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員(最近一個完整球季) | Handoff效率PR值 | Off Screen效率PR值 |
Darren Collison(2018-19球季) | 16.8 | 19.0 |
Isaiah Thomas(2019-20球季) | 36.6 | 22.5 |
Ryan Arcidiacono(2020-21球季) | 8.5 | N/A |
然而,若有成熟的戰術體系加持,Thomas執行Handoff、Off Screen的效率將會提升不少。觀察他在綠衫軍最後一季,藉由紮實掩護與跑位穿梭,他的效率都勝過聯盟八成以上球員。
儘管Collison在2013-14球季效力快艇時,整季約有31%的時間是擔綱得分後衛,和Chris Paul組成雙控衛,過往的經驗或許有助於他和Curry搭檔。即便Arcidiacono上季Spot up佔總進攻比例將近一半,效率則是聯盟前25%,或許能成為優質的定點射手。但是Thomas應該比較符合球隊需求,也能和勇士戰術體系,產生比較良好的加成效果。
防守
由於身高只有183公分,Collison 無論從On/Off Court防守效率值或DIFF%,表現都只能算是普通,稱不上是一位優異的防守者,卻可以說是一位積極的防守者,2018-19球季場均2.1次擾動(deflection),和Klay Thompson、Patrick Beverley等人相同,能夠帶給防守者不少干擾。
至於Thomas則毫無疑問是球隊防守端的負資產,效力塞爾蒂克的最後一季(2016-17球季),他的DBPM為-1.1,但離開綠衫軍系統性的防守體系後,他接下來的四個球季DBPM為-3.8,近兩季更是聯盟的倒數前十。幸好勇士上季團隊防守效率值(DRtg)109.4,高居聯盟第五,或許可以掩護他的不足,不過在缺乏優質護框者的情況下,勇士應該還是會為了掩護Thomas遭遇不小挑戰。
相較之下,Arcidiacono的防守可就比想像中出色,進入聯盟四年以來,他的On/Off Court防守效率值都是負值,顯示出他對團隊防守具有正面影響力,上季還達到-8.0,是公牛輪替名單中最佳者。
經驗
Collison和Thomas都是征戰沙場超過十載的老將,Thomas過去也曾率領塞爾蒂克殺進分區決賽,擔任精神領袖也頗受好評,2018-19球季雖然因球隊政策,和金塊協議不出賽,卻還是積極在場邊為隊友加油並無私傳承經驗。若是加盟勇士,兩人都有資格與能力扮演好休息室領袖的角色。
反觀Arcidiacono雖然經歷四年完整大學洗禮,還幫助所屬的維拉諾瓦大學奪冠,也被認為具備極高的球商,不過進入聯盟以來,始終未經歷任何一場季後賽,高強度的大賽經驗或許是他所欠缺的。
誰能從中脫穎而出?
由於Curry、Klay Thompson和Draymond Green皆已超過30歲,巔峰期即將邁入倒數,勇士或許打算把握主力的最後時光放手一搏,那麼老將Collison或Thomas,也許可以在季後賽幫上忙。
只是Collison現年34歲,正是體能下滑的年紀,更何況他已經整整兩季沒有參與任何一場正式比賽,整體健康狀況與體能條件,令人懷疑。
Thomas則是在闊別400天後,上季好不容易回到NBA,和鵜鶘簽下10天短約,不過也只出賽3場,平均上場16.1分鐘,而且在3場比賽的小樣本當中,他的切入破壞力下降許多,命中率僅16.7%,比前一季的40.0%下滑不少,不論是因為老化還是磨合不足,都顯示出他需要花上一些時間,才能適應比賽強度與節奏。
反觀目前27歲的Arcidiacono,將邁入球員生涯的成熟期,經驗或許不及兩位老將,但他兼具投射能力、組織穩定性與球商,有機會成為勇士未來可倚賴的主要輪替後衛。
究竟誰能脫穎而出,取決於勇士的需求,若勇士目標衝擊季後賽,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將可能是他們需要的,然而,若想尋求未來可以長期合作的夥伴,Arcidiacono似乎是具有較高前瞻性的選擇。
※更多NBA夏季聯賽分析請見我的IG粉專@etbasketball,立刻追蹤查看更多籃球相關文章
🥇推薦閱讀:
是在救台灣籃球還是成為下一個ABL?談T1 League與P.League+的球員身分認定與洋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