),這是我最愛的瑞典語單字,沒有之一,意思是「速度遊戲」,基本上就是把很多段快跑和很多次慢跑混合在一起。這種跑法在衣索比亞很熱門,是阿比比.比基拉的瑞典教練歐尼.尼斯卡諾在一九六○年代引進當地。森塔耶胡說這個訓練內容涵蓋「很多種速度」。同樣地,在漫長的熱身之後,他們會跑四十分鐘。他急著強調,在快跑和慢跑之間都沒有休息,只有不同程度的強度。

「如果你夠努力的話,四十分鐘就夠了。」他說話的時候,眼中閃耀光芒。他說到了週三他會開始讓他們去跑柏油路。這件事最近才可能做,因為「中國人決定為我們從阿塞拉修一條路到這裡。」他說即使是現在,他們也只能二週跑一次。「那感覺就像跑在石頭上一樣。」再一次,他們會跑四十分鐘,常常是費勁難熬的四十分鐘。他會騎摩托車跟在他們後面,根據路邊的公里標記監測他們的進度。「我會等在標記位置,」他調皮地說,「然後大喊:『你晚了!你得跑快點。』」這是最近另一個新方式,這條路和摩托車都是一年前才有的。

Embed from Getty Images

請繼續往下閱讀

到了週四,他們會再回到鬆軟的地面訓練,在一大片田野上,跟平常一樣連續跑四十分鐘。「他們可能會跑斜線或是繞圈或『法特雷克』,」他說,「做些讓自己持續感到有興趣的事。」週五他們會輕鬆長跑一小時又二十分鐘,其中應該有「很多地方要跑上跑下,但是沒有山丘」,森塔耶胡語帶神祕,又說他會利用這次練跑來測試跑者的領跑能力,以及能否承擔起選擇合適路線的責任。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