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很不捨,但馬刺隊的DeMar DeRozan時代已經正式宣告結束了。
這位四屆的全明星透過先簽後換加盟了芝加哥公牛隊,馬刺隊則從中獲得了Thaddeus Young、Al-Farouq Aminu和數枚未來的選秀簽。儘管早在三年前就該走上這條路,但這無疑是馬刺隊進入重建的第一步。在2018年、Kawhi Leonard一心求去的情況下,馬刺隊仍想維持競爭力,所以把他連同Danny Green一起送到了多倫多暴龍隊,換回了DeRozan、Jakob Poeltl和一枚首輪選秀簽。但這只是在苟延殘喘而已,即使當時甚麼都沒換回來,處境也不會比現在還糟。
如果換來DeRozan後還有競爭力那也就算了,但現實是在DDR加盟後的三季以來,馬刺隊只有一次闖進了季後賽、並在第一輪就被淘汰出局。這對NBA史上最會贏球的球隊來講可是一段不短的黑暗期,在Kawhi離開前,聖安東尼奧可是連續21個賽季都打進了季後賽,不論是David Robinson、Tim Duncan或Kawhi時代都沒中斷過,未來恐怕也很難再有類似的紀錄了。馬刺隊竭盡辦法在以DeRozan為中心下延續這個紀錄,但無論教練團多足智多謀、紀錄多難得或隊史有多成功,都無法掩蓋陣中星度嚴重不足的問題。
考量到Gregg Popovich已經接近他執教生涯的盡頭,不考慮重建也是合情合理的事情。但一個教練的生涯遠遠沒有整個球團的發展來的重要。過去三個球季已經證明了即使是NBA史上最偉大的教練之一,沒有好的球員能幫你奪勝,那也跟一般的教練沒有什麼區別。
這完全不是DeRozan的錯,他不像隊上的前輩一樣是名人堂等級的超級巨星。他已經做了任何球隊需要他做的改變,他場均能繳出21.6分、6.2助攻和5.3籃板並有著50.1%的投籃命中率。在陣中主控Dejounte Murray傷了他的ACL擔任起了控球前鋒。然後在泡泡聯盟時改打小球前鋒以幫助年輕球員的發展。如果能投多點三分當然更好,但他已經不能再為球隊做更多了。
「DeRozan時代」在他離開前就已經結束了。聖安東尼奧是一隻不斷老化中的球隊、同時又無法獲得頂級的天賦來緩解這趨勢。LaMarcus Aldridge是陣中第二好的球員,當DeRozan降臨時他已經33歲了。再來就是Rudy Gay,在DeRozan加盟時已經32歲、而前一季是他剛從阿基里斯腱的傷勢中歸來的首個賽季。同時球隊還相當倚重 Patty Mills(30)和Marco Belinelli(32)。以上這些人在短短三季內全部都已經離開了,而DeRozan是其中唯一透過交易還能換回東西的。
馬刺也不是缺乏年輕人,每個位置也都有值得培養的年輕核心-控球後衛上有Murray(24)和Derrick White(27);Keldon Johnson(21) Lonnie Walker IV(22)和Devin Vassell(20)作為側翼;中鋒則有Poeltl(25)。但整體還是量大於質,當中有三人上季的平均得分在12~16分、且沒有一個平均超過6次助攻。馬刺隊自從Kawhi離開後的問題一直都一樣:缺乏一名真正的建隊核心。
他們的兩個控球後衛彼此限制住了對方的發展。Murray和White都優點和缺點幾乎一致:都是以切入為主的防守型後衛、都需要球權來做發揮、同時無法切換成穩定的無球模式。White上個賽季場均出手了生涯新高的6.8次三分,卻只有34.6%的命中率。但這還是遠勝過了Murray,他可以說是聯盟同位置中三分最差的球員了,場均出手3次三分卻只有31.7%的命中率。馬刺隊投籃教練Chip Engelland拯救了Kawhi的投籃、並幫助他達到了今天的成就,但看來奇蹟只會發生一次。
洪維澤
David Robinson是1989年加入馬刺之後連進季後賽七次但1996-97球技海軍上將因傷只上了六場而其他先發球員也都有受傷狀況
球隊的頭牌是人類精彩影片威金斯他拼了老命每場得18.2分(那年37歲)但命中率只有四成一使的那年戰績是20勝62敗然後就很厲害的抽到狀元籤選了石佛
所以在David Robinson時代是有中斷季後賽的
高涵謙
今年應該運用薪資空間,到自由市場上挖腳 Lauri Markkanen Kelly Oubre John Collins 這些今年發揮空間遭排擠的球員,明年如果打出成績,連同 Derrick White Dejounte Murray Jakob Poeltl 一起交易,如果都沒簽到,就用薪資下限直接開季,剛好能順勢拚狀元,結果馬刺卻是急著簽下打出生涯年的 Doug McDermott,交易價值難再提升不說,針對球隊缺陷補強,難道馬刺還要再拚外卡 ?
Lorimer
你說的這些球員,John Collins不給簽,其他兩個有比較好?另外,如果都沒簽到的話,是連薪資下限都沒有。
高涵謙
Lauri Markkanen 在公牛交易來白魔獸之後被下放板凳,Kelly Oubre 在勇士水土不服,剛找到說明書就受傷,兩人都在生涯低點,市場行情大受影響,兩人來到馬刺能夠得到發揮空間,馬刺透過交易兩人能夠獲得未來資產,我認為是雙贏,Doug McDermott 原本就在行情高點,很難再做交易。不過當初沒有想到,如果馬刺針對缺陷補強,用意是要提升 Derrick White Dejounte Murray 明年的交易價值的話,交易來 Doug McDermott 確實更好
Lorimer
這個算盤很精呀,問題是這兩人如果來馬刺之後沒有提昇身價,怎麼辦?或者,如果讓兩人提昇身價的代價,是犧牲小將們的球權,這樣做值得嗎?球團在簽人的時候無法只想著要做交易,持有自用的方案也要有的,畢竟不是一定會上漲的股票。
高涵謙
以 Kelly Oubre 為例,合約是 1 + 1,第二年是部份保障,如果來到馬刺之後沒有提升,明年就能買斷,並不影響馬刺長遠計畫。另外犧牲小將球權這點,其實只要馬刺做出補強都會影響,要跟球員談好半季球員發揮、半季球隊練兵,我認為問題並不大, Kelly Oubre 都願意做 Gordon Hayward 替補,馬刺不會沒有空間讓 Kelly Oubre 發揮
高涵謙
馬刺送走 DeMar DeRozan,從公牛那拿回 Thaddeus Young (正資產) Al-Farouq Aminu (負資產) 一張首輪籤 兩張二輪簽,首輪是幫公牛買單 Aminu 才能拿到,其他資產其實不比鵜鶘送走 Lonzo Ball 拿回的多,馬刺算是又幫一名球員圓夢,但是這樣做功德似乎也沒有幫馬刺在選秀會上改運,得到下一名 Kawhi Leonard,甚至下一名 George Hill 都還沒有出現。
Lorimer
結尾太聳動了,馬刺要當警世預言,要不要先問一下國王、灰狼、尼克(我知道他們有季後賽)、巫師、黃蜂(我知道他們有LaMelo)這些球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