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而易見,年紀和傷病會是他們最大敵人,他們不會想在季賽就頻繁使用 James - Davis 的小球禁區,因此剩下兩個名單空格將會著重在側翼和禁區的補強,從自由市場就能看見湖人發揮大市場球隊的優勢,因此在買斷市場找到合適的人選也是指日可待。
從湖人這兩季的操作可以看見管理層方針大轉彎:奪冠後拆開核心補進 Schroeder 和 Harrell 這些中生代的實驗宣告失敗,原本期望利用中生代維持戰力的同時替雙星爭取休息時間,並為後 James 時代鋪路,但隨著 James 又老了一歲、中生代與原核心磨合不順,湖人決定回歸全力衝擊總冠軍的道路。這樣的極致操作恐怕也只有湖人有本錢做,不論如何,觀察之後他們的表現和操作將會非常有趣。
時間軸推進:鵜鶘

綜合難度、戰力提升、保持球隊彈性,鵜鶘的操作在西區一支獨秀。首先選秀前用 Steven Adams、Eric Bledsoe 交易換回 Jonas Valančiūnas,省出薪資空間的同時升級了中鋒戰力。Valančiūnas 進攻端比 Adams 的影響力高出許多、又能替 Zion Williamson 拉開空間,代價是 2022 受保護的首輪和 2021 兩張選秀籤位下降,是一筆個人認為雙贏的交易。
鵜鶘在確立 Williamson、Brandon Ingram 為主的核心之後,擅長中距離、內線得分的雙前鋒,搭配 Valančiūnas 這樣能拉開空間又能自主得分的中鋒非常合適。選秀會也抓下兩個防守見長的側翼 Trey Murphy III、Herbert Jones 來補上陣容缺陷。唯一可惜的是利用簽換 Lonzo Ball 得到 Tomas Satoransky、Garret Temple 和一張二輪籤,但簽換得到 Devonte' Graham 時付出了一張受保護首輪,控球稍微降級的同時浪費掉首輪不太划算。
但從戰力的角度,Graham 進攻端很適合雙前鋒的打法,Satoransky 也適合擔任年輕核心的指揮官,還有 Nickeil Alexander-Walker、Kira Lewis 等年輕潛力。陣容更動外,還換了教練,增加不確定性,不過鵜鶘在每個位置都仍有潛力開發、未來首輪大都還在,增加操作的容錯率。時間軸推進本就是重建過程中較困難且需要取捨的一步,整體來說中鋒升級、後場增加深度、經驗,開始 "天花板換地板" 的操作,鵜鶘下個賽季正式叩關季後賽。
NBA 休賽季 / 自由市場
Lauri Markkanen 前進克里夫蘭:拓荒者、公牛、騎士三方交易分析
參考資料
封面照片 (Cover Photo Credit) : @lakers
冷水
鵜鶘續約Hart太貴了,只有六呎四,三跟D都差強人意價碼居然比全額中產還貴,他頂多就值Caruso那個價而已,其他操作倒是不錯
G.T.
若仔細看,他的三年合約只有第一年保障,後面兩年是 "完全" 不保障,因此雖金額有些溢價,但之後若有交易他會是很好操作的薪資匹配包,搭配年輕,稍微溢價買潛力,個人倒是認為他的約簽得並不算太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