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句俗諺是「輸人不輸陣,輸陣歹看面」,相較於西區湖人隊補進各種「老兵」,東區也有著芝加哥公牛、邁阿密熱火紛紛補進DeMar DeRozen、Kyle Lowry,甚至就連同城的尼克也在Kemba Walker被買斷後將其納入麾下。而籃網在自由市場開市之後最重磅的消息是簽下馬刺後衛Patty Mills,難道籃網管理層真的認為最大的敵人只是健康嗎?
位置 | 先發 | |||
PG | Kyrie Irving | Patty Mills | Jevon Carter | |
SG | James Harden | Bruce Brown | Cam Thomas | |
SF | Joe Harris | DeAndre Bembry | ||
PF | Kevin Durant | James Johnson | Alize Johnson | |
C | Blake Griffin | Nicolas Claxton | Day'Ron Sharpe | DeAndre Jordan |
人員更迭
離隊:Jeff Green(PF)、Landry Shamet(SG)、Spencer Dinwiddie(PG/SG)
留隊:Bruce Brown(SG)、Blake Griffin(PF/C)
自由市場簽約:Patty Mills(SG/PG)、James Johnson(PF)、DeAndre Bembry(SG/SF)
交易:Jevon Carter(PG)
選秀:Cam Thomas(SG)、Day'Ron Sharpe(C)
延長合約:Kevin Durant(SF/PF),198M/4yrs

簽約分析:
1.「澳洲王」馬刺後衛Patty Mills 2年1200萬加盟籃網
在上賽季季後賽中,隨著James Harden以及Kyrie Irving的傷退,本來陣中其他球員大多是搭配三巨頭而缺乏攻堅的能力,在季後賽第二輪後期被無限放大。其實在例行賽時就已經表現出本來防守端不是強項的籃網,替補席放眼望去多是功能性球員:Bruce Brown沒有外線能力,得分方式也是各種的小拋投而有局限性;Landry Shamet本質上就是射手,並不是進攻端的發起點,並沒有各種後衛熟悉的小打大的技能包;Jeff Green和Blake Griffin在進攻端的角色多半是以無球定點接應以及高位策應。換言之籃網就是缺乏像是Lou WIlliams的球員,這也導致三巨頭就算合體也都常常要上到40分鐘以上來維持高水準的進攻來彌補防守端的孱弱。
延伸閱讀:《Tough Loss》「傷病猛如虎」,但沒辦法,這就是比賽的一部份
以中產合約簽下Patty Miils這筆操作其實算是籃網暑假最有力的補強。以球技方面,他能夠隨時切換無球與持球進攻。無球方面,生涯十二季三分受助攻比都超過七成,也維持38.8%命中率的高水準。持球方面,能夠控一下球也可以跟中鋒打擋拆。光靠穩定的攻堅能力、優秀的三分、甚至也能偶爾控一下球就已經是對籃網替補席是大大的升級,高效率的無球走位以及三分Catch &Shoot的能力也可以搭配三巨頭上場。經驗方面,手持一枚冠軍戒指的他在馬刺待了10年,接下了Manu Ginobili退休後第六人的位置。待在Gregg Popovich身邊,球商這一部分也不用我們去煩惱。而多年來的季後賽以及國際賽經驗更證明了他有足夠的抗壓性,尤其在本屆奧運又狂砍42分率隊取得銅牌,相信在短兵相接的季後賽更能減輕三巨頭得分上的壓力。至於防守端的表現,6呎1吋的身高大概也不要期待會有多好的表現了,畢竟馬米福在防守端的好,馬刺球迷最知道,不過籃網好像也沒在防守就是了。但是關鍵時刻應該會在他與Joe Harris之間做抉擇去搭配防守組的Bruce Brown和三巨頭。
除了戰力考量之外,籃網今年在首輪第27順位選進了除了進攻一無所有的Cam Thomas,雖然說27順位的投報率本來就不高,但是在Kevin Durant續約之後籃網大概這幾年都是這種選秀順位。(欸不對好像籤都沒了)跟Patty Mills同屬性的Thomas如果養成順利的話,大概會接下第六人這個位置。但是夏聯的表現以Cam Thomas拉上先發對上巫師的這場比賽來看,雖然說命中率還算可以,但是切入方面還是各種自殺上籃。同性質的Patty Mills可以兼任Cam Thomas的導師,教導一些矮後衛該怎麼生存在這個聯盟的能力,讓他可以兩年後接班第六人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