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季落後首位已達7.5場勝差,富邦悍將甚至落居墊底,也與季後賽資格漸行漸遠,但論起團隊投手戰力,其實富邦絲毫不比前兩名的統一與兄弟差。
尤其是牛棚,富邦十月份後援防禦率僅2.17名列聯盟第一,除了原本倚賴的王尉永、曾峻岳以外,自外籍投手教練布魯斯上任後,陸續啟用包括林逸翔、李建勳及吳世豪等人,都成為了主力牛棚,也是富邦下半季的一大亮點。
特別要提的,就是相隔784天後,再度在一軍嚐到勝投滋味的吳世豪,他在8/11的比賽接替猛悍中繼2.1局無失分,也收下單場MVP,賽後感言他也提到今年才轉到富邦的二軍教練陳瑞振,希望自己能好好努力,不辜負他的栽培。
吳世豪:「振總常常告訴我,不要忘記自己的初衷。」
高中就讀美和的吳世豪,原本還是隊上的游擊手,但當時他正處於叛逆期,甚至曾因態度差、言語頂撞教練,一度面臨被退隊的危機,是當時也待在美和的陳瑞振,替他擔保並堅持將他留了下來,甚至建議他棄打從投,才有了如今的吳世豪。
在陳瑞振「鐵的紀律」教育下,吳世豪從原本貪玩叛逆,後來到高三升任隊長,更懂得承擔責任,成績漸漸有了起色,並在畢業後獲得富邦青睞,以第四輪之姿加盟悍將。
2018年七月底才與富邦簽訂合約,吳世豪轉入職業後沒多久就獲得升上一軍的機會,並在8/26面對Lamigo桃猿完成初登板,中繼一局無失分,最快球速更來到151公里,以19歲的年紀受到球迷關注與期待。
吳世豪:「那場比賽投完後,我印象很深刻的是,雖然振總人在中國,但我一投完後就收到他的Line訊息,他告訴我,他以我為榮,其實我心裡真的很感動。」
厲害的是,休息三天後他隨即以先發角色的身份在一軍登場,接下來連四場先發都至少吃滿五局,合計21局只丟四分責失,防禦率甚至不到2,只可惜出現右手肘不適的情況,剩餘賽季直接報銷,也讓他的菜鳥年劃下不完美的句點。
吳世豪:「新人年先發時,其實有很多人記住我了,但我卻沒能把自己的表現及價值延續下去,投沒幾場就受傷了,畢竟那時候還年輕,一上來就是很興奮毫無保留,結果衝太快反而受傷了。」
想不到,這一傷,卻讓吳世豪度過了長達兩年半的一軍空窗期,2019-20只在一軍留下19.2局的投球紀錄,角色定位也從原本培育先發改拉往牛棚,但在二軍的表現也不盡理想,去年29場出賽防禦率高達6.03,連他自己也開始著急了起來。
吳世豪:「其實我覺得自己已經進來很多年了,會想要趕快投出一個成績,不然心裡其實蠻不好受的。」
吳世豪:「從先發轉後援到現在也第三年了,前兩年雖然表現不太好,但至少今年有拉回來一點,也很感謝二軍教練給我很多安定感,不會因為我投不好就給我什麼壓力,幫助我度過了不少瓶頸。」
截至11/2賽前,吳世豪本季在一軍已有24場出賽,寫下生涯新高,拿下1勝1敗8中繼1救援,防禦率僅2.96,平均每九局可以送出8.56次三振,雖然保送還是多了一點,但被打擊率0.227相當低,打者要從他手上連續敲安並不容易。
如果有看他比賽的球迷,應該都會發現吳世豪今年有一顆特別的球種,類似於滑球的軌跡,但速度又比滑球快,搭配原本的四縫線直球起到非常好的效果。
對於這顆球到底是滑球還是卡特?吳世豪並未給出一個標準答案,只說自己本身比較擅長的確實「這顆球」,所以今年一直嘗試不斷變化「它」,結果越投越順手,他也透露,這個改變得歸功於江少慶。
吳世豪:「其實我平常賽前準備都是跟少慶一起,他會常常提點我很多事情,也會告訴我可以去變化這顆球,算是我的球路導師,然後我自己才想到去不斷嘗試,也收到很好的效果。」
說來也奇妙,吳世豪找回身手的這一年,剛好就是恩師陳瑞振來到富邦的同一年,要說這只是巧合,那也未免太巧了。
而事實是,振總來到富邦後,確實也給了吳世豪不少協助,無論是心理上或技術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