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古時有「西部牛仔」進行一對一的對決,今次的美國站在COTA也出現了極其經典的對決,那種未知最後鹿死誰手的緊張感完全蓋過了睡意。最終比賽由Verstappen強頂壓力拿下了關鍵一勝,距離其第一個總冠軍的寶座似乎又近一步。在今站比賽之中,兩位冠軍爭奪者皆表現出現象級的水準,當大家還在地球的時候,Hamilton和Verstappen都已經身處火星了,就連最近的Perez都落後他們40秒之多。而今次分析也順理成章地會集中於Hamilton和Verstappen身上,究竟Mercedes今場為何大熱倒灶?Verstappen今場又有什麼值得稱讚的地方?

焦點1︰Verstappen開出精彩一役
今站的比賽彷彿令人夢迴2005年的聖馬力諾站,在那時候,賽場上有一位「七冠王」正在從後苦苦追趕,但死活超不了車;而也正正是有一位20多歲、正在爭取自己第一個世界冠軍的年輕人頂得住巨大壓力,最終以0.2秒的優勢把該場比賽的冠軍拿下。當年Schumacher vs Alonso的精彩故事,今站由Hamilton與Verstappen接力上演。
說回比賽,今站紅牛的勝利由兩部份構成,第一是策略,在比賽初段,紅牛便以一個undercut成功把領先位置搶了回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戰術思路,畢竟COTA是比較吃胎的賽道,新輪胎帶來的優勢並不小。第二則是歸功於Max的出色發揮,而這也是贏出的最大關鍵。不得不說他今站可謂開出了冠軍風範,也特別展現出在關鍵時刻的出色處理能力,因為如果仔細看的話,會發現Max的勝利得來不易。
時間回到第29圈,那時候Hamilton剛剛好追進Verstappen的三秒區內(undercut戰術的生效範圍),而紅牛在懼怕Mercedes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下,便早早叫了這位荷蘭車手進站,這時賽事還剩下幾乎一半的路程。先說明這裡不代表紅牛在策略上有錯,因為要避免undercut的話他們的選擇實在不多,但提早進站也意味著Max需要使用這套白胎硬撐28圈,以COTA對輪胎的不友善程度來看,難度並不低。
不過,Verstappen的發揮蓋過了問題。在戰術上,他透過Team Radio跟車隊建議叫Perez也提早進站,以避免Hamilton可以在前方擁有太多的戰術空間。另一方面,他今場的保胎工作做得非常出色,有細心看Max的車載的話會發現,他在進入某些彎角中會提早輕力剎車並鬆開一點油門,務求減少鎖死的機會,也減少輪胎的壓力,在彎多且凹凸不平的賽道中,要持續做到這一點可是非常困難的。而這一點也是非常關鍵,因為在最後階段中,Verstappen的輪胎就是因此得到足夠的餘量推進,時間甚至比Hamilton要快(竟然還差點刷掉Ham的最快圈)。出彎時(特別是出11號彎大直路)也比後方的Hamilton更快擺正車頭(Ham的車打滑很多),令Hamilton難以利用到前方的尾流優勢追近。
正正就是以上的關鍵發揮,令Max以些微優勢取得關鍵的勝仗。當年Alonso就此乘勢打敗了Schumacher取得生涯首個世界冠軍,Verstappen又可否重演這個故事?或許距離最終揭曉總冠軍的結果還有5場比賽,但至少就今場的冠軍而言,Max是帶給了大家極高水準的演出。
焦點2︰Mercedes的大熱倒灶與可變懸掛
在車房的另一面,Mercedes今站可謂大熱倒灶,因為就賽道的特性而言,COTA是非常適合W12的,而車隊在這裡也有輝煌的往績。本來今次是Hamilton取回積分榜領先的好機會,但最終卻變成被Verstappen拉開了在榜上的距離。
當然,今站並不是Hamilton的錯。論表現,由比賽開始到結果的一刻,Hamilton都是在把W12開到上極限,不論彎心還是出彎的角度,他都是幾乎取最極端的線路,只可惜最後還是差一點點才能翻盤。論策略,其實Mercedes的策略組已經做得相當好,第一次進站被後方的紅牛undercut屬無可厚非,而後續再想到用較新的輪胎做後追也屬合理,因為數據上來說紅牛的白胎是很難捱幾乎30圈的。事實上,若果前方的不是Max,又或者比賽多跑1~2圈,獲勝的也許就是Hamilton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