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企排17年的重大變革-「售票制」。

企業排球聯賽今年邁入第17年,首度採取了例行賽「售票制」,相當於邁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但相對應的也必須拿出符合票價的內容來回饋球迷,否則此項制度對於整個聯賽體來說,是損、是益,恐怕還很難定義。

作者:賣箱紅茶

企業排球聯賽今年邁入第17年,首度採取了例行賽「售票制」,相當於邁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
但相對應的也必須拿出符合票價的內容來回饋球迷,否則此項制度對於整個聯賽體來說,是損、是益,恐怕還很難定義。

其實這並非是企業排球聯賽第一次以「售票」的方式,開放球迷進場觀賽。

請繼續往下閱讀

早在企排13年及去年球季的挑戰賽時就曾經使用過「售票制」,但由於賽程過短,且屬於「類」季後賽的賽制,即便票房表現不俗,仍難看出這是短期效益,亦或是「買票」進場觀賞排球賽,已經成為球迷可接受的方式。

因此.此次在「例行賽」階段,即採用「售票制」的變革,是一場豪賭。

若是往好的方向發展,有助於企業排球聯賽成為更正式的賽體,甚至朝向職業化發展;反面來說,倘若成效不彰,極可能使去年好不容易營造出的觀賽氛圍及進場人氣大打折扣。

請繼續往下閱讀

以下是我認為進入「售票制」之後的企業排球聯賽,可以觀察的幾項重點:

球迷的觀賽體驗

這裡所提及之觀賽體驗,主要著重於兩個點:

一、場館素質參差不齊:

以中華職棒為例,統一獅隊以台南棒球場為主要比賽場地,基本上除了少數的外縣市主場比賽以外,多數的主場比賽都在此進行,因此球隊自身也必須負起維護場地的責任,包含:修繕外野席、定期場地修整、營造主視覺等等,使這座超過80年的老球場,儘管與其他球場的新穎設施無法相提並論,但仍然成為球迷們觀賽的選項之一。

與台灣其他職業運動不同的是,企業排球聯賽仍屬於半職業性質,因此並非設立主客場制,這也使得比賽場館的維護與管理程度,大不相同。

請繼續往下閱讀

舉例來說:輔仁大學及成功大學體育館,皆屬於較老舊的場館,座位間距狹窄,且平時提供給體育課或系隊練球使用,維護及管理程度相對較難以掌握。

相反的,台體大體育館、台大綜合體育館,及去年曾經排進賽程中的新竹縣體育館,場館維護、設備新穎度和設施舒適度,都較為完善。尤其是新竹縣體育館,去年成為P+聯盟新竹街口攻城獅的主場館,球館整體進行了一定程度的翻修,且作為職業籃球運動主場館,平時的維護工作也做得十分確實,可說是數一數二的比賽場地。

這時候,問題就浮現了,票價均一價為300元.但所身處的場館素質卻參差不齊,不只影響了觀賽體驗,也造成了隱性的不公平存在,進場看球變得像是抽獎似的,付出的金錢相等,運氣好的人可以在舒適明亮的場館觀賽;運氣相對不佳者,只能擠在狹小的座位上為心愛的球隊應援,這是非常不合理的情況。

二、票價及座位配置方式:

以往企排現場觀賽,皆是自由入座,今年也不例外。

因為疫情的緣故,只開放場館容量的50%的球迷進場觀賞賽事,同樣採自由入座且無梅花座的座位配置方式。

但筆者認為,今年既已採取「售票制」,不應該再使用自由入座的方式,應以對號座的方式為佳,原因有三:

1.防疫考量:雖說疫情已有顯著的緩解,但基於仍處二級警戒,以固定座位的方式配置,有助於防疫的後續追蹤。EX.此次售票以電子票券為主,可在購票時即填寫個人資料,並對號入座,倘若有確診者出現,可迅速掌握接觸者身分。

2.進場手續:往年以自由入座方式進行時,常會造成場館外排隊人潮眾多,不只進場手續耗時,更造成觀眾許多面向的不方便。本季受疫情影響,若是仍維持排隊群聚進場的模式,不免造成防疫隱憂。

3.觀賽過程:票票等價,但在球場內卻有不同的視野差距,也影響了觀賽體驗(看球賽變成你爭我奪的搶位置大戰)。最好的解方則是依照視野及球場設施環境的不同,區分票價且對號入座,但有鑑於每個場館的硬體設施不盡相同,故可能較難實施票價分區的策略,故可先從對號座的方向優先實行。

行銷模式與球賽包裝

一個好的運動聯盟,必須具備多變的行銷模式和包裝手段,運動比賽不再只是競技活動,更該把它營造成一場「秀」。

除了呈現優質的比賽內容之外,場內外製造各種話題和活動吸引目光,進而誘使觀眾提高買票進場的意願,給觀眾一種到場館不只是看運動比賽,更像參加一場嘉年華會般的感受。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