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繼續往下閱讀

2021/11/07

改名擺脫受傷陰霾 林焌翰向潘武雄看齊

統一獅隊靈魂人物,同時也是過去一向打DH的「武神」潘武雄,在九月底因跑壘拉傷右大腿後就下到二軍,也讓獅隊頓時失去一個攻擊重心。 而在潘武雄不在的期間,餅總給予最多出賽機會的,就是今年才獲得重用的林焌翰。

統一獅隊靈魂人物,同時也是過去一向打DH的「武神」潘武雄,在九月底因跑壘拉傷右大腿後就下到二軍,也讓獅隊頓時失去一個攻擊重心。

 

請繼續往下閱讀

而在失去潘武雄後,餅總給予最多出賽機會的,是今年才獲得重用的林焌翰,雖然打擊率僅0.239,但如果用進階數據來檢視林焌翰,會發現他的OPS+高達145,甚至還在陳傑憲及蘇智傑之上,僅次於林安可名列全隊第二,就算放眼全聯盟,他也能夠排在第七名的位置。

本文數據皆截止至11/6賽前

而OPS+主要是評估這位球員,相對於聯盟攻擊指數是高是低,主要就是採用上壘率及長打率來算,這也是為什麼,林焌翰雖然打擊率偏低,卻因為有超過四成的上壘率及長打率,使得他的OPS+能名列前茅。

 

如果常常看林焌翰比賽的球迷,應該不難發現,他是一名選球非常謹慎的選手,不輕易在前兩顆球急於揮棒,常常能跟投手糾纏到滿球數,這也是他的最大特點。

請繼續往下閱讀

 

根據數據網站野球革命的情境分析,林焌翰今年92個打席數中,最常在2好2壞後出手,一共碰到17次,再來就是滿球數,也有16次,確實也驗證了這個想法。

 

林焌翰:「其實我沒有注意到欸,也不會去限制自己,有時候如果對方第一顆球投得甜,我還是會嘔自己怎麼沒去攻擊。」

請繼續往下閱讀

 

新世代棒球注重三個最純然的投打對決結果,代表的是三振、保送、全壘打,也是我們俗稱的「TTO」,這股風潮從大聯盟也吹向了中華職棒,包括許基宏、蘇智傑、郭阜林等,都是中職有火力、不盲揮、揮空率卻高的TTO指標選手。

 

而攤開林焌翰今年的打擊數據來看,本季92個打席數揮出3發紅不讓,另外選到13個保送卻吞27K,得出的TTO%高達46.7%,比前面提到的許基宏(31%)、蘇智傑(30.2%)、郭阜林(32.5%)還要高,也更顯得他的獨特。

 

林焌翰:「我覺得自己應該是高三振比較多啦(笑)」

 

林焌翰:「其實我也沒有說特別去鑽研選球,主要就是看當下的感覺,有時候也蠻Lucky的,會不小心miss掉幾顆我認為可能被三振的球,但主審不一定會撿。」

 

林焌翰:「雖然大家都說我有長打,但我覺得自己還要再更好,而且我雖然有力量,但揮空率真的太高了。」

 

可能也是因為剛好補潘武雄的位置,兩人同為外野手又都是左打,而過去的TAKE也是以選球聞名,讓我不禁把林焌翰跟他連想再一起,唯一差別可能就在於潘武雄擊球率更高,也沒那麼容易被三振。

 

林焌翰:「我還差TAKE賢拜很多啦!」

 

林焌翰:「但我自己也會去多找學長討教,像我本身姿勢很容易開掉,身體的力量釋放不對,就會去問學長要怎麼調整,畢竟他的經驗比我豐富太多了。」

 

2017年選秀第七輪入隊,林焌翰當時還叫做林勝傑,入隊以來卻傷勢不斷,前年曾因接球撞上全壘打牆受傷,去年又因手肘骨刺開刀,今年季前才改名為林焌翰。

 

其實我沒有去想這麼多欸,雖然學長他們也都會這樣叫我,我本身也不太去看評論,因為怕會增加自己的負面想法,無論好與不好,還是自己做了才知道。

 

林焌翰:「改名其實算是心裡一直有的念頭,陸續聽過很多人建議我要不要改看看,後來是一個很好的朋友跟我說,你太常受傷了,說不定是名字的緣故,想說就試看看好了,反正不喜歡還可以改回來。」

 

林焌翰:「但我覺得從前會容易受傷,其實也是我自己很愛練重量,有時候太過頭反而身體緊繃,所以後來就改做一些伸展跟肌力,我覺得是因為這個關係,現在才比較能減少受傷頻率了。」

 

進職業前四年只在一軍留下14場出賽紀錄,林焌翰卻在改名後竄起,今年季初就從一軍出發,中間雖然也曾下到二軍調整,但十月回歸後表現不俗,近期上壘率更是突破了四成,並在11/5面對味全龍的比賽,拿到本季第一座MVP。

 

林焌翰:「這當然算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畢竟MVP是每個球員都想要的,但也沒有說特別強求,我也感謝教練團很敢用我,就算只有一個打席也好,只要有機會就要去好好把握,主要就是把教練團給的策略執行好,自身節奏要顧好,挑喜歡的球攻擊,把我的特色打出來。」

請繼續往下閱讀

訂閱運動視界電子報

訂閱

追蹤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