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可以只吃藥、按摩,不要做復健運動嗎?

受傷後可以只吃藥、按摩,不要做復健運動嗎?忙碌的工作已經累得不行了還要運動、受傷部位已經疼痛不已還要特別去主動做出動作,究竟爲什麽不能只吃藥,還要做運動?

「我可以不要做運動,吃藥、按摩就好嗎?」

「治療師,我一輩子都要跟你做治療」

「教練,我一輩子都要跟你做訓練」

大家是否有個經驗,常聽到物理治療師說「有做運動治療、復健運動才會好」,不能只吃藥、電療、按摩就會好。雖然說人性就是懶惰的,但「主動治療」才能把效果永久的帶到自己身上,而不是一直需要倚賴專業人員、藥物等幫忙。

.

請繼續往下閱讀

1.主動處置(Active treatment)跟被動處置(Passive treatment)

主動處置應該泛指任何自己有參與、控制,能帶給身體助益的方式,例如「運動治療、運動訓練、衛教、學習」等,相反地,被動處置代表自己並不用主動做什麼,「被動地」接受來讓身體得到幫助,例如按摩、電療、濫用藥物或打針等。

兩種方式都有「適合的使用時機、狀況」,但如果希望自己是能「獨立」、「加強身體能力」、「對病痛是能掌控的」,必須加入主動處置、治療的部分。

.

請繼續往下閱讀

2. 主動治療:提升身體的能力,而且能力是跟著走的

因為臀部肌力不足而造成「反覆地膝蓋痛」,被動治療如止痛藥、按摩、電療都可以讓膝蓋沒那麼痛,但只有主動治療像是運動,提升臀部的肌力,自己才能「掌握、控制」這個問題,而非都是要「依賴」外界的協助。並且在復健運動一段時間後,這個能力是「能跟著自己走的」,不用出國旅行一個月,結果還要帶著一台按摩槍跟低週波。

.

3. 一定要運動嗎?不能只按摩、徒手治療就好嗎?

我自己認為最經濟實惠的,因爲這是「最快的速度解決病患的問題、達成學生的目標」,並且最後能獨立,不需要倚賴治療師或教練的方式。因為徒手治療、按摩等花費高,而且可能其他病患跟學生也有這樣的需求。但如果經濟無慮,該專業人員有也足夠的時間提供服務,也不會不好,滿足彼此的供給需求。

請繼續往下閱讀

.

4. 教練、治療師的「以身作則」

有時我們會說學生或病患不好,沒有好好練習「復健、訓練課表」。坦白說,要養成習慣並不容易,包括規律地運動或訓練。當開了一張「一週三次,5個動作,每次10下、3組」的課表,自己可以先嘗試一個月,自己是否都能如期完成。

.

.

.

『​希望透過所學,將運動醫學、運動科學、運動訓練等知識,用最簡單的語言分享給需要的人』

--陳曉謙 物理治療師/肌力與體能訓練師

Facebook 粉絲專頁IGYoutube部落格

#物理治療 #重量訓練 #主動治療 #被動治療 #徒手治療 #按摩 #運動 #復健 #教練 #物理治療師 #吃藥 #打針 #陳曉謙 #physicaltherapy #weighttraining #activetreatment #passivetreatment #manualtherapy #massage #exercise #rehabilitation #coach #physicaltherapy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