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書籍簡介與讀後感
書籍簡介:
《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是一本翻譯書,由瑞士籍知名體育、網球作家 René Stauffer 所著,原文書名為 Roger Federer: Die Biografie。
其實這是 René Stauffer 所撰寫的第二本 Roger Federer 傳記。早在2006年,他便出版了第一本傳記 ── The Roger Federer Story: Quest for Perfection 《追求完美》;該書新增內容並再版多次,直到2012年 Federer 拿下第七座溫網冠軍為止。
作者認為距離第一本傳記首次出版已經超過十年,以增補的方式並無法完整說明 Federer 的職業生涯後期;而且,隨著時間的經過,能重新審視並歸納許多素材,故著手創作新書《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
這本 Roger Federer 的傳記原文版在 2019年4月便已經上市,中文版則於今年九月初殺青。以下是我個人的讀後感!
讀後感:
(一)
在閱讀本書,尤其是到全書中後段的時候,一直讓我有種似曾相識的感覺。彷彿回到了我前些日子在拜讀《華文散文百年選.臺灣卷》的時光。
《華文散文百年選》收錄了各時期作家的代表性作品,雖然一篇篇文章橫跨時代、取材迥異,但這些各領風騷的作品卻有一個共同之處:作者使用文字的技巧都讓我極度欽佩。
原本計畫每天讀完一篇選文的我,沒想到在翻開《華文散文百年選》後便一發不可收拾。因為當我經歷了一篇經典散文的洗禮,便亟欲閱讀下一篇巨作;期待又一次被驚豔,並再度感受文字的張力與極限。
在那當下,除了眼前的書本和旁邊的自動鉛筆之外,只剩下規律且清晰的心跳聲。持續不斷閱讀的我,就像一個迫不及待拆開所有禮物的孩子;世界的運轉、時間的流逝似乎都與我無關。
於是乎,才兩三天的時間,將近八十篇的經典散文便已全數閱畢,每篇都留下了滿滿的眉批……
“History doesn't repeat itself, but it often rhymes.” ── Mark Twain
「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是驚人的相似。」── 馬克.吐溫
如同已故的傳奇作家 Mark Twain 所言,雖然我沒有在閱讀《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時做眉批,但驚喜的是,那種既熟悉又陌生、不願闔上書本的感覺再度出現。
每讀完一個章節,都不會萌生就此停下的想法。一行接著一行、一頁接著一頁,在一天之內我便讀完《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一書。
[ 《羅傑.費德勒:無可取代的網球之王》中文版正式書封 ]
我享受每一次汲取精華的過程,因為滿載而歸,總是讓人欣喜。
(註:我也在一天之內就讀完《費德勒:王者之路》,一方面是覺得留到明天再讀太可惜,不如一氣呵成讀完;另一方面是這兩本傳記真的都太精采了!家中讀到一半便擱置的書本不少,更顯得這兩本書的難得。)
(二)
本書共分為四十六個章節,各章節基本上都在十頁以下;但巧妙的是,每個章節既能獨立成文,又能前後連貫、承先啟後。或許有些涉及比賽內容的章節橫跨了較多的年份,但全書大致上都依照時間軸來編排,閱讀時頗有循序漸進之感。
對於資深球迷而言,本書重溫 Roger Federer 所帶來驚心動魄的賽事以及他逐漸邁向傳奇的路程;對於年輕球迷來說,則能對於年輕時期的 Federer 有更多認識。
值得一提的是,大部分(運動員)傳記對於傳主年輕時期的描述,多半是出自於與球員本人、球員家人和球員教練的訪談之中。這些訪談都是回憶多年前的過往,留在腦中的記憶不全然正確。但是,得利於作者 René Stauffer 與 Federer 同樣都是瑞士公民的身份,他在本書中引用了不少瑞士當地報紙對於年輕時期 Federer 的報導與評論。這是其他國家的作者難以收集到的珍貴資料;雖然媒體報導也不保證能面面俱到,但這些資料確實能讓讀者以更多不同的角度來認識 Federer 的早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