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加哥季後與波特蘭、克里夫蘭做成一筆三方交易,公牛收進Derrick Jones、首輪(波特蘭)與次輪(騎士)選秀權,各一。騎士得到白人射手Markkanen(雙方簽下4年6,700萬新約)、拓荒者則收進大前鋒Nance。公牛另用老將底薪簽下Stanley Johnson。Johnson和Jones像極了一對難兄難弟,都才25歲左右,公牛卻都是兩人的第4支球隊,頻繁轉隊的原因無他,都是外線惹的禍。
Johnson的投籃一直是無法解決的罩門,職業生涯6年來平均命中率是慘不忍睹的37.5%、三分則是29.8%,所以2015年樂透區被選到的他竟淪落到快要乏人問津的地步。我翻開當時某個選秀報告,你知道Johnson的模板是誰嗎?Kawhi與世界和平先生!2020年灌籃大賽冠軍Jones外線同樣不靈光(生涯三分29.4%),只能用勁爆體能攪和禁區與防守了。Johnson與Jones預計分別出任公牛的替補大、小前鋒。註:就在筆者要刊出文章前,公牛提前把Johnson裁掉了。
以上就是公牛新球季2大8小的點將錄,如果以傳統籃球智慧來看,它們當然該再補個大個子,尤其是個高前鋒。但小球當道,不就是對傳統智慧的顛覆嗎?新球季公牛走的是多點開花的傳導進攻模式,Run & Gun的快節奏小球,勢必好看,至於能否在強敵環伺的東區脫穎而出,恐怕打了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