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橫豎都要拿著球,何不每次都用同樣的方法拿?讓籃球幾乎像是為你的手掌而設計,用那種感覺最棒的方式把籃球拿著。不要把籃球想成一個抗拒你的獨立物體。把它想成你身體以及意志的延伸—就算它已經飛出指尖,在空中劃出弧線往籃框飛去,依然會聽命於你。
第三次運球之後,你就能同時把手指放在最正確的位置。把這個動作練習好,就會讓後面所有步驟順暢融合。請將你的拇指放進可以讓中指指向充氣孔的溝槽中。好,現在,不要再移動手掌了。不要滑動手指,不要把籃球拿起來在手掌中旋轉。因為你的手掌跟手指已經處在最適合投籃的位置了。
把拇指放在溝槽的另一個用意是,這樣也能讓籃球在出手後產生後旋。不需要做多餘的動作。當指尖與拇指正確出手,後旋就會自動形成。這種旋轉可能造成進與不進的差別。
把手指放在正確的地方,能帶給你一種「射手的手感」。什麼是射手的手感?技術上來說,就是投籃時的出手方式。當你給予籃球正確的旋轉,球碰到籃框內緣,就會輕柔地落進網內。手感不對的時候,球碰到籃框內緣,就會加速彈跳,最後彈框而出。
研究投籃多年之後,我不得不說「射手的手感」其實不只關乎籃球的旋轉。那是偉大的運動員都擁有的一種特殊手感。那是當你深愛自己的運動時才有的手感。那是當你不管吃喝拉撒都沉醉在那項運動之中才能培養出來的手感。

第四步•將手肘朝向身體兩側收緊
前面三步驟會讓你進入最適合罰球的狀態。心裡沒有雜念,拇指按在溝槽上。接下來的四個步驟則是實際的投籃步驟。
為了方便你學會、記憶與練習,我把接下來這四個動作分為四個獨立的步驟。可是在實際操作的時候,它們將順暢地彼此連接、相互重疊,融合成一個流暢的動作,最後會把你的籃球導向籃框。而這個過程的起點,就是把你的手肘收進「投籃口袋」。
何謂投籃口袋?讓我教你一種找到投籃口袋的方式,也就是運用許多成功人士的心法:「逆向推導」。高成就者先看見自己想要抵達的地方,然後梳理出能夠將他們帶到那個地方的步驟。現在,我們把這個方式套用在罰球上。
先把球放下。在罰球線前面站好腳步,面對著籃框。現在將手臂向前伸出去,指向籃框後緣的正中央。想像你的手臂長度有四公尺半,能夠直接把球輕輕放入籃框內。把手臂縮回來,直到手掌放在胸前。現在,有一條想像中的直線穿過你的身體,直達籃框中心。而你投籃的那隻手,現在就處於這條線上。
把球拿起來,拇指按在溝槽上,把手放在相同的位置。跟許多球員一樣,這個時候你的手肘仍會稍微向外突出。請把手肘收進來,讓它也進入「投籃口袋」。
投籃不進,只有四種原因:太短、太長、偏左、偏右。只要正確彎曲膝蓋(下一個步驟會解說),就能確保投籃距離不會過短或過長。現在,當你收緊手肘,伸直手臂,讓手指直指籃框,就能消除偏左或偏右的失手情況。不進的可能性直接被減去一半。
在我建議的所有步驟之中,收緊手肘會讓許多球員感到最不自然。然而,這卻也是罰球動作機制中最重要的一個步驟。
我常看到球員在外線出手的時候,手肘呈現向外突出的狀態。那是為了架開試圖把球拍掉的防守者。但別忘了我先前說過的話:罰球不一樣,罰球的時候沒有人擋在你前面。一切都在你的控制之中。所以你應該使用能帶來最高、最穩定命中率的投籃方式,也就是把手肘收進來。
花點時間思考一下。一個右撇子出手時若將他的手臂向外突,在手肘突出的狀況下,把球推出去之後,手掌就會偏斜,朝向籃框的一側偏斜。因此若要投籃命中,就必須把握「手掌跟籃框成一直線」的那個極短瞬間,在這個瞬間將球投出。若要精確掌握到這個極短的瞬間,需要絕佳的手感,而在壓力之下,這份手感會第一個在罰球線上背棄你。
反觀,預備出手時將手肘朝向身體側邊收緊,手掌與球就會沿著通往籃框的直線運行。一開始,這可能讓人感覺有些機械化。無妨,我就是想讓你成為一具得分機器。所以,收緊手肘,然後放輕鬆—告訴自己,你不可能因為偏左或偏右而失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