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棒球進攻戰術|「無人出局,一二壘有跑壘員,觸擊短打推進」討論

本文藉由2021/08/05 桃猿隊和中信兄弟,梁家榮在「無人出局,一二壘有人」情況下,執行觸擊短打推進壘上隊友之執行進攻戰術討論。

作者:T-Chen

無人出局,一二壘有跑壘員,觸擊短打推進進攻戰術討論

2021/08/05 桃猿隊和中信兄弟(後簡稱兄弟隊)對戰,比數 4 :4平手,八局下半桃猿隊進攻,「無人出局,一二壘有跑壘員」,二壘跑壘員更換快腿陳晨威,輪到上一輪打出全壘打的梁家榮(左打)上場打擊,實際發生如下影片。(補充:本篇將著重在「進攻端討論」為主,「防守對策」下回討論,或參考【棒球小教室】就是要抓到你!100%趨前守備戰術是什麼?讓專業的來告訴大家!)。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攻防兩端教練『下達前思考』

(一) 進攻端(桃猿隊):推進一二壘跑壘員進得點圈,同時避免產生雙殺打局面。因此教練團通常會考量採取常見且推進機率高,「你知我知,獨眼龍也知」的「安全觸擊短打」戰術,加上打擊者又為左打者,離一壘壘包更近,或許還有機會藉此上壘。

(二) 防守端(兄弟隊):比賽陷入僵局,直覺就是對方會下達觸擊短打,於是防守端採取『100%內野趨前防守』戰術,以抓三壘跑壘員為優先,其次為一壘擊跑員。而且第一球就完全投給梁家榮觸擊,頗有甕中捉鱉的味道。

球評:一般統計來看,一壘有跑壘員時實施短打(推進)的戰術,會比一、二壘有跑壘員時,觸擊推進(成功率)還要來得高(上述影片之0:08~0:14處)。

二、執行戰術結果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 進攻端(桃猿隊):梁家榮的觸擊落點方向朝向三壘方向滾去,力道和位置都算適宜,但戰術算執行失敗。

(二) 防守端(兄弟隊):兄弟隊內野守備實施『100% 趨前防守』戰術,成功封殺二壘往三壘跑的跑壘員,將局面變成「一人出局,一、二壘有人」狀況。

無人出局,一、二壘有跑壘員時,最常下達的推進戰術就是犧牲觸擊
圖片來源:截圖於 CPBL TV,作者自行編輯

延伸思考:類似的戰術可以怎麼變化?

一、先了解「採用觸擊戰術推進」的實施原則 。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一)比起靠揮擊方式推進,觸擊短打是成功率最高的戰術。
(二)無論選手狀況如何,或輪到中心棒次進攻,為了球隊隊勝負還是得徹底實施。
(三)比賽後半段,或兩隊比數陷入僵局時實施,助於球隊得分,且利於提升團隊士氣。

二、再了解「無人出局,一二壘有人,觸擊短打推進戰術」實施原則。

(一)目的是推進一、二壘上跑壘員進得點圈
(二)比賽時須注意對方的守備能力,特別是當日選手狀況。
(三)通常會「選定第一球實施」。
(四)左打擊球員比起右打更俱實施優勢 。
(五)擊球員利用觸擊短打的方式,將球擊往三壘方向滾去,完全避免往投手方向滾去(下方影片案例則是往投手方向去),以及觸擊成平或高飛球的可能。

(六)觸擊短打力道需留意,避免太柔,而直接落入捕手守備範圍。太剛,直向內野防守球員。

(七)跑壘員待投手出手後,快速離壘,並在球落地後才可往下一個壘包前進(避免打擊者點出飛球,造成回壘不及雙殺,相關結果推薦 小哥講幹話:一二壘有人無人出局,觸點小飛球拚三殺,遠比你想的困難 影片)。

(八)實施觸擊短打成立時,無內野必死球判決,跑壘員須留意。

問題產生:為何通常都會「選定第一球實施」

可能是為了把握第一顆好球,增加作戰空間,但選定第一顆球好嗎?當連防守方都知道的情況下,是否對防守方來說更具優勢(當兩隊實力相當時)。

三、根據上述,或許可以在實施此戰術前,增加『故意放掉第一球』的戰術考量。

故意放掉第一球,採「正常揮擊準備動作」或「短打收回」動作欺敵,同步觀察防守態勢(以一三壘手趨前的速度、反應和防守能力),或全隊是否有針對「觸擊短打」做防備。以利增加戰術執行成功率,或後續戰術活用!參考下面影片「和歌山智辯」和「浦和学院」中的打者,等待一球後,伺機觀察,再行執行戰術。

和歌山智辯的影片,關鍵在於第一顆防守端下達100%,而進攻端放掉沒有點,形成一壞球。接著第二球和歌山智辯就改變了防守陣型,優點是增加觸擊落地空間。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