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女排折戟東京,拿下歷屆最差成績,真是令人意外。正好藉這件事,說明自由球員在球隊中的重要性。自由球員就是排球中的藍領球員,成為球星的可能性不大,卻是場上不可缺少的角色之一。
東京週期的中國女排,是一支結合高與快球風的球隊。事實這樣的球隊,都偏向「快速」。意即,需要穩定的接發,才能展現球隊實力。可是偏偏這屆中國女排的自由球員,王夢潔,自由球員意識與他人不同。排球人都知道,「球只要有界內的可能,都要接」。但是王夢潔完全詮譯,「球只要有出界的可能,都不接」。以致中國女排白白送給對方許多分,對方球員更是狂刷數據。更別提其他夢遊般的行為。身為為自由,球沾手就飛,接過網,時有發生。

知錯能改,善莫大焉。所以,中國女排的一眾主攻,只得擴大接發範圍。某種程度上,中國女排的三人接發陣形,可看成是2.5人接發。王夢潔的接發範圍,只剩下周圍與前方,這樣一小塊。與其他球隊比較,真的是很輕鬆。中國女排賽事中,很多主攻搶接自由球員的球,就是內心不相信王夢潔的能力。
這就給敵人機會。瞄準自由球員後方底線,能ACE。描準前排主攻與自由球員結合部的後方,誘使前排主攻退後接發球。只要前排主攻後退接一傳,勢必來不及參與進攻,立刻少一個得分點。攔網也變得輕鬆。前排主攻不接,讓給自由接?不行,張常寧試過,結果是對方拿一顆ACE。東京奧運中國女排一傳幾近崩潰,攻擊鋒線又被侷限,輸球是必然結局。
上述問題貫穿整個東京週期。那麼,為何中國女排還能拿下2018世錦賽銅牌與2019世界盃金牌?這得益於朱婷的實力。無論接得再差,只要能舉高,朱婷都能得分,至少維持中國女排攻擊威脅性。當朱婷手腕受傷,加上張常寧被死死釘在接發。於是,整個問題一發不可收拾的爆發。
郎平教練有沒有看出來,自由球員的問題?郎平教練看出來了。所以2021VNL,中國女排帶著兩位自由球員王夢潔與里約周期的林莉。2021VNL賽場上,林莉一度取代王夢潔成為先發。相對王夢潔夢遊般的防守。林莉對於自身任務很清楚,一直爭取奧運名額,表現也很積極。無奈,傷病對林莉影響太大,無緣東京奧運。
與王夢潔相反的是美國女排自由球員,王(Justine Wong-Orantes)。王是2017進入美國女排,與王夢潔差不多時間躍入球迷眼中。但是,王最初的表現令人大跌眼鏡,就是差。尤其美國女排的體系,對一傳的要求偏高。東京奧運,王在球場的表現明顯進步,憑著努力,成為東京奧運最佳自由球員。

另外,俄羅斯女排則受益優秀的自由球員。俄羅斯女排的防守,世界聞名的差,如同紙糊。這也是俄羅斯女排,一直無法恢復往日榮光的原因之一。馬洛娃(背號:19;俄語:А́нна Подкопаева;Anna Podkopaeva;娘家姓:Мало́ва/Malova),就是改變這個狀況的人。馬洛娃,帶來俄羅斯女排急需的防守能力。2013年,馬洛娃進入俄羅斯女排,憑藉實力成為先發,協助球隊拿下歐錦賽冠軍。2015年,俄羅斯女排衛冕歐錦賽冠軍。要知道,在排球的世界,歐洲無弱旅。歐錦賽冠軍,是肯定俄羅斯女排實力。雖然馬洛娃在2017年因懷孕,暫停排球活動。2021年,馬洛娃回到國家隊。東京奧運,馬洛娃依舊平均每場能救起12.17顆球,平均每局3.17顆,為所有球員之最。

從中國女排最終名單可看出,郎平教練認為朱婷的傷勢更為急迫,所以挑選許多攻擊手進名單。但是,中國女排本質上是支快速球隊。如果,中國女排轉以張常寧為核心,更加注重自由球員能力不足的事實,也許東京奧運會是另一番風景。那郎平教練的選擇有錯嗎?沒有,因為朱婷是球隊絕對核心,減輕朱婷的負擔沒有錯。而且。轉以張常寧為核心,也不一定來得及。只能說是抉擇的不同。
自由球員是中國女排弱項。倫敦週期,中國女排表現差強人意,一傳不穩定也是原因之一。記憶最深刻,就是當時的自由球員接發崩潰。這次也因為自由球員,而提早結束東京旅程。與中國女排相反,日本女排專門出產自由球員。中國女排表現羡慕。
封面圖片來源,FIVB2020東京奧運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