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10/16

剛柔並施 跆拳道袍下繽紛多彩的羅嘉翎

「靠近、抬腿、攻擊」,2020東京奧運跆拳道女子57公斤級銅牌戰關鍵第三局,首度踏上奧運殿堂的羅嘉翎,比賽最後關頭頂住壓力,補上一腳上端攻擊,將領先優勢擴大為4分,隨著賽末的鐘聲響起,全台觀眾強忍整晚的緊張情緒也跟著傾瀉,歡呼、振臂,因為中華隊睽違9年,再度在奧運跆拳道項目中,奪下一塊獎牌。

NTSUper特派員/黃禹馨 

 場上的羅嘉翎,摘下面罩,那雙總是帶笑的眉眼,此刻更加藏不住喜悅,披著中華奧會會旗興奮繞場,卻也不忘禮數向對手及裁判敬禮致意,從那一刻起,羅嘉翎不再只是羅嘉翎,她還是「國民女友」、「跆拳道女神」,鏡頭所到之處都有她的身影,然而褪去光芒,她依然堅持努力不懈、忠於自己。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羅嘉翎於2020東京奧運,照片來源 體育署)

 

請繼續往下閱讀

刻在心底的「跆拳道精神」 初出茅廬的奪牌大將

 「每一個跆拳道館,都貼有個四標語-崇禮、尚義、服從、忍耐。」羅嘉翎從父親的道館發跡,從十歲左右開始遵從跆拳道精神,奠定未來輝煌成就的基礎,除了是台灣首位在世界青少年跆拳道錦標賽連霸的選手,16歲就入選進入國家運動訓練中心,甚至在19歲踏上五環賽場,成為家喻戶曉的「羅嘉翎」,提及這一路的風光與成就,羅嘉翎反倒相當坦然。

 「頒完獎之後,看手機發現粉絲爆增、還有關於我的新聞,才意識到我真的是奧運銅牌了。」最初秉持著觀摩心態來到東京奧運,羅嘉翎在緊張之餘,仍不忘享受比賽,同時在國際賽場上,累積自己的見習心得,「即使是世界排名前幾名的選手,真正上了場,大家都是一樣從零開始,誰都有機會。」

 以平常但不馬虎的態度,羅嘉翎披荊斬棘,抹去起初「見習」的想法,一路晉升成「奪牌希望」,終見獎牌在眼前招手,羅嘉翎的好勝心也隨之燃起,「已經到了這個地步,輸掉也會不甘心,那時候真的就想要奪牌。」帶著想要奪牌的野心出戰銅牌戰,羅嘉翎掃去下午準決賽敗陣的灰心,即使關鍵時刻對手比分拉進,依然從容化解危機,在賽場上展現大將之風,將銅牌牢牢握在自己手中。

請繼續往下閱讀

 

(羅嘉翎於2020東京奧運,照片來源 體育署)

 

 羅嘉翎坦言,這次能夠奪牌的關鍵,除了在韓籍教練李泰相的帶領下,加強基本動作訓練,並根據影片分析對手的動作,進行戰術模擬,羅嘉翎也在比賽的過程中,強化自己的心理狀態,「心理狀態不好的話,原本100%的力量和狀態,可能就只剩下2、30%。」然而,這次能夠在賽場上及時做好心理調適,對於自己的成長,羅嘉翎似乎有點意外,形同多年來的挫折與辛勞,終於在這一刻獲得回報。

 對於奪牌後水漲船高的外界關注,羅嘉翎表示,自己還在學習調適,也擔心之後因為背負許多的期待,而增加自己的比賽壓力,「這次奧運就是因為大家都不認識我,反而沒有壓力,之後很怕成為大家的焦點,導致比賽綁手綁腳。」羅嘉翎也分享,就連家中長輩和教練,也擔心她初嘗走紅滋味,不免增加社會壓力,為此羅嘉翎別無他法,只求自己「保持初心」,將心志聚焦在自我表現,然而提及堅持下去的動力,羅嘉齡表示,除了希望能回饋身邊親友的支持,更是要完成「忠於自己」的使命。

 

跆拳道袍下的少女心 大方落淚、勇敢微笑的羅嘉翎

 「其實我沒有非常喜歡跆拳道。」羅嘉翎解釋,跆拳道之於自己形同是一份「工作」,因為自己擅長於此,所以可以從中獲得成就感,但這和自己的興趣並非相關。儘管這異於外界的想像,羅嘉翎依然很忠於自己的選擇,也甘願為此做出犧牲,「既然我選擇了運動員這條路,勢必是有捨有得。」她強調,職業運動員從小奠定志向,必須具備「使命感」,在成長過程中,凡事幾乎都以跆拳道作為首要選項,捨去許多玩樂的機會,提及這些年所做的許多犧牲,羅嘉翎不諱言,「做抉擇的當下都會覺得不公平,但事後再回頭看,都會是值得的。」

 然而「值與不值」歸咎到現實層面,還得根據選手付出的努力,能否得到回饋,羅嘉翎說:「如果沒有成績,心裡還是會不平衡,所以才要更努力,讓這些犧牲都值得,變得理所當然。」

 

(羅嘉翎於2019全中運,照片取自 羅嘉翎Instagram)

 

 然而,面對難以避免的低潮,羅嘉翎表示,除了新聞報導她在初入國訓之際,因為訓練強度增加難以適應,有長達半年的時間日夜以淚洗面,就連平時訓練,她也對自己要求極高,即使是一個小動作做不好,都會讓她相當沮喪,提到排解壓力的方法,羅嘉翎害羞直言:「我會很生氣,有時候就掉眼淚。」剛毅又執拗的眼神,雖已不見三年前初入國訓時的稚氣,但是無論是奪牌後的笑靨,抑或是挫折時的眼淚,面對跆拳道,羅嘉翎始終不改初心,給予最直接的反應。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