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較於強悍的後場防線,攻城獅其他的防守便顯得十分的不合格了。領航猿在和攻城獅的比賽中,打出了相當流暢的團隊進攻,除了本身的攻守體系相當成熟以外,另一個原因便是攻城獅的防守表現實在是非常糟糕,而其中必須特別提到面對擋拆的防守。
攻城獅本土的內線陣容,主要是吳岱豪、容毅燊兩人,而這裡要特別談談容毅燊的防守,容毅燊雖然年輕且有出色的身材,但補防站位的意識不足加上緩慢的防守腳步,在面對擋拆時,既沒有積極的上前壓迫持球者,也沒有直接沉退保護禁區,兩種應對方式都做半套的結果,就是被對手加速過掉,這也讓他在擋拆後面對後衛時,常直接被對方當成提款機,而年邁的岱豪,或許已經沒辦法要求更多了。另外能夠支援到內線的球員分別是李家瑞和林宜輝,林宜輝要明白的是簽下他絕對不是來防守的,而李家瑞則在攻防兩端都有許多問題,我們之後再單獨談談。

如何防守擋拆恐怕會是攻城獅新賽季的重要課題,當緩慢的內線球員沒辦法提供有效的補防時,處在第一線的後衛也會面臨很大的壓力,防線被撕裂後更考驗著攻城獅的防守輪轉,這方面在熱身賽看下來同樣是不合格的,更別提之後還會加入速度更慢的洋將辛巴。
其實筆者較不解的是,明明內線的腳步非常緩慢,攻城獅卻執著使用盯人,還讓緩慢的長人遠離禁區進行防守。這方面教練團也必須負起責任,或許可以參考富邦勇士保護德古拉和塞瑟夫的方式,讓大洋將沉退護框並搭配區域聯防等方式,避免內線被後衛用速度打點。
總評
陣地戰當機的問題從上季到這季都困擾著攻城獅,而目前獅群的解決方式就只是不斷把球餵到低位,讓幾名具有威脅性的鋒線去解決。但是攻城獅要想爭奪季後賽席次,不可能整季都依賴球星的低位單打,尤其在林宜輝受傷之後,場上能夠穩定處裡球的人又少了一位。
而防守端,內線從洋將的辛巴到本土的吳岱豪、容毅燊都是腳步緩慢的傳統內線,加上整隊的輪轉防守都會慢一拍,被切成豆腐的畫面恐怕不會少見。當然,辛巴帶來的內線制空權無庸置疑,但是如何靠著特定的陣型或戰術去掩蓋傳統內線速度上的缺點,便要考驗教練團的智慧了。
攻城獅在這一季的陣容確實得到相當大的升級,但是從教練團的戰術涵養到球員的執行力以及判斷力,他們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
新賽季的獅紫大軍,仍然有重重考驗等著他們。
(封面圖片來源:新竹街口攻城獅臉書粉絲專頁)