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期忘了,只記得那天下午屏東的太陽一如以往,很烈很毒;走進位於內埔的李家,一股感傷的氣氛迎面襲來,師母見到我,寒暄兩句後對我說:「李老師有些話想對你說,他吩咐你來時,一定要叫醒他。」其實當時他那樣的病情,最重要的是多休息,有什麼重要的事非得當面跟我說嗎?
師母帶我進了李老師的房間,只見他安靜地躺在床上,臉上插滿了大小管子,上半身僅露出的雙臂像兩支細竿般掛在棉被上,師母搖醒了他,李老師顯然花了點時間才認出是我來了,他趕緊拉著我說:「文誠,實在對不起你啊!上個月收到你的信,應該要回的,可是我實在沒辦法,對不起啊!」不知道當時我為什麼可以把眼淚忍住,在見到他幾乎用盡所有力氣說的這句話,而不流淚的人恐怕是很無情的人吧!終其一生都無法忘懷當時的一景一物,在生命最後一刻都還惦記著沒有回信這種小事,非得說聲抱歉的人,是怎麼樣的人啊!
這是李瑞麟最後留給我的身影,不是直挺地站在球場,而是一身病痛地躺在家中,一年到頭不在家只知道為棒球付出的他,終於回到家卻是如此樣貌,聽師母那句「老天總算把李老師還我了!」聽得我好痛啊!
李瑞麟總教練的告別式我去參加了,喪禮備極哀榮,那些背叛他的時報鷹球員也到了,天上的李總一定會選擇原諒,從小一路帶大的球員應只有愛而沒有恨。但李總應該還是不甘心地離開吧!從唸北體開始,不是科班的他,就一直鑽研棒球,如何當好一位教練,他帶三級棒球冠軍、拿成棒第一,只剩一個職棒總冠軍了,李總一生唯一的希望沒達成就離開了。
每個人生下來走的路都不同,但只有一條路是一樣的,那就是我們都會離開。沒有人可以證明,先後離世的人有天不會在另一時空相會,我是深信不已的,那天到了,迎接我的第一個人必然是我最愛的母親,她一定會用她慣有的笑容擁抱我;然後我會看到胖胖的陳潤波教練;拍掌超大聲的曾紀恩;還是沒有什麼笑容的宋宦勳;交情很好的林信彰和鄭昆吉,興致很高的在棒球場邊看比賽邊評論;其中一隊督軍的是那個沒有把棒球放下的徐生明,也許徐生明見我到了,會轉頭對我說:「文誠,我們可能還要打很久,等下你先吃飯沒關係。」

-------------------------------
過去一年來所有發表過的職棒教頭列傳相關文章,現在已經收錄在新書《野球.人生Ⅱ:職棒教頭列傳》之中,歡迎大家入手珍藏!立即點此購書去!
●透過本文以上連結購書,《運動視界》由此所得將每年結算捐贈給公益單位。
更多有溫度的棒球人物故事:《野球.人生:別無所「球」的追夢人》
延伸閱讀:
【曾文誠專欄】職棒教頭列傳 ─ 宋宦勳 我帶過的球隊都拿冠軍
【曾文誠專欄】職棒教頭列傳 ─ 鄭昆吉 我打棒球是為了討生活
【曾文誠專欄】職棒教頭列傳 ─ 呂文生 這個男人教會我們的事!
【曾文誠專欄】職棒教頭列傳 ─ 黃忠義 「別用自己的角度看選手」
【曾文誠專欄】職棒教頭列傳 ─ 西服和球服間擺盪的人生 趙士強
【責任編輯:楊東遠】
想參與更多運動議題討論?歡迎到大將軍豪洨專區-什麼都聊廢文區、運動狂人 Sports Maniαc!
單尼斯@TW
欸,曾公,這樣不對吧
為什麼寫棒球可以寫到讓讀者眼淚不止...
Vic Chang
為什麼曾公的文章越到後面洋蔥越多.....😭😭😭
佳偉
看了這篇文章,本來晚上不想看中華職棒的!
決定了,先吃飯再看球
SS23
讀到徐總親自修理投球機的段落,除了佩服當時徐總的多才多藝外,也對照今昔球員自主訓練意識的進步。
Chaohong Cheng
關於徐總親自修理發球機那段,我倒是對那段故事中,徐總他說他之所以會修發球機,是因為:「公司就只給這幾台,壞了不買新的,送修不知要等多久,只好學著自己修。」這段最有感觸。
因為對照曾公上下文,那段故事發生時間應該同樣是在 2010 年興農牛季前在左訓中心春訓時發生的故事。而對中職歷史有點基本常識的球迷,應該都知道那年球季打完後,興農母企業就開始放棄興農牛這支球隊,球團預算一再被削減,搞得球隊管理層只能被迫搞「全本土政策」因應(因為預算被砍到沒多餘的錢另外請洋將),兩年後更是索性徹底放棄,2012 年球季打完就直接閃電轉賣給義大了。
如果是最近這幾年才接觸中職,對中職過往歷史了解不深的年輕球迷來說,看到這可能會覺得興農牛隊是 2010 年那年打完後才突然決定開始放棄經營職棒球團。但如果是 2004 年之前就對中職尤其是興農牛的歷史很熟悉的球迷,應該就都知道興農牛母企業高層那邊,其實有不少人對球隊長年虧損很不滿。因為興農牛那邊是把球團虧損直接認列進母企業盈虧裡面的,而不像現在很多職棒隊的母企業是把球隊另設成一間新公司,讓它名義上跟母企業是分開的。這導致興農母企業那邊股東及高層一直有人覺得這支球隊害母企業拉低盈餘,連帶影響他們的分紅。所以興農牛母企業高層那邊一直有不少人對他們必須燒錢經營這支球隊卻得不到任何「回報」是很感冒的。
所以對古早中職有了解的球迷,應該知道 2004 年球季前的春訓,興農總裁楊天發在開訓的講話時,竟然當眾宣布球隊要是再拿不到冠軍,就可能要解散這支球隊,根源其實也就在此。
不過還好興農牛隊那年很爭氣終於拿到冠軍,隔年又連霸成功,才把興農母企業內部那邊對這球隊不滿的聲音暫時壓下去。但是興農雖然奪冠了,球隊還是繼續處於長年虧損狀態,然後隨著 2006 年後興農開始進入黑暗的重建期,又讓興農母企業內部那邊對這球隊長年虧損的不滿聲音死灰復燃。再加上後來 2008、2009 這年中職又連續爆發假球案,興農母企業內部對球隊虧損的不滿聲音又逼近到了另一個臨界點。這也使得 2010 年終於擺脫重建期,有機會再次問鼎總冠軍的興農牛隊再次面臨一個宛如 2004 年那次的歷史轉折點。而 2010 年興農牛隊最終痛失冠軍之後,竟然會讓興農母企業從此徹底放棄這支球隊,根源也是在此。
知道這個背景後,再回頭看看那段故事中,徐總他說他之所以會修發球機,是因為:「公司就只給這幾台,壞了不買新的,送修不知要等多久,只好學著自己修。」這段,就會深深感覺到徐總這段話背後不經意間透漏出來的那股無力感。
Chaohong Cheng
『2010年,興農牛在左訓中心春訓,第一階段是體能,野手由體能教練孫昭立帶,大家哀鴻遍野毫不意外;投手是徐總自己來,他帶的體能沒別的,就是跑步,每天跑到沒完沒了,投手都在唉「腳已經不是自己的」,聽到後徐總並沒有如以往地大罵,而只說:「只要我跑得動,你們就要跟上。」很暖男的回話。』
曾公您真是愛說笑,徐總這句回話哪有很暖男?這句話只不過是換個語氣、拐個彎在說:「我這把年紀了都還跑得動,你們現在就跟我說跑不動是在騙肖仔啊?!」實質上還是在變相「尻洗」他底下這群恨鐵不成鋼的球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