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22 Preview》明尼蘇達灰狼—Karl Anthony-Towns和D’Angelo Russell以外的兩三事

即便今年NBA選擇續辦附加賽,讓灰狼闖進季後賽的機會又多了一點,但我們還是得穩扎穩打,盡可能把所有能贏的都拿下才行。至於球隊能往上繼續爬得多高、多遠?Anthony Edwards可以是決定來季是否璀璨的關鍵... ...。

 

請繼續往下閱讀

上季隨著新教練Chris Finch來到,Edwards克服開季的低潮,繳出場均23.2分5.4 籃板3.3助攻的優質數據。雖然最終無緣新人王,但再次證明他具備成為明星球員的潛力。

多年無解的四號位有了Jaden McDaniels補上,有高度、有三分,也有防守,各方面都貼合灰狼與Towns的需求,同樣是美事一樁。

此外,Reid、Nowell、Vanderbilt、Jordan McLaughlin等小將也逐漸在Finch的體系下得到發揮,後兩者還在不久前得到續約,對於動盪多年的灰狼來說無疑是好消息。

Saunders陪伴灰狼度過艱難的時刻,一同創造過許多感動,跟球員間的感情也很融洽;但Finch似乎相對更懂得把每個人放在對的位置上,讓年輕球員知道自己的定位,這是很難能可貴的事情。

請繼續往下閱讀

Finch的用人也非常彈性,即便賽況膠著,他也很敢於把當天狀況好的球員留在場上,而不是堅守特定的輪替。

上述狀況是在沒有太多戰績壓力的前提下出現的,假設本季Finch仍然選擇這麼做,並且收到不錯的成效,那麼灰狼的前途將指日可待。

從第一場熱身賽的先發陣容來看,以Towns、Russell與Edwards作為核心是意料中的事,McDaniels也如預期扛下四號位,而剩下的最後一個席次,Finch則選擇了Josh Okogie而不是Malik Beasley。

此舉在我心中是十分明智的選擇,讓攻守更具平衡性,機動性、換防能力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請繼續往下閱讀

尤其當先發陣容中已經有了Towns、Russell與Edwards持球,讓Beasley到第二陣容發揮才能更確保火力的延續,也避免他只能淪為等球射手的才能浪費。

當然,Finch也可以視情況更替先發陣容,像是換上更有經驗、更纏人的Beverley,或在McDaniels撞牆時換上Prince頂替。

但除非追求火力最大化,不然讓Towns、Russell、Edwards跟Beasley一起上場不是什麼好選擇,可能好不容易拿到的分數,一回頭在防守端就丟了。

讓McDaniels跟Okogie有多一點時間磨練不是壞事,雖然未知數相對多了一點,但只要有多一點耐心,相信兩人會給予回報的。

 

🏀 關鍵人物

當然,在Finch的體系正常運作,且兩大核心Towns與Russell健康的前提下,雙星絕對是灰狼的關鍵人物。

但球隊能往上繼續爬得多高、多遠,光是期盼兩人繼續成長是不切實際的。因此對我而言,Edwards能否更上一層樓,才是決定灰狼來季是否璀璨的關鍵。

和去年不同,今年的先發大致底定,加上前場有McDaniels坐鎮,比較不會像Rubio跟Culver還在時,出現「誰該去替補」、「Okogie也可以打看看四號位」的後場擁擠窘境。

要培養的人選一目了然,Edwards也證明自己是值得被期待的那個人,目前的狀況是樂觀的。

不過,由於Edwards球季中後半段的穩定發揮,我們實在很難想像他在剛開賽時有多麼掙扎,也常常忘了他只是個剛滿20歲的年輕人。

 

Chris Finch上任前,Edwards只能以37.5%的命中率,場均貢獻14.3分。如此慘烈的數據也反映在Yahoo Fantasy上面,持有他的玩家們無不怨聲載道,甚至鐵了心釋出,自由市場裡瞬間出現許多他的身影。

然而,撐過那31場比賽的玩家還是獲得了回報,Edwards的回神拯救了不少人的戰績,現實中的灰狼也終於可以放心自己選對人,沒有浪費幸運得到的狀元籤。

在新秀賽季有如此成長曲線的狀元並不多見,但這歸因於很多現實層面的狀況,並不是僥倖產生。

像是因為疫情的緣故,從被選中到踏上NBA賽場,Edwards幾乎只有一個月的時間調適,認真一想,他幾乎是「以賽代訓」在渡過自己的新秀球季。

後場擁擠、主力無預警的受傷,對他而言又是另一個壞消息。只是所謂「危機就是轉機」,這剛好也給了他充份的機會試誤、修正,之後換了新教頭,也剛好適合他。

真是湊足了天時、地利、人和,才有我們今天看到的Edwards。

 

雖然聽起來無奈又坎坷,但是幾經波折之下,Edwards還是展現出他本來該有的樣子,結果是好的就好。

但值得注意的是,最後的22場比賽裡,Edwards是有跟兩位大哥Towns跟Russell一起出賽的,他也用行動證明自己可以在Finch體系下與兩人共存。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