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22 Preview》布魯克林籃網-重振旗鼓,衝擊歐布萊恩金盃

籃網在上賽季以一趾之差失利後,休賽季大肆補強,眼下的目標就是爭奪隊史第一座總冠軍。而這賽季籃網的陣容能走多遠?球隊的優勢及未知變數又是那些?將在此文一一告訴讀者。

作者:Net InCome

fb - 黃豪志

籃網的天花板....真是讓人期待啊

Saric Yeh-Yi Cheng

的確,籃網最大的敵人應該就是球員的健康
期待Claxton之後的表現

3.禁區防守

儘管現階段禁區人手充足,但老的老,嫩的嫩;Aldridge及Millsap防守端能幫忙分擔多少還是未知數,低位的防守或許不用擔心,但是當他們被拉到外圍做點名就讓人頭疼。今年夏天引進防守型教練Steve Clifford的防守體系有機會掩蓋這些老將防守端不爭的事實,但是實際上能幫助多少也只能時間證明。而Claxton及Sharpe,前者將於關鍵人物段提及他的關鍵重要性,後者儘管有著不錯的球商,但是技巧尚未成熟的他,勢必要繳大量學費才能站穩籃網輪替,估計與其他新秀一樣大部分時間在發展聯盟磨練,只有在球星輪休或老將體能告急情況下上來救火。因此筆者認為,禁區防守依然是一項不確定的變數。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夏季聯賽前瞻-布魯克林的新秀觀察

關鍵人物:Nicoals Calxton
 

Claxton在上季的32場出場比賽裡,繳出場均6.6分5.2籃板,0.7抄截1.3火鍋,並且這是在僅有18分鐘的上場時間裡,所繳出的表現。此外,Claxton在場上時,對手的籃下命中率降低11%,三分球命中率降低10%,雖然不是多大的樣本數,但這數據還是可怕的你很難去忽視,從數據就能發現他的防守其實是很高效的,不過這些數字當然不是一切,Claxton畢竟是個二輪秀及二年級生,還是有許多攻防觀念需要養成,不過你從他在進攻端上的無球走位、擋人以及高位策應,你就會發現Claxton的腦袋其實是不錯的,再加上一手長臂與出色的體能、身高,Claxton注定是要遠遠超出他的選秀順位的,當然他必須得到更多的出場機會。

Claxton為籃網陣中天賦尚未完全挖掘的年輕球員

之所以筆者會覺得Claxton會是籃網的關鍵人物,甚至是籃網隊能突破天花板的解答,就在於Claxton能大大補上籃網一直為人詬病的弱點,那就是禁區強度、但我們要想想籃網為什麼執意捨棄禁區強度這點?首先當然是隊伍上沒有足夠穩且定強力的長人,再者是籃網的球風要快,並且強調大量的換防,這些都會讓移動速度慢的高內線顯得格格不入,最終被Nash放棄。Claxton則是Nash在上季挖到的寶藏,他不僅能換防側翼甚至後衛,還能夠提供巨量的籃下嚇阻力,雖然對抗性肯定不如增重後的Jarrett Allen,但其優秀的臂展,不錯的防守站位與火鍋嗅覺,還是讓Claxton能大幅降低對手的籃下命中率。

如果Claxton能多獲得3~5分鐘的場均出場機會,讓他有更多磨練的機會,相信跟著控球大師Harden會讓他進步飛快,並要解決他的罰球極不穩定、以及開發多一些穩定的籃下終結手段等,只要他能做到這些,並持續增進自己的優勢 -策應能力,那麼他就很有很大可能補上籃網的禁區大洞,並極大幅度的拉高整體陣容的彈性與防守天花板。明年的例行賽將更為完整,相信歸來的老將Aldrige、新加盟的Millsap都因健康、年紀問題不會吃下過多的內線時間,屆時Claxton也較有機會增加露頭次數。

請繼續往下閱讀

延伸閱讀:《Breakout or not》籃網禁區的天花板?布魯克林逆襲的關鍵-Nicolas Claxton

球隊目標

這賽季籃網的目標無疑是總冠軍,不過人事大搬動的情況下,找到三巨頭以外的可用之兵亦是籃網的課題,在球隊全力爭冠的節骨眼,首輪新秀Thomas 及Sharpe理應不會有太多上場時間,不過籃網例行賽的目標大可不必需要季後賽的主場優勢,而是更要看重這些球星的磨合及身體健康程度,上賽季的籃網例行賽太過操勞主力再加上一點意外導致最後只剩下Durant在撐。因此筆者認為這賽季板凳末端的球員會有頂替輪休的球星上場機會,也順便挖掘板凳的可用之兵!

Brown能否長出外線,也會決定他的上場時間

結論

請繼續往下閱讀

籃網這季來勢洶洶,不成功便成仁。籃網若能在例行賽期間將己方戰力磨合順利,並在人才濟濟的板凳發掘各球員的功能,加上健康的三巨頭,絕對有衝擊總冠軍的實力!但是如果教練Nash的臨場及調度能力依舊如上賽季Mike D'Antoni坐鎮時保守的話,或許籃網最大的敵人,是在自己。

喜歡我們的文章,歡迎到FB、IG支持我們

FB粉專:Nets Income 籃網賽評隨筆

IG:Nets Income 籃網賽評隨筆(@bklyn_taiwan)

延伸閱讀:NBA 2021-22 各球隊開季分析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