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09/04

《罰球致勝》─ 完美罰球七步驟:你必須感到前所未有的自在,因為你知道這兩分已輕鬆入袋!

每一次罰球,我都把下列七個步驟做好做滿。這些步驟經過設計,完美協調了罰球時身體與心理的條件。我把這套慣例看作「六秒的迷幻狀態」:聚焦與專注直到把球投進,然後放鬆。

假如你讀到這裡還沒體悟的話,讓我用白話文告訴你:為了要達到最高的罰球命中率,你必須盡量把身體變成一具機器。我現在教你的這些技巧,會把那具機器調校到最適合以罰球取分的狀態。

我最近去看了一場大學籃球比賽,一個教練跟我說:「你有沒有注意到,有多少職業球員罰球時會雙腳平行站著嗎?」不僅如此,許多最優秀的射手甚至在跳投之前也採取雙腳平行的姿態。他們自己或許不知道,或許會否認,但若你仔細研究照片,會發現在出手的瞬間,他們的雙腳以及肩膀,與籃球飛行的彈道呈現垂直。雙腳平行讓你的身體處在最恰當的姿態,幫助投籃的手直指籃框。

請繼續往下閱讀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好的罰球者會將身體的重心擺在腳掌前端。身體應該以一種平衡的動態方式傾向籃框,而不是僵直立著。實際上,這樣的姿態會讓你更靠近籃框一點—這也不壞。

第二步•充氣孔朝上,運球三次

我剛開始開課傳授罰球之道的時候,有次受邀到長灘州立大學四九人隊指導球員。其中一位在罰球線上的表現相當糟糕,命中率只有可憐的四成。接受我的指導之後,有一段時間裡他的表現急遽提升,之後卻又漸漸落回原形。我有個朋友會幫我錄下指導課程的影片,他同時也為四九人隊的比賽錄影。某天,觀看這個球員的比賽影片時,他發現這個球員在罰球時大致上執行了我的七步驟,卻沒有盯著充氣孔來觸發聚焦與專注的狀態。於是提醒那位球員要注意這件事。

幾週之後,那個球員跟我朋友回報說:「你知道嗎,我開始採用盯著充氣孔那招,現在的我,每次罰球都可以電爆所有人。」之前他採用我教他的技巧,取得了不錯的成果,卻遺漏了「盯著充氣孔」這個秘訣,而這個秘訣,正好是最核心的、將所有技巧串連在一起的關鍵步驟。兩天後,我在報紙的體育版上得知那個球員在比賽的最後一分鐘穩穩罰進兩球。根據體育記者的說法,那兩分開啟一陣攻勢,讓球隊在小分差的比賽中獲勝。

請繼續往下閱讀

讓我們來談談,罰球時如何運用充氣孔幫助你聚焦與專注吧。從裁判手中拿到球之後,讓充氣孔朝上。眼睛盯著那個黑色的塑膠小圓點,慢慢運球三下。不要像在賽場上那樣快速運球。此時要緩慢、謹慎地讓球彈跳。這會把你的注意力帶回此時此地,會提醒你「罰球是一種不一樣的投籃﹂,是﹁比賽中的比賽」。這個動作還會創造出一段安靜、獨立、擁有不同節奏的專注時間。

運球三下可以幫助投籃的手臂與手掌裡的血液順暢流通。這能讓你的肌肉放鬆,動作也會變得流暢。如果從一個完全靜止的姿態開始投籃,那反而不利,可能會造成第一個動作不穩或過大。

多數的球員在罰球時都會先運幾下球。這個你很熟悉了,或許沒什麼要調適的。但是為什麼要盯著充氣孔呢?

(圖片來源:Pexels)

從身體的角度來看,找到充氣孔可以確保你每次投籃之前,持球的方式都是完全相同的。不過從心理層面來看,盯著充氣孔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步驟。充氣孔本身一個全然中性的東西,是沒有意義的。但是如果你在罰球之前眼睛看的不是充氣孔,而是球場上的任何地方(例如計分板、計時器、教練),都有可能給你帶來更多壓力。所以,盯著這顆塑膠小圓點,能為你的心靈掃除那些隨著比分接近而逐漸累積的、造成壓力的千萬件事情。

請繼續往下閱讀

把充氣孔想像成宇宙的黑洞,它可以吸走所有零亂紛雜的想法,讓你把注意力全然放在一個小圓點上。盯著充氣孔,配上三次運球,將能澄靜你的心靈,讓你的罰球慣例準備好展開。這樣一來,罰球慣例開始的時候,你的身心靈將會合作無間,而非互相衝突。

第三步•射手的手感—拇指放在溝槽,中指指向充氣孔

不管我如何將投籃的過程機械化,一切終究要回歸到一種「手感」。是你的手(或者更精確一點說,是你的手指)把你跟籃球連接在一起。你手中的籃球必須給你一種好的感覺。當你在罰球之前持球,身體應該要說:沒錯,感覺真棒—這球會進。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